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灵严寺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2 17:42:07编辑:皮带君
寺院概况

在佛界自古就有“东庆山,中报本,西法门”之说。到了唐武帝时期,由于灭佛,所以庆山寺被毁,至今尚未重建。

经考古专家清理、考察,从墓穴中发现了包括佛祖真身舍利在内的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宝帐。而此时这批佛教珍宝已经被尘封了1000多年。佛祖真身舍利出土的时候,被层层保护,先是保存在舍利瓶中,舍利瓶被安放在金棺中,金棺再放入银椁,银椁再放置在舍利宝帐中。佛祖舍利被发现后,这么多年间曾先后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展出。

佛宝文物

庆山寺佛宝文物的出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一九八五年五月五日中午十二时许,新丰镇露台乡的农民因在凤凰(即姜原)上面开了一个砖瓦厂,取土时突然发现一座古墓,大家看到墓中有石碑等,便一哄而抢。时任临潼博物馆馆长的赵康民老先生闻知后,立刻报告临潼县政府及公安局,并组织人力挨家挨户将被抢文物收了回来,被誉为西安东郊文物专家的“东霸天”赵康民馆长,一看这些文物就吃了一惊——这可是封存了一千二百多年的唐代珍宝文物啊!

更令人高兴的是——庆山寺舍利宝帐内置银椁,银椁内置金棺,金棺内藏舍利瓶,舍利瓶中珍藏着释迦佛真身舍利。

在文物工作组仔细整理这些文物时,首先看到的是一通石碑,碑的主额正中刊“大唐开元庆山寺之塔”。碑面上款刊“上方舍利塔记”。碑文载道:“此寺伽蓝(寺院),固神山踊建,铲鸿门之左阜,南揭骊山岭;划象河之大川,北横半树。”“压重林,亘绝谳”,才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寺院和佛塔。石碑落款为:“大唐开元二十九年四月八日”。这块唐代的石碑记述证明了庆山寺所珍藏的释迦佛舍利的真实性,同时也记载了唐代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历代皇帝在庆山寺为供养释迦佛真身舍利所捐献的奇珍异宝,这次仅在庆山寺地宫中出土的文物就达一百二十七件之多。

历史传说

武则天与庆山寺

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十月的一天,长安东邻的临潼新丰县露台乡,晴朗的天空突然雷电交加,风雨扑面,刹那间山摇地动,一场没有任何先兆的地震向这个平静的地区袭来。一夜之间,平地涌出一座高二十余丈的大山,山南裂出三眼大泉,顷刻形成周扩三百亩的大水池,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山上长满了熟透的柿子,醇香扑鼻。还有满满地挂在枝头、红的炸裂开来、果仁显露的大石榴,宛如天界神果,极为迷人,平坦之地长满菽麦而且正当扬花之时……

看到这些奇异景象,祖祖辈辈居住在新丰镇的父老乡亲门大惑不解,本在五月开花的菽麦,却在这时出现,这不合天理。而当地的显贵们为了讨好朝廷,却把这说成是天上瑶池仙山降地、仙麦下凡,吉瑞无比。他们的代表胡姓县令匆忙来到长安禀报武则天,并神灵活现、大肆渲染的向武则天做了汇报。

面对胡县令所说的“吉兆”,武则天认为是天降吉祥,佛祖赐瑞,这是庆贺自己将要亲自登上皇帝宝座,直接掌管国家最高权力,而不需要再垂帘听政的大喜大吉之兆,于是金口玉言,赐突起之山为名“庆山”,所在县“新丰县”改名为“庆山县”,并降旨将初建于隋开皇年间的“灵严寺”,改名为“庆山寺”,并拨专款重新扩建成唐代规模巨大的皇家寺院。扩建的庆山寺,由大明宫工匠们按照皇家佛寺的模武、制度等进行建制,寺内既建地宫,精雕细刻,并当即精制出了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精心打造出专门珍藏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安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地宫上面按照盛放舍利的规定修建舍利宝塔,很快,一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寺院在庆山之上拔地而起。一时间,高僧云集,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不绝于耳。庆山寺成为京都长安东面重要的皇家寺院。

《唐书·五行志》记载:武后垂拱二年十月,新丰露台乡“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以为修应,名曰庆山,故改县为庆山县。”这是历史上对庆山及庆山寺诞生过程的真实记载。继唐高宗李治之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时期的一切国政要事均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于公元六九零年登基称帝,登基之后发展佛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庆山寺大兴土木,由朝廷拨款把庆山寺建成了可与法门寺比美的皇家寺院,寺内修建专门用于供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的地宫,精雕细刻,以上佳青石彩绘制作舍利宝帐,重金珠宝制作盛装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举行大型仪式迎请舍利到庆山寺地宫中供奉。

至此,庆山寺已发展成了唐代皇家寺院中规模较大的寺院,因其中拥有独一无二的专门用来盛装佛祖舍利的金棺银椁,且在武则天的诏令下,王公贵族们纷纷捐资捐物供养舍利,并到庆山寺礼佛朝拜,庆山寺里终日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震九天,旌旗飘扬,山上山下一派热闹景象,形成了唐代大周年间皇家寺院东“庆山”,西“法门”的呼应之势。

渊源

法门寺与庆山寺的历史渊源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佛宝文物多为宫廷供奉之珍宝,所出土的阿育王塔为汉白玉质地,四周以浮雕形式刻满了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佛像,与庆山寺出土的舍利宝帐明显的不同之处是阿育王塔上没有发现有标明是释迦如来舍利宝帐的字样,也没有类似庆山寺出土的放置佛祖舍利的最高器物金棺和银椁,而是发现了玉棺及多重宝函等。庆山寺出土的青石舍利宝帐明确刻有“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金色大字,独一无二的金棺银椁等贵重器物也都出土于庆山寺地宫。

庆山寺地宫建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平面呈“甲”字形,由斜坡道、甬道、主室、三部分构成,甬道皆用青砖砌成,砖面遍刷红丹、门楣、扉、框、槛刻有飞天、力士、狮子等,雕饰精美。

文物

庆山寺佛教文物

甬道正中竖立着“大唐开元二十九年四月八日”刊刻的“上方舍利塔记”碑。碑文共513字,内容详细记载了上方舍利塔的地理位置和主持僧,精美绝伦的舍利棺具以及安置舍利于塔下精室的时间和盛况等等。精室面积不大,仅三平方米,但出土文物却很丰富。诸如金棺、银椁、鎏金须弥座、银首金法杖、鎏金高足杯、鎏金宝瓶、虎腿兽面衔环熏炉;三彩南瓜、供盘、护法狮子;玻璃器皿;黑、白釉瓷器等多达127件。这批佛教奇珍异宝,无论就造型,还是工艺来说,都是1200年前同类文物中的佼佼者。如三彩狮子是迄今所见制作时代最早、艺术水平最高的三彩动物造型。三彩南瓜,更是首次发现,打破了“南瓜不敬佛”的传说。玻璃器皿更是极其难得,因唐时玻璃价贵若金。虎腿兽面衔环熏炉,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熏炉。鎏金高足杯,花纹细腻,具有明显的波斯风格。凤头人面壶,造型独特,天竺味极浓,是中印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而这批珍贵文物的杰出代表当数金棺、银椁和舍利宝帐了,它是迄今世界所见的最完整、豪华,而又惟一刊名是盛放佛祖骨灰的棺具。

宝帐,虽非实用建筑,但却础、柱、枋、檐、角、顶俱全,是一座极其难得的盛唐重檐方亭建筑模型。宝帐由六块青石线雕构件组成,可层层打开,底部是须弥莲花座,上饰卷云、舞伎、团花如海石榴,上置方形楞柱中空帐体,正面额枋正中刊“释迦如来舍利宝帐”八个楷书阴文贴金字,字两边雕天王力士迦陵频迦鸟,重檐下雕团花。其他三面额枋加重檐上雕有千姿百态、婀娜俊秀,或散花或捧果飞天。帐体上是重檐金翅鸟挑角的帐盖。顶部作联珠莲花托桃形。金翅鸟背上插四棵铜干银叶菩提树。座前两角插两朵金莲花。帐体四面一组四幅涅槃变图:正面雕释迦佛说涅槃经;左侧面雕涅槃图佛肉体的死亡;右侧面雕八国王子分舍利图。整个宝帐线雕流畅自如,刀法老熟,不愧为盛唐线雕的杰作。

银椁,原放置在宝帐里。椁是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该银椁造形精美,玲珑剔透,悬珠嵌宝,工艺绝伦。椁长21厘米,大头高14.5厘米,宽12厘米,小头高10厘米,宽7厘米。椁下是长方形镂空宝座。瓦形椁盖周围悬挂用珍珠穿成的流苏,间垂五色宝石。盖中央作鎏金莲花,以白玉片和红玛瑙为蕊,蕊上用粗银丝挽成螺形塔饰,四周嵌有蓝宝石、猫眼宝石和水晶。椁前头錾线刻门,门扉上分别贴有释迦的助侍菩萨大势至和观音。菩萨间有一对鎏金佛脚,脚上有法轮。椁后头饰摩尼宝珠,椁两侧上是兽面衔环铺首,下面分别是释迦如来的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键连(神通第一),摩诃伽叶(头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议论第一),优婆离(持律第一),罗喉罗(密行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的鎏金造像。

金棺,原放置在银椁里面,长14厘米,大头高9.5厘米,宽7.4厘米,小头高6.5厘米,宽4.5厘米。出土时以锦带缠缚,置于银椁之内,棺下有长方形镂空宝座,棺盖中央铆钉鎏金如意卷草,卷草中间粘猫眼宝石。棺两侧和两端粘绢底珍珠团花,大头下粘一对骧金护法狮子。棺内的锦衾下秘藏两只铜质莲花为座基的绿色玻璃瓶,瓶内满盛释迦如来的骨灰舍利。

这批佛教文物,不愧为国之瑰宝,民族文化遗产中之精华。它如实地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发掘,对研究唐代佛教的发展、建筑、线刻、绘画、乐舞艺术、金属冶铸、玻璃生产、陶瓷焙烧工艺等,有着极高的科学价值。[1]

上一篇:小车拉大马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