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牛场镇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7 14:25:07编辑:皮带君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归平越县,为区署所在地。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牛场镇。

1958年,成立牛场管理区。

1961年,成立牛场公社。

1984年,牛场公社改为牛场镇。

1991年,桂花街、双龙2乡并入牛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下辖东南街、西北街2个社区,东南街、西北街、双龙、水源、桂花、回龙、朵郎坪7个行政村;下设15个居民小组、11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牛场镇下辖4个社区、12个行政村:东南街社区、西北街社区、瓮福磷矿社区、五新社区、水源村、西北街村、廻龙村、东南街村、桂花村、双龙村、朵郎坪村、黄家湾村、石板寨村、翁巴村、马龙井村、三江村,镇人民政府驻西街路18号。

乡镇介绍

牛场镇

牛场镇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地处福泉市北部龙昌、高坪、道坪三镇和谷汪、高石二乡交汇处,距市区27公里,马遵公路穿镇而过,牛谷、牛道、牛高、三英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是福泉市北面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全镇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189米,辖东南街村、西北街村、龙渣村、堡子村、朵郎坪村、上坝村、新桥村、阔龙水村、碓窝井村、铺子边村、营盘坡村、沙土村、石坝村、沙子坎村、独田村、杨柳坝村、桂花街村、养马村、水头村1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16个村民组,7909户,42000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镇之一。地理环境

牛场镇距市区福泉市27公里,距湘黔铁路福泉火车站30公里、贵州南下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30公里。是贵州北部瓮安、石阡、余庆等县进入贵新高等级公路和湘黔铁路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瓮福磷矿矿山与外部联系的必经通道。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使牛场镇商贾云集,商贸繁荣,物产丰富,在历史上享有“瓮安草塘,福泉牛场”的美誉,是福泉北部商家投资热土。境内有白水河等4条河流,主要水库为虾子水库和高山朝水库;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磷、铁、硅石、膨润土、玄武石等。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日均发送客车百余辆。

地形地貌

牛场镇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相间分布,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平均海拔1211米。

自然资源

牛场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铁、页岩、高岭土、硅石、膨润土、玄武石等。2011年,牛场镇有耕地面积2.1万多亩。

气候

牛场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年平均270天,多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1119毫米。

水文

牛场镇境内主要河流有白水河、石板河、翁溪河,3条河在三江口汇合入境,其中白水河流经境内长约4千米;石板河流经境内长约4千米;翁溪河流经境内长约7千米。

自然灾害

牛场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暴雨、冰雹、大风、阴雨低凝冻凌冻、寒潮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总人口3.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万人,城镇化率39%;另有流动人口3100人。2011年,牛场镇人口出生率16.04‰,人口死亡率5.43‰,人口自然增长率10.6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人。

截至2017年末,牛场镇常住人口为56900人。

截至2018年末,牛场镇户籍人口为62919人。

经济

牛场镇[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

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良种工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2002年12月投入200多万元,实施的上坝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竣工,不仅加强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更是对周边的堡子、新桥、阔龙水三个村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抓好最大的订单农业—烤烟生产,2002年完成烤烟收购50.95万公斤,烤烟特产税为46万元。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以磷矿加工、化工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体系,有民营企业80多家,其中有工业企业20多家,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牛场镇[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

贵州省福泉经济开发区双龙工业园区总面积11.3平方千米,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镇区主干道“白改黑”和中心供养院、文化站、中学、幼儿园、医院、城管、农贸市场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框架不断拉大、街道基础完善,城镇吸纳能力较强,有个体工商户1000多户,彰显繁华小镇实力。2012年,被列为贵州省10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核桃、中药材等。蔬菜生产保持在2000亩以上。畜牧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8%以上;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2%以上。水果主要品种有梨、桃、李、葡萄、猕猴桃。

其中,梨年产量达到3300吨以上。有“水晶松花皮蛋”、“冰糖黄粑”、“五彩风味粽子”等系列特色食品入选“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群众文体活动具有广泛性和娱乐性。特别是阔龙水的花灯艺术,先后获州“花灯艺术之乡”、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1年,牛场镇农业总产值9750万元。2011年,牛场镇生产粮食8861吨。2011年,牛场镇牛年末存栏2400头,马年末存栏680匹,羊年末存栏1615只。2011年,牛场镇畜牧业总产值达4953.37万元。2011年,牛场镇财政总收入4943万元。2011年,牛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元,比2010年增长93%。

2018年,牛场镇有工业企业211个,其中规模以上2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在福泉市北部。行政区面积:244.7平方公里。人口总数:66644人,所辖村:东南街村,西北街村,双龙村,水源村,桂花村,回龙村,朵郎坪村,三江村,马龙井村,石板寨村,翁巴村,黄家湾村,东居,西居,磷居。生产总值:11000万元,按照“产城一体、园镇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坚持以特色城镇化为突破口,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主战场,以农业产业化为推动力,努力加快牛场片区的“三化”融合发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把牛场镇打造成为福泉城市次中心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板块。牛场镇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建设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加强产业发展,助推“三化同步”格局。全力做好马瓮高速建设协调,着力推进新区建设,打造明星城镇。按照综合发展型乡镇的定位,加速产业聚集、彰显特色城镇、强化产城一体、镇园融合,全面建成全市经济文化次中心。

电信业

2011年,牛场镇电信业务收入284.36万元。

城镇建设

牛场镇[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

98年以来,共投入1710万元用于市场、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2000年以来,相继荣获“州级卫生城镇”、州“文明乡镇”、省建设厅“村镇建设先进镇”、全省“双百”建设小城镇示范镇、全省“文明单位”、全省“小康镇”等荣誉称号。2002年通过招商引资、土地资本置换等形式共投资1790万元,完成了“西北商住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新幼儿园的建设,并立项福泉市汽车北站,辐射和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多人转移到集镇内经商务工,在镇区内安家落户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民有1500人,每人每年纯收入3000元。同时抓好工业区建设,将工业发展的重点厂址放在人力、水力等资源丰富的西北街、朵朗坪、营盘坡、沙土村,促进私营企业由分散、小型、无序向集中、规模、有序过渡,刺激“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私营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社会

牛场镇[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

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福利及配套服务设施同步发展,现有幼儿园6所,小学16所,中学2所,坚持科技教育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推广科学适用技术,组织智力支边科技扶贫等活动,加强校园三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两基”、“普实”进一步巩固,2003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有电视差转台一座,可收视20多个电视节目。镇区医院2所,建设面积5699平方米,床位56个,设备齐全,能满足当地就医的需要。社会治安稳定,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

2003年,牛场镇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初中3所,在校生2284人,专任教师16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7个。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500户,入户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镇医院3所,村卫生室13个;病床163张;专业卫生人员116人。2011年,牛场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8万人次。2011年,牛场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牛场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4255户,人数6359人;城市医疗救助2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00户,人数1.35万人。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邮政代办点1个;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有4000户,移动电话用户13265户,宽带接入用户1940户。

给排水

截至2011年末,牛场镇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9600吨,铺设干线水管6千米;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17.5千米;村村通自来水。

水利工程

牛场镇主要水库为虾子水库和高山朝阳水库。

交通

牛场镇有205省道(马遵公路)过境,贵新高速公路过境30千米。

牛场镇

文化

牛场镇[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场镇]

阔龙水花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的活动历史。阔龙水花灯队由老艺人石庆荣、石荣香、张海成等初建灯会,那时的花灯也叫“踩地灯”演出的形式十分简单,演员只有两个人,一个唐二,一个幺妹,春节期间在寨子里挨家挨户地唱,所唱的内容主要有:“参神”、“开财门”、“十打”、“十送”、“十退”等。解放前,花灯会就已经有了改进,逐步发展为愿灯、台灯等18个灯序,用曲60余调;后吸收川剧和其它剧种的表演形式,由“踩地灯”发展到唱地方戏(也叫“灯夹戏”)。收集移植了川剧等折子戏《五家坡》、《五台会兄》、《山伯访友》、《天仙配》等20多个剧目。活动于福泉县各区乡及周边县市。

地名由来

牛场镇因每逢甲子“丑、午”日赶场而得名。

上一篇:床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