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穴居狼蛛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05 04:08:38编辑:皮带君
形态特征

间斑寇蛛(Latrotectus?tredecimguttatus),雌蛛平均体长10.92mm,头胸长4.18mm,腹长8.19mm,头胸部褐色,紫褐色或黑色,呈梨状或坛状,腹部卵圆形或倒桃形,黑褐色,雄蛛平均体长4.52mm,头胸长2.08mm,腹长2.82mm,头胸部色同雌蛛,腹部卵圆形,褐色或黑色,背面前缘有一后凹弧形斑,往后有3列各4块黄色斑。

生活习性

间斑寇蛛

生活于荒坡,农田,在石缝,土洞,低矮植物丛近地面积处织不规则网捕食各类昆虫,以直翅目,鞘翅目昆虫居多,5~6月交配,雌雄蛛以腹对腹姿势,头尾方向一致地悬吊在网上,雄蛛以左,右触肢轮流交配,全过程约1.5h,配毕雄蛛迅即离开,雌蛛并不追赶,未发现雌蛛追杀雄蛛。母蛛于5~8月产卵,7~8月为产卵高峰期,卵袋呈圆球形,略似桃状,淡褐色至棕色,袋壁较厚,内层为白色绒状丝,平均体积13.2mm×12.0mm×11.6mm,每袋内含卵201.1粒,1只母蛛平均织卵袋2.68个,总产卵数539粒,5~7月的产卵经发育成小蛛直至走出卵袋,约需30d;7月下旬至8月所产卵,当年发育成小蛛,不离开卵袋,至次年3、4月间走出卵袋,室内饲养的成年雌蛛多在9~10月间死亡,未见成年雌蛛越冬,当年7~8月从卵袋中孵出的小蛛,至10~11月进入蛰伏状态,在土缝,洞隙或枯草中簇中越冬。当年5月所产卵,从发育成小蛛算起,寿命为120~150;7~8月所产卵,发育成小蛛后要在卵袋内越冬,寿命300~360d。[1]

间斑寇蛛在网上常将枯草叶、虫尸、碎土等粘在一起,做成一小型的“掩体”,平时即隐藏在“掩体”下,腹部腹面朝上,倒悬于网上,待有昆虫落网,迅即从“掩体”下走出捕而食之。其猎食方法:对小型昆虫,直接咬住吸吮,而对稍大的昆虫则先用丝捆缚,注入毒液,然后再吸食。当其受惊或遇敌害时,即迅速逃向网边或跌下网去,作佯死状,有时则钻进枯叶、缝隙或洞穴深处隐匿,待险情过后,再回到网上。

繁殖越冬

间斑寇蛛

成熟的间斑寇蛛于5月开始交配,6月中旬产卵,7~8月为产卵高峰期,最晚可延至9月下旬。卵袋呈圆球形,大多带一“小柄”,故略似桃状,颜色从淡褐色至棕色,深浅不一,袋壁较厚,手感略硬,似蚕茧,内层为白色绒状丝,具保暖作用(图2)。据对217例卵袋测量统计,平均体积13.2mm×12.0mm×11.6mm,每袋内含卵201.1粒(43~502粒)。卵粒小,色黄,卵径0.98mm(100例平均)。一只母蛛可做1~6个卵袋,以1~4袋为多。统计室内饲养和野外采集的41只母蛛,平均1只母蛛织卵袋2.68个,共产卵539粒。

5月中旬至7月上旬所产之卵,经孵化成小蛛直至走出卵袋,共需30天左右(28~36天)。小蛛初出卵袋即可纺丝,先聚集在卵袋附近营群居生活,以后逐渐分散,独自织网狩猎。7~8月从卵袋中孵出之小蛛,当年蜕壳2~3次,至10~11月进入蛰伏状态,在土缝、洞隙或枯草叶簇中越冬,至次年3月才外出狩猎,经3~4次蜕壳后成长为成年母蛛。7、8月份所产之卵,虽在当年发育成小蛛,但不离开卵袋,要在袋内度过漫长的冬季,至次年3、4月间才走出卵袋。该批小蛛(雌蛛)至6月中旬即完成5~6次蜕壳,成长为可产卵繁殖的成年母蛛。雌蛛一生蜕壳7次,雄蛛蜕壳5次。

寿命

当年5月所产之卵,至6月孵出幼蛛,8~9月可发育成熟,织袋产卵,10~11月成蛛死亡,从幼蛛算起,寿命约为120~150天。当年7~8月所产之卵,8~9月发育成幼蛛,次年3~4月走出卵袋,5~6月发育成熟,织袋产卵,7~9月死亡,从幼蛛算起,寿命约为300~360天,其中一半以上时间在卵袋内度过。在不同的地域、气温、食料、生境等条件下,蜘蛛的寿命也会有所不同。雄蛛寿命短于雌蛛。

生物研究

间斑寇蛛

资料记载间斑寇蛛又称“黑寡妇”,因雌蛛交配后常将雄蛛捕食,故得此恶名。但我们常将雌雄寇蛛共养在一只饲养器内,雄蛛就停歇在雌蛛网附近,从来未见过雌蛛捕杀雄蛛的现象。此外,曾有两次见到雌雄交配,交配完毕后雄者迅速离开,也没有发现雌蛛追杀雄蛛的情况。至于穴居狼蛛,在繁殖季节将雄蛛放进雌蛛饲养器常可见到交配,通常配毕雄者即离去,从未发现雄蛛被杀害。因此,关于毒蜘蛛交配后雌蛛杀死雄蛛的资料以推测想象夸大不实者居多,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若长期将2只以上间斑寇蛛或2只以上穴居狼蛛置于同一饲养器内,特别是在饲养器容积较小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绝少发生这种情况。地区分布

间斑寇蛛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国内分布于新疆和云南,在新疆已见于库尔勒、乌鲁木齐、昌吉、奇台、吉木萨尔、阜康、青河、特克斯等县市。

流行病学

据对发现间斑寇蛛伤人事例较多的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3师红星医院37例患者调查:(1)性别:男性占67.57%、女性占32.43%;(2)职业:农民及民工占75%,学生占13.89%,工人占11.11%;(3)月份:5月份占2.7%,6月份占21.62%,7月份占64.87%,8月份占10.81%;(4)年龄:20~51岁占83.78%,儿童、少年占16.22%,最大者51岁,最小者9岁。奇台县被咬伤7人全部为农民,青河县被咬伤6人则均为牧民。

中毒症状

间斑寇蛛毒液中含有一种蛋白质神经毒素,能作用于脊椎动物神经突触,引起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人被咬后有针扎感,伤口处可呈苍白、发红或起荨麻疹,局部疼痛或压痛。全身症状有乏力、软弱、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腹肌痉挛、抽搐、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双足麻木及刺痛感,以及特征性的足跟部烧灼感。严重病例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呈休克状态,并有呼吸困难、谵妄,小儿常出现惊厥症状。[2]

防治方法

间斑寇蛛生活习性及咬伤防治

(1)在寇蛛盛发的农田喷洒杀虫剂。进行田间作业时,穿上裤袜,扎紧裤管。

(2)被咬在四肢时,立即在伤口上方用绳带结扎,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局部伤口先用过饱和高锰酸钾液洗净,常规消毒,作十字形切开抽取毒汁,再用石炭酸烧灼,然后放松结扎带,在伤口周围外敷南通季德胜蛇药或草药半边莲等。

(3)被咬后用嘴反复吮吸伤口,吐净,或立即用烟头烧灼伤口;或拔火罐;用熟烟丝擦受伤处,并用熟烟丝数钱或用雄黄10g、青黛15g、梅片2.5g,共研碎温水漱服;重症者可内服南通蛇药,每次5?片,每天3?次。

(4)新疆奇台农六师急救中心郭斌主任曾收治两名经基层医院局部处理后的重症病人,入院时出现呼吸困难、全身抽搐、体温升高等症状。当即静注地塞米松80mg,?10%?葡萄糖酸钙20ml,两组静注治疗在输液中反复使用3次,相隔约15分钟;同时大剂量静注10%葡萄糖液与019%氯化钠液;12小时内输液总量4000ml,间断注射速尿40mg,局部另以碘酊处理。呼吸困难者临时给予尼可刹米5支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经上述处理后病人休克纠正,全身抽搐得到控制,病情平稳,再经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

一些治疗红斑寇蛛(L.?m?actan?s?Fab?riciu?s,1775年)?咬伤的方法,供参考。

(1)在被咬部位注射10%?高锰酸钾水溶液3~4m?l;?反复用10%~20%葡萄糖酸钙静注,重症或休克者,可静脉或皮下注射0.5~1mg肾上腺素。

(2)静注10%盐酸普鲁卡因10ml;或20%~25%硫酸镁10~20m?l;或葡萄糖酸钙10ml。

(3)海南省澄迈县医务人员治疗一名被红斑毒蛛咬伤的病人的方法是: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50%葡萄糖液40ml,同时肌注尼可刹米和安钠加各1支,被咬处涂碘酊。次日,继续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同时口服血可平0.25mg。

上一篇:石榴盆景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