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岑仲勉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4 19:21:13编辑:皮带君
学系简介

本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

本系与海内外近二十间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7人,其中有教授25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2人),包括历史学科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七位国家级“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两位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三位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外籍教授。该系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曾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近代史”、”中国古代史“、”史学概论“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广东省重点建设课程和精品课程;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居一流水平。本系历代学者认真治学,成就卓著,形成深厚、富有特色的优秀学术传统,使本系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学术重镇。本系教师注重教学,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包容关爱,师生相得益彰。

本系每年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约70人(总计在读约260人)、硕士生约60人(总计在读约120人)、博士生20-25人。本系多年来已培养数千名高质量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担负重要责任。本系学生多年来养成踏实、勤勉、博闻、多思的学风,在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本系十分重视良好学风的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往届的全国“史学新秀”论文评选中,我系学生共获得四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是国内各重点大学中获得该奖项成绩最好的院系之一。在过去几年中,近一半毕业生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一些同学被推荐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深造;其余毕业生主要在党政机关、文化事业单位、传媒机构等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名家小传

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学校初设之初,即设有文科、理科、法科、农科四个科,及预科(设文、法、理、工、农5科组)。原国立广东师范高等学校分设为文科和理科。文科共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学、哲学四学系。史学系(1935年5月史学系改称历史系)是国立广东大学最早设立的系之一。

傅斯年(1896——1950),史学界著名的学术大师。1926年受聘于中山大学,1928年1月,傅斯年教授创办的台湾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成立,此为全国的首创,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是以该所为班底筹备而成立的。1928年11月,傅斯年教授离开中山大学。

顾颉刚(1893——1980),史学界名家。1927年4 月来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1月顾颉刚教授发起成立民俗学会,此为中国第一个成立的民俗学会。在中山大学期间,顾颉刚教授完成了他有名的民俗学丛书《孟姜女故事研究集》。1929年顾颉刚教授迁返北平。

陈功甫(1890—1942),中国历史学家。1920年夏始,先后在中山大学前身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大学主教中国史学史,1926年始,任中山大学文史教授兼史学系主任,1931年,继续任中山大学史学系教授,着力研究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学科教研先驱。

杨成志(1902——1991),1928年起到中大史学系任教,1935年任研究院秘书长文研所和人类学部主任。1946年取消学校研究院后,1947年成立了历史学研究所,设历史学部和人类学部,杨成志教授以历史系兼人类学部主任,并于1948年8月以人类学部为基础,创办了人类学系并兼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由杨教授带队,人类学系调往北京并入中央民族学院。

朱谦之(1899——1972),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1932年8月,正式受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兼史学系主任。1952年调任北大哲学系教授。

岑仲勉(1886——1961),以隋唐史和西北史地最具影响。1935年6月被聘为台湾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导师,1948年7月被聘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是50年代全校为数不多的二级教授之一。此后岑仲勉先生一直在中大任教直至逝世。

刘节(1901——1977),我国古史研究的著名学者。1946年入中山大学任历史学教授终其身。1956年在全国教授评级时,被定为二级教授。任教中大时,一度担任史学系主任和古物馆主任。

戴裔煊(1908——1988),主要学术领域集中在民族学和历史学,并为中葡关系和澳门史研究的著名先驱。1946年至1949年任中山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继续担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锡祺(1912——2007),1946年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工作。1979年春,参与组建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1986年升格为研究所),并任主任。陈教授为孙中山先生研究专家。

蒋相泽(1916——2006),1951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78年任教授终其身。蒋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史特别是国际关系史和中美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1982年蒋教授被美国达特玛斯学院授予蒙哥马里研究员称号,1955年被美国传记学会授予国际文化荣誉证书。

陈寅恪(1890——1969),一代史学宗师,对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语言学、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典文学、史学方法等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被聘为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名誉导师,1949年到岭南大学历史政治系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岭南大学与中大合并,陈寅恪成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直至逝世。

梁方仲(1908——1970)为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中山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直至逝世。

杨荣国(1907——1978),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专家和历史学家,1953年院系调整时,杨荣国教授随湖南大学历史系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任历史系中国史教研组主任。1956年度任历史学系主任。1960年复办的哲学系开始招生,杨荣国被任命为系主任,把原历史系中国思想史教研组原班人马转归哲学系。

陈胜粦(1937——2003),1958年留校中山大学,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至1995年为历史系主任,1991年至2003年为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1991年陈胜粦教授联合多方重要学术力量,主持创办了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并成功争取爱国华侨姚美良先生捐资1200万元人民币建起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大楼“永芳堂”。1991年起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官方网站

中山大学网站——组织机构——院系专业——人文科学学院 历史学系

迎新介绍

2011级迎新

在QQ上搜索:中大历史11迎新群

在人人上搜索:中大历史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中大历史

2012级迎新

在QQ上搜索:中大历史12迎新群

2013级迎新

在QQ上搜索:中大历史13迎新群

上一篇:鉴定黄金最快的土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