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冯其红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10 01:34:32编辑:皮带君
人物经历教育经历

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专业,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并留校任教。

1997年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1年考取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2004年7月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冯其红

2007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2022年2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任免张英杰等工作人员职务的通知,其中包括冯其红任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试用期一年)。[2]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处长。目前主要从事油藏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社会任职

教育部矿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石油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石油勘探开发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主任,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山东省工程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国际期刊Petroleum Science编委以及Fuel、Energy & Fuels、SPE Journal等1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3]

主要成就研究方向

页岩及致密油气渗流机理与开发技术、煤层气藏流体运移机理及数值模拟方法、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以及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等。[3]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油气田开发教学科研工作,主要承担《油藏工程》、《石油工程导论》、《油气田开发与开采》及《高等油藏工程》课程教学工作,作为课程组核心成员,完成《油藏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并于2013年顺利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学及管理类论文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9项,发表各类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36篇(其中top期刊11篇,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专著4部。[3]

科研成就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共计负责和参与各级各类项目55,其中负责国家级863项目2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9项,油田横向课题30余项。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共计负责和参与各级各类项目60余项,其中负责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3项,参与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9项,油田横向课题30余项。目前已完成50余项,作为第一负责人正在进行的项目8项。

科研项目

1.海上高含水期油藏大井距井网加密矢量优化与注采结构调整技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25-001-006,2016/01-2020/12

2.致密油水平井体积压裂裂缝参数优化与经济技术评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71,2016/01-2020/12

3.特高含水整装油田流场调整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11-001-003,2016/01-2020/12

4.水窜通道形成的力学机制分析测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6ZX05011-003,2016/01-2020/12

5.基于颗粒物质力学的储层参数变化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474233,2015/01-2018/12

6.致密油开发井网系统与压力系统优化方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题,2015CB250905,2015/01-2019/12

7.致密油(页岩油)赋存与运聚机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014CB239005,2014/01-2018/12

8.聚合物驱后凝胶颗粒调剖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4222,2012/01-2015/12

9.中低煤阶煤层气数值模拟技术及软件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38-004,2011/01-2015/12

10.海上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机理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24-002-002

11.煤层气开发井间干扰机理与开发方式优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2009CB219606,2010/07-2013/07

12.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07AA06Z00),国家863计划项目,2007-2010

13.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重整优化方法研究(2011ZX05011-002-001HZ),国家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2013

14.海上大井距多层合采稠油油藏开发整方案优化设计方法研究(2008ZX05024-04-001),国家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2010

15.高耗水层带判识方法及潜力评价技术研究,厅局级/胜利油田,2016-2018

16.大数据在油田开发战略规划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厅局级/胜利油田,2014-2016

17.层内生成CO2调驱决策及效果预测评价软件研究与应用,厅局级/中海油天津,2015-2017

18.老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大系统优化方法研究,厅局级/胜利油田,2015-2016

19.不同开发阶段重点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厅局级/华北油田,2014-2017

20.华北油田高含水砂岩油藏优势通道识别、描述与治理技术研究(HBYT-YJY-2011-JS-018),厅局级/华北油田, 2011-2013

21.深部调驱决策方法及应用效果评价技术研究,厅局级/中海油天津,2012-2015

22.轮古油田注水替油方案优选及现场试验,厅局级/塔里木油田,2010-2011

23.Palogue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厅局级/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1-2012[4]

24.中低阶煤层气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国家重大专项;

25.利用动态与监测资料识别优势通道方法研究,胜利油田项目;

26.永3-1简单断块厚油层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研究,胜利油田项目;

出版图书

1.冯其红,张先敏,胡爱梅.煤层气藏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6

2.冯其红,崔传智,王卫阳,李明川.油田开发与开采原理,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

3.冯其红,聚合物驱后深部调驱理论与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4]

发表论文

[1]冯其红,李玉润,王森,等.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预测气窜方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4):20-27.

[2]冯其红,李东杰,时贤,等.基于扩展有限元的水平井改进拉链式压裂数值模拟[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2):105-112.

[3]冯其红,齐俊罗,尹晓梅,等.大孔道形成与演化过程流固耦合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4):498-502,512.

[4]冯其红,李淑霞.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自动拟合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121-124.

[5]冯其红,李闪闪,黄迎松,等.基于瞬时流场潜力系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0,27(4):79-84.

[6]冯其红,赵蕴昌,王森,等.基于相场方法的孔隙尺度油水两相流体流动模拟[J].计算物理,2020,37(4):439-447.

[7]冯其红,舒成龙,张先敏,等.煤层气井两相流阶段排采制度实时优化[J].煤炭学报,2015,40(1):142-148.

[8]冯其红,张先敏,张纪远,等.煤层气与相邻砂岩气藏合采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14,39(z1):169-173.

[9]冯其红,王相,王端平,等.考虑渗透率张量的各向异性油藏流线模拟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1):75-80.

[10]冯其红,王森,陈存良,等.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选井无因次压力指数决策方法[J].石油学报,2013,34(5):932-937.

[11]冯其红,史树彬,付晓,等.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学报,2010,31(5):801-805.

[12]冯其红,袁士义,韩冬,等.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预测方法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4):76-80.

[13]冯其红,张戈,陶云,等.可动凝胶调驱快速模拟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6):63-66,70.

[14]冯其红,袁士义,韩冬.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流线模拟方法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5,13(2):146-153.

[15]冯其红,吕爱民,于红军,等.一种用于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新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2):58-60.

[16]冯其红,王树义,吴妍,等.变权方法在区块整体调剖模糊选井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4):45-47.

[17]冯其红,尹文军.区块整体调剖筛选方法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5):35-37.

[18]冯其红,王相,王端平,等.水驱油藏均衡驱替开发效果论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23(3):83-88.

[19]冯其红,王波,王相,等.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2):103-108.

[20]冯其红,王波,王相,等.基于油藏流场强度的井网优化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4):181-186.

[21]冯其红,王守磊,韩晓冬,等.考虑启动压力的层状油藏开发指标计算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7-92.

[22]冯其红,宋玉龙,杨雅惠,等.塔里木油田轮古井区注水替油参数优化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79-184.

[23]冯其红,王相,王波,等.非均质水驱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1):36-39.

[24]冯其红,李尚,韩晓冬,等.稠油油藏边水推进规律物理模拟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5):81-83.

[25]冯其红,李晓东,马建民,等.石油勘探开发工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1-4.

[26]冯其红,王波,王相,等.多层非均质油藏开发指标预测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4(4):85-88.

[27]冯其红,陈存良,杨光龙,等.利用注采数据研究岔15油田井间连通性[J].特种油气藏,2014(6):87-89.

[28]冯其红,韩晓冬,王守磊,等.注入水中悬浮微粒导致储层伤害网络模拟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79-184.

[29]冯其红,胡伟,王增宝.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2):130-132.

[30]冯其红,陈存良,王森,等.低渗透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3,20(5):100-102.

[31]冯其红,王守磊,白军伟,等.层间非均质油藏提液效果数值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3):49-52.

[32]冯其红,韩晓冬,王守磊,等.水驱砂岩油藏储层参数变化三维网络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4):79-82.

[33]冯其红,陈存良,王森,等.岔河集油田井间动态连通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9):2326-2330.

[34]冯其红,胡伟,战永平.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16-19.

[35]冯其红,石飞,王守磊,等.提液井合理井底流动压力的确定[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3):74-76,89.

[36]冯其红,史树彬,王森,等.利用动态资料计算大孔道参数的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1):74-76,84.

[37]冯其红,周童,赵修太,等.石油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7-99.

[38]冯其红,张安刚,蔡荣蔚,等.层间调剖注入参数优化设计[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5):81-84.

[39]冯其红,张安刚,姜汉桥.多层油藏调剖效果动态预测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4):130-134.

[40]冯其红,白军伟.驱替压力梯度对相渗曲线影响的网络模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2):84-88.

[41]冯其红,隋园园,陈先超,等.单层剩余油饱和度定量预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117-120.

[42]冯其红,张安刚.多段塞深部调驱动态效果预测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4):96-100.

[43]冯其红,赵修太,孙仁远.加强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89-91,177.

[44]冯其红,陈朝辉,李春芹.特低渗透压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数值模拟[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4):45-49.

[45]冯其红,刘廷廷,杨山,等.大斜度井出水类型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8,30(1):89-94.

[46]冯其红,张戈,方万军,等.弱凝胶调驱降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7,22(4):470-474.

[47]冯其红,陈耀武,郭京来.注水井调剖效果预测统计方法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3,25(6):63-66.

[48]冯其红,崔传智,侯健,等.文31块石油磺酸盐驱油效果及开发对策[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8(6):68-70.

[49]冯其红,杨慧,马建山,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68-71.

[50]冯其红.大学生学业引导与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72-74,78.

[51]冯其红.油藏工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21(2):55-56.

[52]冯其红,王相,韩晓冬,等.多孔介质内流动微粒沉积规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4):401-405.

[53]冯其红,陈先超,孙民笃.聚合物驱后多元调驱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J].油田化学,2012,29(2):231-235.

[54]冯其红,张庆荣,王文华.科学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J].石油教育,2015,0(1):58-61.

[55]冯其红,陈存良,王森,等.岔河集油田井问动态连通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9):2326-2330.

[56]冯其红,陈月明,姜汉桥.区块整体调剖一体化技术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1999, (2):74-79,116.

[57]冯其红,张艳玉,方万军,等.老君庙M层油藏井区整体调剖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9, (2):32-35,4.[5]

[58]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ofile control by clay particles after polymer flooding。Petroleum Science

[59]A new approach to thief zone identication based on interference test。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60]Identification of Thief Zone by Demensionless Pressure Index in Waterflooding。SPE143926

[61]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blocking process of gelled particles in porous media with remaining polymers。Petroleum Science

专利成果

1.一种底水油藏水平井分段控水完井设计方法,CN102953713,

2.一种水驱油田优势通道识别方法及装置,CN102953726A,

3.一种多元热流体泡沫驱替煤层气开采方法,CN103061730A,

4.一种煤页岩等温吸附/解吸曲线的测定方法,CN103115844A,

5.一种煤层气井多元热流体强化开采方法,CN103122759A,

6.一种煤页岩等温吸附/解吸实验装置,CN103149118A,

7.饱和水条件下煤岩等温解吸曲线测定装置及方法,CN201410403179,

8.水平井分段完井入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201410486762.7,

9.一种改善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在线深部调剖方法,CN101545368。[4]

学术交流

[1]冯其红,王波,韩晓冬,王相,流体运移过程中微粒沉积规律研究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山东青岛,2014.08.22-2014.08.27

[2]冯其红,李尚,张伟,韩晓冬,海上低幅稠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E工业流体力学,山东青岛,2014.08.22-2014.08.27

[3]Qihong Feng ,Sen Wang ,Ping Liu,Pingyuan Ge,Shubin Shi,Yiling Sun,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Profile Control Combination Process of Steam Foam and Stiff Particles,SPE Heavy Oil Conference Canada,Canada,2012.6.12-2012.6.14

[4]Qihong Feng,Guo Longfei,Zhang Xianmin,Gao Sunhua,Shi Hongfu,Wu Shuhong,Study of Thermal Recovery Method of Steam and Flue Gas Combined With Gel Injection,SPE Heavy Oil Conference Canada,Canada,2012.6.12-2012.6.14

[5]Qihong Feng ,Hongfu Shi ,Xianmin Zhang,Peng Du,Jiyuan Zhang,New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for Coalbed Methane Wells,SPE/EAGE European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Austria,2012.3.20-2012.3.22[4]

获得荣誉

先后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41项次,其中部级奖励11项次,山东省计算机成果奖1项,省教委一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10项。

越崎青年科技奖,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

优势通道定量识别、描述与调控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以深部调驱为中心的改善水驱技术,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

聚驱后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絮凝调驱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一等奖,排名第四;

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山东省一等奖,排名第七;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研究与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区块整体调剖优化决策技术研究,中石油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九;

孤东油田整体调剖决策技术,山东省三等奖,排名第一;

孤东油田特高含水期堵调综合决策技术研究,中石化二等奖,排名第二;

砂岩油藏油气层保护新技术,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一等奖,排名第十四;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理论与配套技术,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二等奖,排名第一;

油水井主要增产增注测试效果预测及规划方法研究,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三等奖,排名第一;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理论与配套技术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021年11月,担任主要完成人的项目”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关键工程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

上一篇:吴太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