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奉母镇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2 13:15:07编辑:皮带君
历史沿革

1951年,为西华县第九区。

1956年,置奉母城中心乡。

1958年,成立奉母公社。

1961年,改为奉母区。

1964年,复称奉母公社。

1984年,由奉母公社改为奉母乡。

1987年,由奉母乡改为奉母镇。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奉母镇地处西华县西部,东接逍遥镇,南靠址坊镇,西南与漯河市郾城区李集乡接壤,西与临漯河市临颍县陈庄乡、三家店乡相邻,北以清溪河为界与许昌市鄢陵县陶城乡相连。

地形地貌

奉母镇地处豫东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坡降1/6000,平均海拔55米,最高点姚桥东,海拔55.8米。

气候

奉母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气候温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偏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温0℃,极端最低气温-17℃;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40℃;年平均生长期322天;无霜期年平均216天;年平均降水量728毫米。

水文

奉母镇境内河道属黄淮流域,颍河、清溪河分别从该镇南北侧流过;南马沟流经南部,北马沟流经北部,乌江沟东西横贯全境。

自然资源

2011年,奉母镇有耕地7.7万亩,人均1.22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下辖奉母、七里仓一、七里仓二、七里仓三、七里仓四、七里仓五、奉母三、盆李、白庄、姚南、姚北、姚后、前于王、铁佛寺、沟西、沟东、孙庄、台子宋村、后于王村、营岗村、前段村、陈庄村、后段村、尧庄村、东杜庄、张太湾、西杜庄、张官桥、刘庄、前李、后邵、前邵、冯庄、沟刘、宋庄35个行政村,下设221个村民小组。[1]

截至2020年6月,奉母镇下辖3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人民路001号。

奉母村沟西冯村铁佛寺村前段村前邵村孙庄村七里仓五村沟东王村台子宋村营岗村西陈庄村后段村姚桥后庄村姚桥河北村前李村冯庄村后邵村西南宋村七里仓一村七里仓二村七里仓三村尧庄村七里仓四村姚桥河南村白庄村西杜庄村后于王村前于王村沟刘村盆李村张官桥村东杜庄村张太湾村奉母三村刘庄村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总人口有6.3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7086人,城镇化率27.1%;总人口中,男性32000人,占50.7%;女性31100人,占49.3%;14岁以下12041人,占19.1%;15—64岁42498人,占67.4%;65岁以上8561人,占13.5%。2011年,奉母镇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4人。

截至2017年末,奉母镇常住人口为31260人。

截至2018年末,奉母镇户籍人口为61846人。

经济综述

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红薯、烟叶,是西华粮棉主产区,烟叶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日光温棚蔬菜、食用菌、三樱椒、晚秋黄梨发展迅速。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8900万元。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年畜禽产品总产值12800万元。

近年来,该镇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了“面粉加工、板材加工、三粉加工”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其中面粉加工“大森林面业有限公司”和“河南永乐面业有限公司”,年加工消化小麦26万吨,占全县小麦总产量60%以上。三大支柱产业不仅每年可提供600多万人就业,还带动了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奉母镇奉母镇初步形成了以面业、粉条、肉鸡养殖为主体的主导产业。2011年,奉母镇财政总收入2062万元,比2010年增长10%,人均财政收入326元,比2010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4635元。

截至2018年末,奉母镇有工业企业5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6个。

农业

2011年,奉母镇农业总产值4.15亿元,比2010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0.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6%。奉母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奉母镇生产粮食58000吨,人均910千克。奉母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小辣椒、红薯、蔬菜等,其中奉母三樱椒生产基地被河南省农业厅定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奉母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生产肉类3613吨,畜牧业总产值1.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2.3%。2011年,奉母镇水果种植面积0.46万亩,产量6980吨,主要品种有桃、西瓜等,有防护林3200亩,经济林510亩。

工业

2011年,奉母镇工业总产值为6.1亿元,比2010年增长21%,工业增加值2亿元。2011年,奉母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800人。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商业网点587个,职工800人。2011年,奉母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4亿元,比2010年增长13.6%;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2%。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2家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为4.6亿元,人均储蓄8060元,各项贷款余额1.83亿元。

文化地名由来

奉母镇标志性的建筑-伦理亭

奉母镇因明初,有异父兄弟二人争养其母,人称孝里村;明末,改名夺母城;后更名为“奉母城”。从此,该地孝贤礼仪盛传。该地解放后,区、乡、公社、镇均以“奉母”命名。

文物古迹

奉母镇西南有白庄仰韶文化遗址,中部有后段仰韶文化遗址,东有后于王仰韶文化遗址等古迹。

历史由来

奉母镇标志性的建筑-伦理亭

◢奉母镇,历史悠久,人民勤劳,以孝贤美德闻名遐迩。镇政府所在地--奉母镇,源于明朝初年二兄弟争养其母而得名为“夺母城”后更名为“奉母城”。从此该地孝贤礼仪盛传,多有佳话,世人皆效,称倾后世。该地解放后划区、乡、公社均以此命名。1987年乡建镇仍以奉母城镇为名而享誉中原。如今镇政府门前还建有忠孝亭,树有功德碑而示后人。该镇西南有白庄仰韶文化遗址,中部有后段仰韶文化遗址,东有后于王仰韶文化遗址,西有万人大自然村(内分5个行政村)七里仓村,后段仍保存着清朝所建清凉寺古建筑。这些足以证明,从原始社会以至夏、商、周、秦、汉时期,均有人类定居和活动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既饱受战争创伤,又屡遭天灾人祸。解放后人口快速增长,物质文化逐渐昌盛。封建社会与解放战争中人民靠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培养出明清时期为官清正的王氏三翰林等,解放战争中孕育出张仁甫、陈二烈、邵周尧、唐得成、何林照、白书长等十多位革命前辈和三十多名革命烈士。谱写了许多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求解放的动人事迹。该镇虽地处偏僻,但民风朴实,勤劳勇敢。

“奉母城”原名小李村,相传宋朝初年,山西有一李姓人家育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还未长大成人,父亲就不幸病故。为了生计,母亲将大儿子送给别人喂养,自己带着还在襁褓中的二儿子一路讨饭来到小李村,母子相依为命,生活逐渐好转,决定在此处长期生活下去。

交通

奉母镇有329省道过境。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县乡村公路37条。

社会教育事业

奉母镇学校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幼儿园3(所)个,在园幼儿48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22所,在校生5800人,专任教师2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405人,专任教师10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奉母镇教育经费达1600万元。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1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8人,经营管理人才48人,技能人才614人,农村实用人才2399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21个,藏书2.3万册。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体育场地6处,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6%。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广播喇叭359只,覆盖率100%,通响率100%;有50余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20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镇卫生院1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3张;有专业卫生人才4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才0.66人。2011年,奉母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1800人次。奉母镇重点医院有奉母镇人民医院。2011年,奉母镇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8万人,参合率91%;孕妇死亡率15/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奉母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02户,人数2398人,支出228万元,比2010年增长26%,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长1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6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2.4万元;有敬老院1所,床位73张,入住五保老人66人,分散供养农村五保老人194人,年支出五保生活费26.3万元。

基础设施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奉母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72个,乡村通邮率100%;有固定电话用户3200户,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

供电

2011年,奉母镇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变压器40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8%,供电可靠率99%。

代表人物

奉母镇著名人物有明清时期的王氏三翰林,及解放战争时期时期的革命前辈张仁甫、陈二烈、邵周尧、唐得成、何林照、白书长等。

上一篇:丁香色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