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4-16 10:43:48编辑:皮带君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单元目标: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 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单元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元难点:   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课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授课教师   分课时 第1课时 总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   与态度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儿收集的?容易找吗?这说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数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你想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0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杯糖水)   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   学生争论后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   老师给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问:这下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再给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问:这下能判断吗?看什么?   生: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样能判断哪个杯更甜吗?怎样就容易看出来了?(通分)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分率,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百分数的写法: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师示范写35%。   请一位学生板演26%、36%,其他学生在本上写。   师生交流:百分数怎样写规范、美观?   ①两个小圆圈要写的小一点。②斜线的倾斜程度。   3、由刚才的不好判断,到现在的一目了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百分数,你现在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的意义。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想不想看?   课件出示:读一读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2)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5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16.9%;   (4)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5分钟)   1、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回答: ①分子 ②分母 ③读法 ④意义等的不同。   课件出示:   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一堆煤 吨,运走了它的 。   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   得出结论: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拓展应用 1、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语里也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请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 百里挑一 百战百胜 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 结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你的满意程度。   2、对教师满意吗?也用一个百分数表示。   3、最后,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作业布置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4% 读作:百分之十四   65.5% 读作: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120% 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分课时 第2课时 总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情感   与态度 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复习导入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百分数。   生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把百分数单独列一单元?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计量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   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到,所以有必要单独为一单元。   3、我们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转化?   生2:怎样转化?   师:对呀,为什么要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意义。一是便于计算,二是便于比较。(板书),那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不过,百分数怎么转化成小数,小数又怎么转化成百分数,老师想把讲台让给你们,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让讲台成为你们的舞台。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两分钟)   2、小组讨论(三分钟)   3、指生上台汇报,集体交流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甲: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5=0.6= =60%   4÷6≈0.667 = =66.7%   (3)小老师乙: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显得麻烦了些。而我可以将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行了。   (4)教师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4、师:学到这里也累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吗?(没有,还有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没学),噢,那我们接着学百分数如何转化成小数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那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设计该怎么设计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说看过。谁知道比赛的结果是谁赢了?一起说乌龟。为什么是乌龟赢了?生说:因为兔子睡了一觉。兔子知道自己错了。今天又要跟乌龟再比赛赛跑: 请看《龟兔赛跑续集》 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 小兔为什么又会输?生笑着说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决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 带着这两个问题, 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位置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位?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还有呢?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我们已经学习了8个方位。课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 (一)教学例1 1. 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如果这样预告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样预告会更加的准确? 4.还要预告什么?(距离) (距离600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5.小结:预告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 强调:东偏南30°还可以怎样表示?也可以说成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6.口答: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 7.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操作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然后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台风到达A市后,改变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 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 。请你在例1的图标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样表示距离呢?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200k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用1cm表示100km比较合适。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5.口答: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km/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6.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1页的做一做,打开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 (1)有关信息: 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 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 体育馆在校门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 (2)师:要在平面图上准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3)师生共同梳理: 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 B.确定方向和距离。 (4)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绘图过程。 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看来画图的过程有点复杂,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画图的过程和方法清楚了吗?刚才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 三、知识反馈,巩固应用 看来同学们对本届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现在你们有勇气来挑战自我吗? 课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离是 (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离是 ( )米。 2、做一做,课件出示,独立完成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与方向, 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 两点要记牢: 方向是首要, 距离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幅学校建筑平面图吗?自己开始试一试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出示复习题。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5个12是多少? 3个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单位1 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七分之三。 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 红花比黄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节约四分之三。 3.计算: 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 3/10 + 3/10 + 3/10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3/10)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 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学们想想看,3/10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 ”,就是把袋鼠跳 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 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 “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就是求3个2/11 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独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课件演示。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 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3/8×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6.练一练,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比赛: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 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 练习二第1、2、4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演示操作,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大家都来当裁判喽!” 演示两人骑自行车的动画,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一人的自行车轮子是其它形状的。 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来表示。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P58的“做一做”第1、3、4题 2、练习十四的第2、3题 (四)圆的画法。 1、学生自学,看书57页。 2、学生试画。 3、学生通过试画小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注意的问题。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 P58的“做一做”第2题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1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 卡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 新知探究 2.1 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 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 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步骤: 师:题目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左图圆的半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1m;右图圆的面积=正方形对角线的一半=1m 师: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个求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一个求圆比正方形多的面积。 师:应该怎么计算呢? 归纳总结 如果两个圆的半径都是r,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当r=1时,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四、知识应用 70页做一做: 下图是一面我国唐代外圆内方的铜镜。铜镜的直径是600px。外面的圆与内部的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答一下这道题目吧。 解:铜镜的半径是300px 5.3 随堂练习 若还有足够时间,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5/6/7题。 (可以邀请同学板书解题过程) 6 小结 1.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们在已知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圆环和“外圆内方”“外方内圆”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不是要求同学们记住这些推导出来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学们能过明白推导的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去求圆的面积,譬如说:蒙古包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积,植物根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也是因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们还可以再举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装菜的盘子、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 板书 例2解答步骤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 (2)能够掌握多种测量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3)能够说出圆周率小数点7位 (4)能够了解祖冲之 (5)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7)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难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视频、篮球、硬币、瓶盖 教学过程 一、讨论探索活动导入 1、展示实物篮球、瓶盖、硬币 揭示主题:圆的周长 2、提问:正方形、长方形的边长是4条边相加就是周长,那圆的周长也和它们一样吗?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出篮球的周长(分小组讨论探索) 4、提问:圆是没有边长的,它只是一条曲线,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将圆的周长测量出来吗?你们能想几种方法出来? 5、分享测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线为直线、滚动、软皮尺测、绳绕圆一周 二、了解圆周率 1、提问:观察一下篮球和硬币的直径和周长,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 2、提问:有谁知道圆周率是多少吗? 圆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圆周率有多少小小数点? (展示祖冲之图片以及圆周率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比外国早1000年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直径是一个固定的数,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视频: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1、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可以推导出一个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在书上,告诉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问: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条件:直径或者半径、π=3.14 3、例题讲解 书上第64页例题 4、做练习题 (展示ppt) 课后小结 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周长越大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课后习题 同样的小组成员,测量一个学校圆形的周长,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6.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rar》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9OKMADfa_QUP3lLgZPM7A提取码:dr26 |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师资源包|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积累拓展资源|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表格式)(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2)|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1)|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小结|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8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7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6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5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4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3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2单元知识小结(部编版).doc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饺子馆吃了一餐饺子,味道可真不错!一共用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一张发票,你能评价一下这种做法吗?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纳税就是根据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   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   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   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   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   板书:230×5%=11、5(万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来同学们没吹牛,确实会算营业税了,关于其它税种的计算还有什么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吗?   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师:会算个人所得税的请举手!看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靠自学还真有点难度,不急,我们一起解决它!哪些人要交个人所得税?   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示:个人所得税图表)   能看懂吗?什么意思?   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   好吧,就透露这个秘密给你们,我上个月的工资收入是2100元,奖金是380元,该怎样算我的个人所得税?   板书: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三、练一练   练一练1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网络、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纳税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的方法来计算要交的税!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   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主题   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   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纳税   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230×5%=11.5(万元)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渗透环保教育   三、探究体验   (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巩固练习   1、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   2、第9页做一做   3、解决问题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 #六年级#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饺子馆吃了一餐饺子,味道可真不错!一共用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一张发票,你能评价一下这种做法吗?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二、了解纳税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方面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网、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4、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小学生,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小纳税人,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网查询内容,纳税有哪几个步骤?   在这几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用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用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板书公式: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简单的说就是指什么?(应交的税款)   各种收入呢?是一定的吗?税率是一定的吗?你了解哪些税率(不同的税率)   那我选这个3%的来还!为什么不行?(根据税种选择税率来还。)   那你会哪种税种的计算方法?(消费税、营业税……)   都会算了吗?看这道题会算吗?(例1)   板书:230×5%=11、5(万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来同学们没吹牛,确实会算营业税了,关于其它税种的计算还有什么问题或难以理解的地方吗?   可能说,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师:谁能帮助他?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师:会算个人所得税的请举手!看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靠自学还真有点难度,不急,我们一起解决它!哪些人要交个人所得税?   师:对,只要有工资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个人所得税!   (出示:个人所得税图表)   能看懂吗?什么意思?   帮我算算好吗?(猜猜我的工资收入?)   好吧,就透露这个秘密给你们,我上个月的工资收入是2100元,奖金是380元,该怎样算我的个人所得税?   板书: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谢谢大家,我一定会依法纳税的!   三、练一练   练一练1—4题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网络、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了纳税中的数学问题,知道了运用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的方法来计算要交的税!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没有疑问?   如果没有,那老师这有几个话题想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主题   1、你能为自觉纳税设计一句广告语吗?   2、如果我是税务稽查员,如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3、我们能为纳税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纳税   各种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230×5%=11.5(万元) 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解决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听农民们说:“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产二成”,“我家的桂皮晒干后只有五成”等吗?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渗透环保教育   三、探究体验   (一)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1、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2、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3、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四、巩固练习   1、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   2、第9页做一做   3、解决问题   (1)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2)鼎湖山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类)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4)某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xx年年产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产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xx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五、课堂总结 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分)   1、出示口算题,1分钟,并校正题目。   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   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9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5分)   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14分)   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   (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   (3)海水的出盐率是20%。   2、判断。(2颗星)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   (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   (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决问题(3颗星)   (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   (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5.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   (四)教学用圆规画圆   1、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2、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中深化认识圆   2、判断是非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4)、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书本P60第1-4题。 4.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5.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学会用工具画圆;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让学生喜欢上美丽的圆,激发探索圆的特征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轻松一下做一做课间操怎样?起立   第一节:甩甩你的手臂(从前往后再换个方向)   第二节:转转你的脑袋   第三节:原地转身   二、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的运动操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做圆周运动)   2、师:刚才发现有的同学手臂转得不太像圆,什么办法转得更像圆呢?(手直、肩不动)   3、师:我们在运动中可以产生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圆,大家看:欣赏圆的图片。   4、揭题:圆的认识   5、师:我们看在这餐桌中看到了有几个圆?   这中间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相信吗?   三、动手操作   (一)师:下面我们就做一做这个餐桌   [媒体]做一做:同桌合作,每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组合成一张圆桌模型。   (二)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我们第一步是画圆,你是怎么画的?   1、说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   2、师:老师也在黑板画一个圆(边画边说)   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半径)   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圆心)上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老师的圆画得怎样?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针尖不动、两脚距离固定)   4、你们画的两个圆的大小为什么不一样?(两脚的距离不同)   [第二步]我们是把画好的圆剪下来,问:剪时与我们以前的剪正方形、三角形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师:圆呢?(弯的)弯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做曲线,所以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与以前所学习的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   [第三步]剪下的圆怎么组合起来呢?这2个针孔从哪里来?   师:针孔的'这一点,我们叫做这个圆的圆心也可以用字母o表示。   师:还有什么办法找到圆心呢?(折)你们先拆下来试一试。(生动手操作)   师:说说你是怎么折的?   可能:①生:对折再对折,交点就是圆心师:还可以怎么折   ②对折、展开、再对折、再展开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几条折痕?而且它们都经过(圆心)像这样的折痕叫这个圆的直径字母d表示(画在黑板上)。   师:圆里还有什么?(半径)你折的圆里有吗?指一指(画在黑板上)这就是半径。   师:什么是直径、半径,自学课本p80读一读   师:说一说什么是直径?解释圆上、圆外、圆内。   我们一起指指,说说什么是半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引新:开车、步行有前进倒退之分,那么,倒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的内容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先来学学。   二、自学新课:   自学书本P19。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倒数?   2、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3、是不是任何数都有倒数?小数有吗?带分数有吗?   三、讨论辨析:   1、什么叫倒数?   2、看下面四道题,你能说一些什么有关倒数的话。   3、存在倒数有那些条件   (1)两个数。   (2)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4、能不能说80是倒数,1/80也是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概括: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6、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四、思考:0.2的倒数是多少?   五、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六、作业:练习五38。 2.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用具:动物园示意图的方格纸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先用数对表示班级某一位同学的位置,再说说数对的第1个数字表示什么?第2个数字表示什么?   2、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方格纸上什么线表示列,什么线表示行。   (2)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认识方格纸的列与行。   竖线是列,横线是行。   2、自主学习,小组内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3页例2,并完成问题1和问题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指名学生板演。   3、全班展示。   (1)问题1:熊猫馆在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海洋馆在6列第4行,用(6,4)表示;猴山在第2列第2行,用(2,2)表示;大象馆在第1列第4行,用(1,4)表示。   (2)问题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如:飞禽馆(1,1)在第1列第1行交*点上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练习一第3、4题。   2、完成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数对的哪个数字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小组内互相交流、探讨。)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图形不变,右移时,列变了,数对的第一个数字改变了,上移时,行变了,数对的第二个数字改变了。   (6)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a、针对同学的汇报,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b、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四、归纳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练习一第5、7题。   六、教后记:   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图形,在学习《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在上课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7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   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4、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1)先自己在纸上画圆,再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画圆的方法。   (2)小组交流:比较你组内的画法,你觉得哪种更好?   2、自学课本第58页,找出有关的关健词,并把重点的或要注意的地方做上记号。   3、动手折一折。   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4、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出示圆上、圆内、圆外让学生理解。   (三)认识圆的特征   1、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

  《倒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课题。   二、教学实施   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   1、观察教材24 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   3.特殊数:0和1 (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   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 的倒数就是它本身。   4.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   5.反馈练习   (1)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六的第2、3题   三、课堂练习   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 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五、作业   完成练习六的第1、4题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六的第1、4题。   《倒数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   1、找规律:指生回答。   2、找规律,填空,指生回答。   3、口算,开火车口算。   4、你能找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指生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什么是倒数?生生说,举例说明。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举例说明。课件出示。   观察每一对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乘积是1的数字有多少对呢?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 数不能叫倒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的每组数都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试着写出 3/5 、7/2 的倒数。   (1)写出 3/5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 7/52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想:写出6的倒数。独立完成。   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 6/1 1/6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就可以了。   3、教学特例,   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 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4、课件出示,巩固练习:这些数怎样求倒数呢?   (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   1、练习六第2题:填一填。   2、找朋友。   3、写出上面各数的倒数   4、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5、我的发现 。   6、马小虎日记,开放性训练。   7、谜语:   五四三二一   (打一数学名词)   四、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倒数的认识》

【 #课件# 导语】课件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下面是 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倒数的认识》,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

上一篇:书籍设计

下一篇:9skb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