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壮戏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0-04 20:46:58编辑:皮带君
简介

北路壮戏是桂西壮族人民创造的一种戏剧形式,是操北路壮话深受桂西壮族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曲。“北路壮戏,主要流传于田林、

北路壮剧擂台赛

隆林、西林、百色等地,是在唱诗和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田林的艺人创造了用本地壮语和民歌演唱的‘土戏’,成为田林旧州壮戏的开山祖。定型后,曾先后组织戏班在农闲、节庆期间演出,还应邀到隆林、西林等附近县去传艺。西林那劳在嘉庆二十年(1815年)就成立有半职业性质的壮剧戏班。早期的剧目,有很多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如《牛郎》、《刘四姐下凡》、?《鲤鱼姑娘》等等。近代大量编演历史故事戏,如《长坂坡》《杨家将》,抗法斗争的《刘二打番鬼》等。为了表现更丰富的题材内容,其音乐唱腔在原有的《正调》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发展的《老汉调》、《哭调》、《梳妆调》等形式。伴奏乐器主要的有葫芦胡、笛子、三弦、马骨胡、二拳等。在表演上有独特的身段、步法、手法。武打运用南拳,旦角摆手转踏而唱,舞蹈技艺别致、丰富。”(引自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第588-589页)壮戏分类

壮剧,又称壮戏,是在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戏剧种类的不同又可分为7种戏剧:即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戏;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戏;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戏;流传于云南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戏(即富宁壮剧,又称富宁土戏)和广南壮戏;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邕宁、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即壮师戏)。

历史沿革

北路壮戏在发展的历史当中,大致经历了“孕育期”、“改革完善期”、“全盛期”、“定型期”等四个阶段。

孕育期

北路壮戏主要流行于桂西一带,它是在民歌、唱“西”和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路壮戏是从老百姓的自娱自乐开始的,最初是用壮语讲故事、唱山歌。经过几代优秀艺人的发展和加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戏剧形式。北路壮戏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

明末清初,田林县旧州镇已是通联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成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北路壮剧在此进入了孕育期。据相关资料记载,北路壮戏俗称“土戏”。从清朝顺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壮戏的孕育期。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几个阶段。

“八音坐唱”是集体演唱,形式单一,内容多是祝贺之类的唱词。“板凳戏”是1至2人坐在高条凳上演唱,有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因室内满足不了群众需要,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称“门口戏”。“门口戏”已初分角色,演唱者相互问答,表演者增加到4人,后来除了过年过节为本村的群众演出之外,戏班开始走村串寨,外村办喜事、盖新房等都来邀请去唱,出这个院子进那个院子,群众又称为“游院戏”。戏角开始穿华贵的戏服,在脸上擦红粉化妆,其内容仍是各种祝贺的唱词,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满足越来越多的群众看戏,便搬到村镇空旷的场地表演,故称为“地台戏”。“地台戏”已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节目如《目连经》、《八仙过海》、《唐皇游阴府》等。

改革完善期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田林旧州镇那渡村歌手杨六练到四川做生意,因蚀本无颜面回家,便在四川边打工边学艺,两年后返回那渡。在他的倡导下,那渡和旧州两个戏班组成了“龙城班”。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他们在旧州搭起二丈宽的戏台,上演了由杨六练编导并主演的北路壮剧的第一出戏《农家宝铁》(又名《好宝铁》)。这个戏主要人物有6个,生、旦、净、丑都有,而且每个行当都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念、唱都用北路壮话。“搭台戏”的上演,标志着北路壮戏的正式诞生。

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戏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戏的基础。

从嘉庆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间,旧州央白屯的北路壮戏艺人黄从善将“平调”加工整理,改名“正调”,奠定了北路壮戏主调音乐的基础。咸丰、同治年间,艺人廖法伦再将其主要曲调(即“大过场”、“正调”、“梳妆调”、“杀鸡调”、“卜牙调”、“八仙调”、“升堂调”、“山歌调”)予以定型,乐器伴奏从只拉“正线”发展为“正反线”合弦。此时北路壮剧开始向附近省、县流传,隆林、西林等县、乡、村纷纷成立戏班,其中田林板坚戏班绘有天、地、人三界的底幕布及自制戏服和盔甲,使北路壮剧的艺术更趋完美。

壮族在线

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北路壮戏经过几代艺人的改革,已逐步完善。

全盛时期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10年),是北路壮戏蓬勃发展的全盛时期。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旧州镇央白村人黄永贵赴南宁应考,为邕剧所迷,置功名不顾,天天看戏,被邕剧艺人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回到田林后,黄永贵组建戏班,并吸收邕剧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艺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鉴邕剧,创造了“喊板”、“怒调”、“大王调”,伴奏乐器恢复使用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大锣,艺术效果甚佳。由于黄永贵武打出色,被称为“土飞猴”,各地纷纷请他去教戏,使北路壮剧得到更广泛传播。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黄永贵带领戏班“土汉班”应邀到梧州演出,轰动一时。

定型时期

至光绪末年,北路壮戏唱腔和表演程式基本定型。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北路壮戏艺人是田林八桂乡平六屯黄福祥(1896-1964年),他是黄永贵的第三子,自小受过武术训练,十六岁开始跟随父亲演戏,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擅长旦角。除了钻研表演艺术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进行了不少改革,创造了“正调慢板”和“丑角调”,马骨胡原是奏半反线,他为了加强表现力改为大反线。1914年,他带领“螺阳剧社”到贵州省的巴结、央坝等地演出,很受当地人欢迎。此时的北路壮剧已定型,行当齐全,演技精纯,特点突出,包括隆林、西林等县共有戏班五十多个,剧目二百多个,唱腔也发展有十五个。解放前夕,由于社会动乱不安,各地的戏班大都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北路壮戏这朵濒临枯萎的艺术之花又重新开放。特别是“文革”之后,各地的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传统歌圩恢复,演出活动频繁,业余文艺团体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田林、凌云、隆林、西林等县已有剧团二百零二个,其中仅田林就有九十多个。

传承

从清代康熙年间的第一代“台师”杨六练开始,北路壮戏到今天已传了十代艺师。每一代艺师都有自己的名号,比如第一代杨六练是“台师”,第二代岑和、岑宗是“歌师”,第三代岑秀龙、岑会明是“原师”……。?1964年8月,自知来日不多的第八代北路壮戏传人黄福祥在当时的百色县城一旅社里,向闭克坚正式传位:“以你的天赋和努力,完全可以胜任北路壮戏的传承,我这里有上百部戏书传给你,你可要好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你可要知道,倘偌你忘了我们师徒之义,忘了你是北路壮剧的传人,不往下传播,那就是对不起为发展北路壮剧的历代列祖列宗啊!”闭克坚如今成为了北路壮戏的第十代传人,其名号被后辈们尊称为“新师”。几十年来,闭克坚一刻也没有忘记传承人的责任,他硬是把北路壮戏传得红红火火,他从生、旦、武、丑等各种角色,到正调、卜牙调、升堂调、山歌调、喊板、哭板等多种声腔和演唱,再到马骨胡等独特乐器的演奏和剧本的改编创作,样样都能独当一面。并且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北路壮戏的唱腔、伴奏、身法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创造和加入了多种新的元素。北路壮戏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此,已是桃李满天下的闭克坚老人依旧很惭愧:“北路壮剧的每一代艺师,都为完善和发展这门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只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做了我该做的事情……。”闭克坚的大儿子闭祖传如今子继父业,成为凌云县朝里业余剧团的编导。

传播

北路壮戏形成之后,迅速传播于桂西北的壮族人民内部,并向南传入了云南东南部的壮族聚居区,对云南壮剧(主要是广南沙剧、富宁土戏)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至今云南壮剧的许多唱腔和表演都有深刻的北路壮剧痕迹。北路壮戏向北传播的范围则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北路壮剧跨过南盘江北岸传入与壮族骨肉相、唇齿相依的布依族地区后,由此形成了布依剧。布依剧由壮族地区传入,这是有着特殊的原因的。从地理上看,布依族与壮族的居住地区是紧密相连的。从族别上看,有人认为,“‘仲家’(今布依族)与‘僮家’(今壮族)的起源是一样的。”(参见《布依族简史》讨论稿)实际上,所谓壮族、布依族,不过是一个民族的两种称谓方式。从自称的“布雅伊”、“布越”、“补夷”、“布依”,他称的所谓“仲家”,“僮家”,音都相近,这些都证明了布依族和壮族完全是一个民族。这一原因使壮剧能够传入布依族地区,并为布依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因而可以说,布依剧是壮剧在一个民族内的流行地域上自然扩散的结果。

艺术特点

北路壮戏在一代又一代艺师、艺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性特征,演出内容多伴随着民族的活动而产生和发展,

.

上演剧目大多来自本民族的生活实践,反映壮族的生活意愿和审美习惯,讴歌真、善、美,鞭达假、丑、恶,并经历了八音班,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地方戏、搭台戏等阶段。北路壮戏一般都在婚嫁、喜庆、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具有浓烈的民间习俗,壮剧行当也比较齐全,主要有生、旦、武、丑四大行当。在演出时,唱、念都用壮语,引用壮族谚语、比喻、俚语和格言,语言生动、词汇丰富,对仗工整、押韵上口,醒人耳目。有些演出剧目还是由古代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其表演的音乐风格古朴,素雅洗练,意味浓烈,感人心肺。既有源于壮族的土曲、土调、民间杂耍和民间舞蹈的继承,也有对民歌、八音、时令、小调的吸收,还有从兄弟剧种的音乐、曲牌、表演形式、技巧的引进,北路壮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剧语言特征和自身艺术多源性的特点。表演形式

北路壮戏有着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它的主要唱腔有正调、过场调,是由田林县当地民间山歌基调发展而成,其调式稳固明朗,旋律恬静优美,吸收了当地古老山歌中的成份,而又优于当地山歌,具有浓郁的壮族田园风味,唱腔上素来男女通用。在北路壮戏的主要乐器中,马骨胡琴最具特色,是壮剧艺师一种独创的伴奏乐器,“琴筒”是用马的大腿筒骨制作的,它音色高亢嘹亮,声音清脆,余韵悠远,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北路壮戏的服装,则是用土棉布为面料,用牛胶调配颜料绘制,图案多具民族风格,有狮、龙、凤、花、壮锦等,戏帽用黄牛皮雕花上色而成。北路壮戏每逢重大演出,都有一套严格的仪式,比如启动锣鼓、开台、踩台、出八仙、跳加官等,举手投足都是有讲究的,这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必须严格遵守,有着丰富的寓意。

寓教于乐

北路壮戏通过一个个故事来演戏,台上台下互动,演至欢乐处时观众都笑的合不拢嘴,到了悲情处泪如雨下,演到英雄蒙难,观众都为之宛惜,

.

真情随着剧情发展走,特别是壮剧是用当地壮语方言演出,而居住在当地的各族同胞们大都会听会讲壮语,群众听的明白,看的清楚,有些戏说的唱的都是群众身边的事,群众爱看爱听,久而久之,北路壮戏成为当地群众最喜欢的剧种。现在,北路壮戏已经把国家的惠民政策、科技致富、计划生育、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遵法守纪等方面融入戏中,群众爱看,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民族特色

北路壮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北路壮戏是伴随着民族的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大多在婚嫁喜庆期间或节日、歌圩才登台演出。北路壮剧具有浓烈的民俗韵味,多采用“乖呀咧”唱腔,“乖呀咧”即壮语“聪明”的意思,艺师们独具匠心,把壮族人民的“聪明”溶入戏曲音乐,且每句唱词都用它来开头和收尾,这是其它剧种所不具有的民族特色。北路壮剧的音乐风格古朴,洗练素雅,意味浓烈,曲调方面调式稳固明朗,旋律甜静优美,伴奏乐器马骨胡音色高亢响亮,音色清脆,余韵悠远。演出时,念、唱都用壮语,声腔全部用壮腔,成功地运用壮族的谚语、俚语、格言,修辞上以比喻为主,对仗工整,词汇丰富,语言生动,押韵自然,在戏剧民族语言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获奖

北路壮戏起源于广西田林县旧州镇,流传于广西的西林县、隆林县、田林县、乐业县、凌云县、贵州省的兴义市、册亭县,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罗平县等地,至今已有三十六声腔,上演剧目有300多个,多数为本民族创编剧目,内容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传统剧目有《十牙》、《文龙与肖尼》,《侬智高》等,一些剧目曾荣获市、区、全国奖。北路壮戏在二十世纪排演的壮剧《金花银花》、《羽人梦》、《瓦氏夫人》、《歌王》、《醉酒英雄》及近年来重新加工提高的《瓦氏夫人》等,先后获得中国戏剧界大奖,成为广西壮剧的代表性剧目。传统剧有歌颂美满姻缘的《农家宝铁》、《那妯姑娘》;有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罪恶的《文龙与肖尼》、《龙图公案》;有颂扬农民起义和民族英雄的《农智高》、《刘二打番鬼》;有反封建婚姻制度的《四姐下凡》、《血泪姻缘》;有反映人伦道德的《观音堂会母》等。以《西林教案》、《一双布鞋》、《九品官办宴》等为主要剧目的现代剧,在艺术上更是叠彩纷呈,分别在各类比赛中荣获多种奖励,其中《一双布鞋》在2000年获广西第五届剧展三等奖,2002年获中国曹禺小戏创作三等奖;《九品官办宴》在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剧目金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多个奖项。2006年,壮剧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至2009年,田林县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北路壮戏文化艺术节,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来宾的参与,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丰收。2009年,北路壮戏发源地广西田林县被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授予“中国壮剧传承研究基地”。北路壮戏是壮族文艺园地的一朵奇葩,被盛誉为“壮族文化艺术瑰宝。

前景

由于各种现代流行文化的渗透,壮族地区当代青年欣赏、传承壮剧艺术的热情逐渐消失。而随着老一代壮剧艺人的相继去世,原有的大部分业余壮剧剧团也自然消失,不仅广西武宣、象州县原有的200多个业余壮师剧团现在仅存20多个,田林原有的106个北路壮戏业余剧团也急剧减少,壮剧活动舞台逐渐缩小,面临濒危境地。由于壮剧在表演之中大部分使用壮语说唱,因此壮剧流传的地域局限在桂西的少数民族地区,而现在年轻人大都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学习,年轻人喜爱的是流行歌曲,壮剧只是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而且在桂西乡村,壮剧还在以口授声传的方式在传承着。为进一步推动北路壮戏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和发展,田林县多次举办的北路壮戏文化艺术节对持续挖掘壮戏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田林正积极投入资金积极争创“中国壮剧之乡”。

上一篇:邯郸市四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