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上海机械学院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7 22:16:21编辑:皮带君
历史沿革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上海德文医学堂”。埃里希·宝隆任学堂总监(董事长)兼总理(校长)。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09年3月5日,宝隆博士逝世,身后财产悉数捐给了学堂。医学博士福沙伯接替宝隆,担任学堂总监兼总理职位。

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设医、工、德文三科。

1915年又增设了机师科。.到1916年,学校已经具有德文科、医科、机电科、土木科和机师科五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法租界当局于1917年3月17日强行关闭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宣布解散学校,没收全部校产。自1917年3月17日至1919年6月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整个校园包括第四宿舍楼一直被法租界雇佣的安南兵占领着。

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134条规定:“德国将其在上海法租界内之德国学校财产放弃,以予中法两国政府。”据此,1920年中法两国政府协议决定合作将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建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同年10月11日,法国政府任命梅鹏为法方校长,中国政府由教育部会同交通部任命张保熙为中方校长。学校设工、商两科,工科下设土木工程科和机械电气科。办学经费由中法两国政府平均分担。1921年3月10日,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开学。

1923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校务一度停顿;同年,停办商科,校名改为“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工科分本科及附属中等科。1924年,中方校长曾由教务长胡文耀暂时代理。1929年,教育部决定学校更名为“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1924年初,法国政府召回梅鹏,由法国国家技术教育秘书处任命时任法国凯泽洛登工学院副校长的亨利·薛潘继任法方校长,于1924年2月1日正式上任;同年5月,中国政府也任命教育部官员朱炎为新的中方校长。1927年3月21日,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到达上海后,仍任命朱炎为校长,此举激起学生反对浪潮,当日便集体罢课;国民政府予以回应,3月31日的《申报》发布《蒋总司令对中法学生之表示》,后学校接到国民革命军公函,朱炎不再担任校长。1928年初,李宗侗暂时代理校长;同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委派的中方校长褚民谊履任。

1931年9月1日,奉教育部令,校名改为中法国立工学院,既受中国政府教育部领导,又受法国政府外交部领导。中方院长褚民谊兼训育主任,法方院长薛藩兼教务主任。设机械电气系、土木铁道系,学生在修完学校规定的课程并通过毕业考试后,由学校授予工程师文凭。工学院继续附设高级中学,另附设法文补习班。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中方由原来的教育、交通两部双重管辖改归教育部单一领导,法方的主管单位为法国外交部和技术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于1940年6月14日沦陷,法国维希政府无力继续合办上海中法工学院,1940年底中法国立工学院停办。1942年校园沦为日寇兵营。1943年,中法国立工学院部分教师以校友会名义在中法工学院校园组织办学,定校名为“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其经费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和社会热心人士资助。

1946年8月23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奉行政院令,将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与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任命一战后首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夏述虞为校长。1949年,杨铭功任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代行校长职权。

1949年上海解放后,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派高等教育处代表李正文接管国立高机。

1950年6月1日,学校改由华东工业部领导。12月4日,学校更名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

1951年,华东工业部任命薛绍清为校长。1953年1月,学校更名为“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改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机器工业管理局领导。1953年11月20日,学校更名为“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直属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1954年,一机部任命刘列夫为校长。1955年至1958年,余慧(女)任校长。

1958年9月10日,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中专)内设立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大专);同年,肖流出任校长。1959年5月,徐念初(女)任校长。1959年6月15日,学校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制造学校”。

1969年11月,一机部军管会通知,将上海机器制造学校交由上海市领导。

1976年4月,学校更名为上海机电工业“七二一”工人大学。1977年12月,校名恢复为上海机器制造学校。1978年5月,学校领导体制改由一机部与上海市双重领导,以第一机械工业部为主管单位。

1979年至1983年,陈恩荣任校长。1983年6月14日,学校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83年至1991年,徐强任校长。1991年至1993年,副校长张忠赓主持工作。

1993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同年,吴益和出任校长。

1996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同属机械工业部的华东工业大学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7年3月20日,学校举行组建庆典和揭牌仪式。

参考资料:[1][2][3][4][5][6][7][8]

学校起源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起源于1907年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Paulun)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他先回到德国继续进修医学,提高外科水平,并筹集资金。1893年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当时的上海德国教堂附近设立诊所,并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一起发起了“德医公会”。1899年,“德医公会”营业不振,埃里希·宝隆通过中国实业界和德国公司、企业私人募捐到一笔资金。当时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纳佩(W.Knappa)派领事馆参赞费舍尔(P.D.Fischer)与上海的中国官员上海道扎饬善堂协商。上海道决定把坐落在张家浜新马路(今上海凤阳路)旁的一块地,用于筹办医院。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都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1907年6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学堂的管理。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今凤阳路)。初期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在凤阳路校址狭小,校董会于1908年另购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195号的这处地产。1914年,一座以普鲁士皇家机械学校为蓝本的校园基本建成,其中包括有教学楼(即现在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图书馆)、宿舍楼、实验室、健身房等,校方共花费了37万马克。

经过几年陆续建造,学堂校舍已初具规模。至1917年,学校共建成德文科讲堂,医预科讲堂,工科讲堂,病理学和卫生学讲堂,X光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宿舍,操场,风雨操室与运动场等,全校面积扩大至51.06亩,范围包括今陕西南路以西、嘉善路以东、复兴中路以南、永嘉路以北地区,地处当时“新法租界”中心。这些建筑极具普鲁士建筑风格。当年上海的《申报》有一篇关于这些建筑的报道:步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工学堂雄伟的教学大楼,在教学楼对面是机电楼,楼内设有各种实验室、电机房、学徒实习车间、铸造车间、锻工场和木工房。走过位于校门两侧的教学楼与机电楼,便是设有教师阅览室的德文科和两座在同济德文医学堂创办初期盖的学生宿舍。在整个建筑群的中间是一幢造型典雅的建筑,其两边分别写着“生理学”、“解剖学”的字样。在这约3万平方米的校区南端,坐落着宽敞的健身房和在所有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新宿舍楼,这幢宿舍楼可容纳200名学生。新造的楼房均为砖块砌筑的清水墙面,其周围是绿色的草坪。

办学文脉

同济德文医工学堂以及中法国立工学院原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175号的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源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医生埃里希·宝隆(ErichPaulun)1907年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该校地处当时“新法租界”中心,最初的校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德文名为DeutscheMedizinschulefürChineseninShanghai),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德文名为DeutscheMedizinschule)。1912年6月,学校新办工科学堂,校名也随即更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并先后开设机电科、土木科和机师科。埃里希。宝隆医生(ErichPoulon)、福沙伯博士(VonSchab)曾先后担任校长。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德国在上海法租界内的学校财产交还中、法两国政府,中、法开始协商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原址共同办校。1920年,中、法两国政府将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建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法文名为InstitutFranco-Chinoisd’IndustrieetdeCommerce),直译为“中法工商学院”,意蕴“通”商、“惠”工,性质为“中法两国政府的合作事业”,目的为“造就实业界有用之人才”。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于1921年3月10日正式开学,学校设工、商两科,工科下设土木工程科和机械电气科,各科课程悉仿法国以法文教授;学校一切设备(如实验工厂设备、教学仪器、图书等),亦依欧制颇臻完善;毕业学生除由中政府择优录用外,有志深造者还可派到法国或比利时的高等理工大学进一步深造。办学经费由中法两国政府平均分担,并设中法校长各1人,中方校长由中国政府任命,法方校长由法国政府任命;中法教师人数相等,职员则全部为中国人。随后经历了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1923年—1929年)、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1929—1931年)和中法国立工学院(1931年—1940年)等阶段。法国人梅鹏(CharlesB.Maybon)、薛藩(HenriCivet),中国人张保熙(留学比利时)、朱炎(留学比利时)、褚民谊(留学日本及法国)等先后担任法、中方校长一职。中法国立工学院(法文名为InstitutTechniqueFranco-ChinoisdeShanghai)时期,学校院系和课程的设置按工业大学的要求和标准,设机械电机系和土木工程系,另设附属高级中学、法文补习班。1940年6月30日起,中法国立工学院停办。1940年秋,由中法两国政府派人员组成“中法国立工学院院产保管委员会”,负责保管学校财产。工学院关闭后,其校舍或工厂一部分被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法国在沪企业、法童实业学校等相关单位借用。1943年8月汪伪政权收回法租界后,工学院课堂大楼及学生宿舍成为法军临时兵营。1943年秋,为确保中法共有财产不落入敌伪手中,中法国立工学院校友自发成立“校友会复校运动委员会”,并创办“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以承接之,其经费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和社会热心人士资助,教职员多为前工学院教员,其中法文教员均为法国籍[9],原中法工学院数学教师林治平任校长。1945年初,林治平病逝,由原工学院校友陈廷骧继任中法高工校长。抗战胜利后,中法联合办校的校舍和设备以及中法高工(包括机械、电机、土木3个班)被接收,中国政府主导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具有赴法勤工俭学经历的夏述虞被任命为国立高机首任校长。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的课程中,外语科目除英文外,仍保留中法学校特点,开设法文[10]。

1949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学校。解放后,学校几经易名和发展,先后经历“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上海机械制造学校”等阶段,1983年升格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学校和华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11][4]

院校调整

民国35年(1946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了中法国立工学院暨以中法国立工学院校友会名义举办的“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将设在四川省重庆鸡公塘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迁沪与中法高工合并,改名为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49年12月改名为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3年1月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改为新型的中等专业学校,并更名为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30]

1953年暑期,上海市建设中学(原名斯高学院)机械、模铸专业于中等技术学校调整整顿中并去入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1953年11月改为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同年,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船舶制造科并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现江苏科技大学)。[12][13][14]

1958年8月25日,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建议,同意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内增设专科,改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6月22日,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将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与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的专科部分合并,定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60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院),原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的锅炉制造、汽轮机制造、内燃机制造、机械工厂热工装备等四个专业迁往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中专部,原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的机器制造等五个专业迁往原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1959年6月定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制造学校;1976年4月更名为上海机电工业七二一工人大学;1977年12月恢复“上海机器制造学校”;1983年6月改办高等专科学校,定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7][15][16][18]

学校介绍

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次年又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其德文名称及学生毕业文凭上的印章为“德国医学堂”)。1912年工学堂建成,医、工两学堂合并成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并先后开设机电科、土木科和机师科。1920年,中法两国政府将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改建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于1921年3月10日正式开学。1923年至1949年,学校历经“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中法国立工学院”、“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等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历经“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制造学校”、“上海机械制造学校”等阶段,1983年改办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十分重视教学、科研、生产的结合,是一所应用型人才培养很有特色的学校。1993年10月,电气技术专业被国家教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1996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同属机械工业部的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9月,按“中央与地方共建,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原则,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上海市管理。此后,上海理工大学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2016年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概况

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前身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创办于1907年。1912年增设工科,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0年更名中法国立工学院。1945年改名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解放后,学校归华东工业部领导,1949年12月改名华东工业部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以培养中等技术干部为目标。1953年,学校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于4月和11月先后改名为上海第一机器制造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1954年,学校接受新中国首批外国留学生。[36]1958年9月升格为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6月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制造学校。1977年12月7日,学校更名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曾先后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部领导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0年起,上海机电工业企业的技术副厂长由学校负责培训。1980年11月15日至18日,罗马尼亚教育部阿内塔·斯波尔尼克率领的罗马尼亚教育代表团一行4人参观了复旦大学和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等学校,并向上海高教界介绍了罗马尼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1983年6月,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由上海机器制造学校改制而成,隶属机械工业部。校址在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195号,占地面积50多亩。[38][37][35]

恢复大专建制后,学校与德国汉堡市、上海南汇县及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设有若干教研室、研究室和一家附属工厂。1985年10月,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与汉堡高等工程技术学院建立校际联系,开展友好交流和科研合作。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主任张国安和计算机中心副主任雷万里与汉堡高等工程技术学院海姆教授等合作研究“MC6800016位微机工业控制系统实验装置”成功,使中国学生能方便地通过此装置学习最新计算机技术和开发由MC68000构成的系统。[39]1988年,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工程3个系8个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企业电气技术、电子计算机运用、工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财务会计、机电产品价格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另设基础学科部,负责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学。招收高中毕业生。[18]1990年有学生1266人,教师213人,其中副教授28人。

据1988年初统计,全校职工686名,教师230名,其中,副教授19名,讲师、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211名;学生1460余名。学校有15个实验室,一个电教中心,三个研究室(液压工具研究室、电气技术研究室、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研究室),一个校办工厂。近年来,研制了瓶盖滴塑机、液压起道器、液压拨道器、低耗损电火花加工电源等十多种新产品,畅销全国,并有多项获得机械工业部和铁道部科技成果奖。有24、96、42、45路公交车辆可达学校。1990年有学生1266人,教师213人,其中副教授28人。[18][41]

1993年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占地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设有13个专业,有3个国家教委遴选试点专业。教职工649人,其中专任教师211人,教授5人,副教授41人,高级工程师13人,副研究员4人。专科学生2112人。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享誉全国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在徐强同志担任校长期间(1983-1991),有两件事情享誉全国。

第一件事,徐强就任上海机械专科学校校长之后,还兼任全国高工专管理与财会协会主任、全国高工专管理与财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他提出“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现在看来或许没什么新意,但在当时高等专科学校里面没有提过,国家教委也没有这个提法,“科研”一般不提,机械工业部认为国家教委没提过,你们学校提出后办不到该怎么办?还是不能全面提,但徐强校长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方针。教学、生产结合这个是一个优良传统,学校从德国人办学(德文医学堂)开始,就一直有这个优良传统。后来改为德文医工学堂,德国人办学很明确,购入最先进的医疗机器,讲究实践,学与用相结合。办工科首先是筹集资金,工科实验的机器、仪器都需要资金,学校有这个优良传统,开展勤工俭学,讲求教学、生产结合,生产柴油机、车床之类。在他任期之内,学校在高等专科学校之中,生产方面数一数二。学校还在莘庄办了一个占地48亩的车间。由于学校的生产很不错,机械工业部也同意了这个举措。莘庄的校办工厂办的不错,教学相结合,同学去实践,教师去工厂,一起去开发产品,效果很理想(例如:上海机械专科学校数控三轴金属模板钻床是生产印刷线路板冲模具的关键设备,过去依赖进门,该项目鉴定的第九天,生产单位就拉去厂里投入生产[34])。后来工厂搬到南汇,规模也很大,2008年的产值已达上亿。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方针是很成功,对学校的发展很有利,还有几个例子可以佐证:

1991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本科院校参加,全国只有三所高专参加,其中之一就是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国家教委到上海讯问高专情况,上海市科教党委推荐学校参加,当时学校与上海的企业联系很紧密,经常帮他们进行科研、技术改造。1992年国家教委和机械工业部在学校召开高等专科学校的科研工作讨论会,机械工业部主持,这说明不仅也可以提“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方针,并要在高等专科学校中推广这个方针。后来在上海的科技工作会议上学校也受到好评。1994年国家教委再次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高专中只有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参加,学校也受到国家教委表扬。

第二件事,在徐强校长任期,学校逐步面向国际交流。那时刚刚改革开放,大学进行国际交流的很少。学校的目标不但要在国内争一流,还要加强国际知名度。那时提“三个面向”: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企业,学校与许多企业关系很熟悉,关系很密切;面向社会,1997年上海理工大学和南汇区合作,由区政府出钱建了南汇校区;和南汇关系的开始就是在他任校长期间,到南汇培养干部,后来在南汇办了校区;面向世界,国际交流,1984年学校和美国签订合作协议,1985年和德国汉堡签订合作协议。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就是在当时起步,两个学校间的合作已经开始。当时上海市比较支持学校的这个举动,上海市和汉堡欲结为兄弟城市,在此之前,也要需有些当地单位的交流,而上海机专正是恰好充当这个角色。当时签订协议的地址不是在上海机专,而是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也在其中。1989年,由专科学校主持召开的上海国际工程技术教育会议,德国的一个校长与徐强校长一同主持,主要由徐强负责,当时7个国家参加,这也说明学校走向了世界。

历史回眸

回眸时间长河,揭开历史画卷,复兴校园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6月3日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12年,学堂增设工科,校名改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法两国于1920年开始在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校址联合办学,校名为“中法国立工学院”。1946年,中法联合办校的校舍和设备被接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简称“国立高机”)。

解放后,学校几经易名和发展,先后经历“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制造学校”、“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等阶段。1983年,改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96年,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5月,与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成为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

校园虽学脉曲折,但人文精神如一。解放前,学校始终注重实科教育,强调善事利器,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曾为学校题词:“因物致用”;时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的黄绍竑更赞誉为:“有栋梁气”。解放后,学校应新中国工业振兴的需求,积极调整专业,改革办学思路,致力于工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从复兴园不同时期出来的学生,后来大都有良好的表现,涌现出一批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工程师和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其中钱令希、田炳耕、周立伟、闵乃本、苏定强等院士,中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陈绍蕃,公路桥梁专家孙玉泰,“毕升印刷奖”获得者施旦民,心系祖国的实业家杨霖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复兴校园不同办学时期均倡导肩担道义、富民强国的精神。中法国立工学院“八德”校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国立高机“四维”校训:礼义廉耻;今日上海理工大学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这些均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人文精神。她将激励所有的上海理工大学人在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图书馆藏

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图书馆

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可追溯到同济德文医学堂图书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在上海创办该学堂时,即设有储藏书籍及阅报接待之所(据校史资料)。清宣统元年(1909年),新校舍在现址复兴中路1195号落成。民国元年(1912年)增设工科,改校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放弃全部校产,中、法两国接管学校并联合办学,先后改名为“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等。在此期间,图书馆的规模一直很小,馆舍面积仅100平方米,藏书量不足2万册。[42]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先后改名为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上海动力机械专科学校和上海机器制造学校。1954年图书馆迁至一座独立小楼,建筑面积为452平方米。藏书量在1960年已达5万余册,1965年增至9万余册。

“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馆舍被占用,书刊大量散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图书馆发展较快。1982年,图书馆迁入校园内建筑富有特色的一幢独立大楼,馆舍面积增至2000平方米。设备和人员也有相应增加。1983年6月,学校正式改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图书馆设有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阅览部、信息服务部和办公室5个部门。

流通阅览服务工作方面,设科技书库、文艺书库、外文书库。文艺书库实行全开架借阅,年流通量约4万册次。阅览室分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设有一个“种子书库”,供教师与科研人员开架直阅。学生阅览室也有一个库房,存放教学常用参考书,开架供学生查阅。另设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和过刊室。全馆阅览室面积约600平方米,阅览座位300个,年阅览总人次约14万。

在情报教育与情报服务方面,对学生开设了“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怎样利用图书馆”等选修课、必修课与讲座。自编机、电、计算机的专题卡片及《教育资料目录索引》、《科教文摘报》。同时,还开展了咨询服务、科研开题调研服务及翻译外文资料服务。

1990年馆藏文献总计20万册,主要收藏与学校专业有关的机械、电气、计算机、企业管理方面的书刊和数理化、外语等基础参考书。其中,中文图书16万册,外文图书2万余册,中文期刊合订本1万余册,外文期刊合订本2千余册,情报资料6千余册。订有中文现刊643种,外文现刊130种,报纸59种。

1990年购书费67000元。图书馆工作人员24名。其中:本科9人,大专5人,中专与高中3人;图书馆学专业毕业5人,机电专业毕业5人,基础专业毕业3人;副研究员2人,馆员9人,助理馆员7人,管理员1人。[42]

历任馆长:查伟德、江晚卿、杨惦南。

历任副馆长:何建初、林钧堂。[42]

学报期刊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半年刊)由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的权威依据。1996年5月,原《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与原《华东工业大学学报》合并,更名为《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档案教育

档案人员培训班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1~1993年,举办7期档案管理干部培训班,每期3个月。学员大都来自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系统的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档案部门,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先后有290名学员结业。1993~1995年又举办5期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班,262名学员结业。[31]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科技档案干部专修科

1991年以前校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属机械工业部领导。1984年,该校管理工程系设置科技档案专业,成立科技档案管理教研室。同年9月,科技档案管理干部专修科开学。学制2年(脱产学习),通过全国成人高考录取新生。学员来自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等20多个省市的机械工业、兵器工业、电子工业系统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1984~1992年共举办6届,毕业175人,都回原单位档案部门工作。[32]

学校校志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志(1907-1996)[33]

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校志编纂委员会编。199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800册,16开本,257页,498千字,精装护封本1册,定价120元。封面有钱敏为该志书题书名1幅,志卷首有44页照片插页,陈毅、粟裕、邹家华、汪道涵、胡辛人、林森、王世森各题词1幅,上海同济医工学堂校舍示意图1幅,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校舍示意图1幅,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校舍示意图1幅,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分部校舍示意图继之有王叙定序文1篇,该志首列大事记。正文为章节体,计14章65节。卷末有附录、编后记及纂修人员名录。[33]

历任领导

学校历任主要负责人[19]

原德文医工学堂、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主要负责人任职时间埃里希·宝隆(德)总监兼总理1907-1909福沙伯(德)总监督1909-1917梅鹏(法)校长1920-1924亨利·薛潘(法)校长1924-1940
中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法租界内诞生了一所中法两国政府合办的实业学校。她曾受中法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经历了中法国立通惠工商学校、中法工业专门学校和中法国立工学院三个发展阶段,在沟通中法邦交文化与经济、培养中国工业技术人才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抗战时期,中法国立工学院停办,但不久其校友又在原中法工学院校址上创办私立中法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从1921年至1946年,中法联合(或以“中法”名义)办校,学校一切行政教务,均由中法双方共同负责,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属首创。其间虽学校类型、校名、专业设置几经变动,但课程设置均一贯仿效法国,除国文、公民、英文课外,均用法文授课。学校曾为当时一些贫困生的“圆梦园”,其氛围亦非常适合年轻人的成才,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其中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令希,著名电子学家、美国两院院士田炳耕,水利专家、河北省前副省长杨乃俊,中国钢结构事业开拓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陈绍蕃,公路桥梁专家孙玉泰等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抗战期间法方脱手撤走人员后,中法国立工学院的校友们自发办校,众志成城,毅然保护了学校的财产,保住了中法工学院办校多年来各方辛苦劳作积累下的宝贵心血,其“因物致用”的办学宗旨,“不分体用、中西合璧”的实业教育理念,为抗战后成立的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乃至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学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财产,对当今中国理工科院校的建设亦有重要启示意义。[40]

杰出校友

闵乃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攀登计划和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上海理工大学南京校友会名誉会长。领衔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自1999年国家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12月20日,国际编号为(199953)号小行星命名为“闵乃本星”。[20]

钱令希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力学家。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云南滇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土木系教授、浙江大学土木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1985年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1991年~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21]

苏定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光学工程专家。1954年毕业于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9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至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参与我国2.16米望远镜等多项天文仪器的研制。历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9委员会主席,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奖四项。为表彰其对天文学的贡献,国际永久编号第19366号小行星命名为苏定强星。[22]

周立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1948年~1951年就读于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66年苏联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获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后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光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会委员、国家科委夜视技术专业组成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92年当选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6][28]

田炳耕

:电机工程专家,院士。1934年就读于上海中法国立工业专科学校,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41年在交通大学毕业。1947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期间发明微波放大的新器件——空间电荷波放大器。之后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展了更广泛的研究工作,并取得多项专利。1975年当选为第二位华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7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27]

唐镇松: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1934年12月生,1950.9~1953.8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电机科。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个,并获多个省级和北京大学二级、三级科技进步奖。[25]

童夫尧:企业高管。1985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读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2005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现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2016年在杭州G20峰会上,受邀担任B20贸易投资组联合主席。2013年获“IT领袖”奖,2014中国互联网十大风云人物,2015年获“第十四届中国改革人物”称号。[24]

杨霖

:实业家。1946年至1949年就读于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早年在西南联大附中就读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国立高机毕业后,随父辗转广州到香港打工,白手兴家,艰苦创业,先后在制造业、金融业、地产业投资,稳定事业基础。身居海外半个多世纪,心系祖国和母校,2002年捐100万元人民币设杨霖教育发展基金、2007年再捐100万港币,奖励品学兼优学生及优秀贫困学生。[23]

施旦民

:高级工程师,原上海人民机器厂主任工程师。1940年从中法国立工学院机械电机系毕业;1952年与一位德国工程师合作,成功设计出我国第一台64英寸宽幅轮转印报机;上世纪50年代末,又成功主持设计试制了我国第一台书版轮转机以及高速轮转印报机;曾荣获中国印刷界“奥斯卡奖”——毕昇印刷奖。[29]

邹孟奇

:1959年12月生,1978.9~1981.7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专业,现任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2004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带领集团公司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08年带领集团公司被命名为国家创新型企业。[43]

上一篇:羊毛围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