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血流变检测报告单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4-19 11:19:47编辑:皮带君

怎样看血流变化验单

收藏推荐 血流变化验单的各项指标 血液流变学(简称血流变)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质及其变形规律的科学。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病、烧伤、休克等疾病都伴有血流变性质的改变。检查血流变再配合其它实验室检查,有利于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血液流变学最常用的几项指标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纤维蛋白原等。血液的流速与粘度呈倒数关系,粘度越大,流速越低。下面对血流变检查的几项指标的意义做一分析。 全血粘度 根据粘度与切变率的关系将液体分为两大类: ,.牛顿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粘度值为一常量,不受切变率的影响,如血浆。 2.非牛顿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粘度不是常量,随切变率不同而变化,如血液。通常包括血液在不同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一般血液的流速与粘度呈倒数关系。患有周围动脉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缺血‘}生心脏病、静脉血栓形成、先兆子痈等疾病时,血液粘度有明显的增高。 血浆粘度 血浆作为全血的介质,对全血粘度有很大影响,血浆粘度越高,全血粘度也越高。


如何看血流变化验单

血流变测量仪是一个新型检验仪器,主要测量血液的粘度情况,反映的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血流变检测两个重要指标。所有的检测指标最后都反应在化验单底部的曲线上。表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实线应该在粘度范围虚线之间。超出其上线为“全血粘度”偏高,超出其下线为“全血粘度”偏底,在上下虚线之间为正常。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全血粘度偏高,提示血液流动阻力增大,流动性差,挟氧能力减弱。红细胞的变形性差,通过细小毛细血管的能力下降。从临床角度上讲患脑梗塞的病人多为全血粘度严重增高且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的人。 一、 全血粘度 (一) 概述血液作为一种含有细胞的悬浮液系统,其流变学特性首先表现为具有一定流动性和变形性。血 液粘度为表征血液流动阻力的主要参数,血液粘度大表示流动时阻力大,即流动性差;粘度小表示流动性好。血液粘度的最大特点是,它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血液为非牛顿流体。因此,为正确反映血液的流动特性,必须选用切变率确定、连续且范围较宽的粘度计。 本测量系统报告单打印全血粘度结果有高切变率、中切变率、低切变率下的三个血液表观粘度值。 低切变率: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体越强,血液粘度越高,因此低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 高切变率:血液的非牛顿性是由于红细胞的变形和取向,换言之, 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全血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全血粘度值为全血低切粘度到高切粘度变化的一个过渡点,其流变学意义不十分明确。 (二) 临床意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是全血粘度升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而各种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妇女妊娠期则全血粘度降低。 全血粘度测定对鉴别诊断尚有一定意义,如中风患者中缺血性中风70%~80%全血粘度增高,而出血性中风则不增高或降低。 二、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不论高或低切变率范围总是一个常数,是一种牛顿型粘度。血浆粘度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增高,并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纤维蛋白浓度。 三、 细胞压积 (一) 概述红细胞压积有称红细胞比积,即为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总体体积除以血液体积,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血液粘度增加。 (二)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加,常导致全血粘度增加,呈现血液高粘滞综合症。红细胞压积降低,血液流动性增加,因此在用血液换出稀释疗法治疗脑梗塞时,(急性心肌梗塞时,红细胞压积是一个重要指标)即使红细胞比积降低到30%~35%左右,认为在这个压积下血液粘度显著下降,血液流动性增加,以此改善脏器供血。


血流变化验单怎么看

问题一:如何看血流变化验单 还算正常 但也要注意饮食了 不然就会患上慢性血球病 要多吃蔬菜哦!!!!!
请参考

问题二:血流变检验报告单 个人建议还是要去看医生的,毕竟网上的人不能给到你很专业的回答,还有,毕竟没有患者最全面的资料嘛,建议楼主还是去找专业医生好,不要随便听信网上的人说...毕竟不用负责任
个人是营养师,你奶奶今年67,属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胃肠扩张和蠕动功能能力减弱,容易腹胀便秘,而且肝功能下降(不宜乱吃药)
下面推荐几样食物给你:
抗氧化:打算,酸枣,核桃,枸杞,山楂,花粉,蜂蜜,胡萝卜,洋葱等,个人推荐山楂,对心脏功能和血脂都好(化验单上你外婆的甘油三酯偏高哦)
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清淡,蛋白质应该选取优质蛋白,例如:鱼,瘦肉,大豆蛋白,奶等
老年人的代谢少,应该要比年轻时吃的要少,最好少食多餐,不过尽量还是要和家里人吃,老人家大多孤独...
老人家对缺水不敏感,所以要常喝水,有规律地喝水
从膳食指南中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多做户外运动,维持身体健康,体重
饮食多样化
粗粮和细粮搭配
每天使用奶和奶制品
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适量食用动物性食物
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
饮食清淡,少盐(对于心血管很重要)
我给我奶奶的饮食建议是早餐可以吃大豆粥,豆类和谷类是很好的搭配对象,鱼可以放在晚餐吃,因为鱼比较好消化,多吃深海鱼,适量吃鸡蛋和动物内脏
祝你外婆身体健康
对哦对哦...老年妇女应该多吃大豆,因为大豆中有大豆异黄酮,是不错的物质,详细的我就不说了,这和调节内分泌有关哦...不过这东西不能乱补,乱补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最好就是食疗
以上手打- -不是复制的~求采纳~~~
顺便卖个广告~我的微博是t.qq/Zoe_Hsu
我是新出炉的营养师,很开心能为大家服务哦-3-~~
如果想要详细地帮你奶奶配餐,可以联系我哦- -
Q669732225

问题三:血流变应该在血后多长时间送化验室化验 可以在常温放多长时间才不至于凝 应尽快检测,不可以超过半天

问题四:血流变检查结果请帮我分析一下! 是高血脂症并血沉增高,易引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冠心病等,情况不是很好,必须及时治疗,关键是要控制血脂,除了矗物外,可服用阿伐他丁胶囊。


血流变检验报告单

个人建议还是要去看医生的,毕竟网上的人不能给到你很专业的回答,还有,毕竟没有患者最全面的资料嘛,建议楼主还是去找专业医生好,不要随便听信网上的人说...毕竟不用负责任个人是营养师,你奶奶今年67,属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胃肠扩张和蠕动功能能力减弱,容易腹胀便秘,而且肝功能下降(不宜乱吃药)下面推荐几样食物给你:抗氧化:打算,酸枣,核桃,枸杞,山楂,花粉,蜂蜜,胡萝卜,洋葱等,个人推荐山楂,对心脏功能和血脂都好(化验单上你外婆的甘油三酯偏高哦)老年人的饮食应该清淡,蛋白质应该选取优质蛋白,例如:鱼,瘦肉,大豆蛋白,奶等老年人的代谢少,应该要比年轻时吃的要少,最好少食多餐,不过尽量还是要和家里人吃,老人家大多孤独...老人家对缺水不敏感,所以要常喝水,有规律地喝水从膳食指南中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多做户外运动,维持身体健康,体重饮食多样化粗粮和细粮搭配每天使用奶和奶制品常吃大豆及其制品适量食用动物性食物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饮食清淡,少盐(对于心血管很重要)我给我奶奶的饮食建议是早餐可以吃大豆粥,豆类和谷类是很好的搭配对象,鱼可以放在晚餐吃,因为鱼比较好消化,多吃深海鱼,适量吃鸡蛋和动物内脏祝你外婆身体健康对哦对哦...老年妇女应该多吃大豆,因为大豆中有大豆异黄酮,是不错的物质,详细的我就不说了,这和调节内分泌有关哦...不过这东西不能乱补,乱补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最好就是食疗以上手打- -不是复制的~求采纳~~~顺便卖个广告~我的微博是http://t.qq.com/Zoe_Hsu我是新出炉的营养师,很开心能为大家服务哦-3-~~如果想要详细地帮你奶奶配餐,可以联系我哦- -Q669732225

血流变检查全血黏度压积全血高切先对指数血胆固醇甘油三酯高是什么病啊

富贵病,很可能是高血压、高血脂。应当注意饮食,尽量清淡,少食油腻,多运动,胆固醇甘油三酯如果过高,可以适量服用降脂药物。此类疾病不容小觑,严重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血流变的临床意义
一.说明:
1、血液流变学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医学技术,其中一些资料尚未齐全,有待补足。
2、血液流变学测定的方法是一种物理学方法,其中一些参数可能会与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参数有出入,检查流变学时以流变学的测定结果为准。
3、在测定流变学时最好加做血脂(主要是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因这两项对流变学影响很大。
4、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 一)、 血管性疾病
1 高血压
2 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 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二 )、代谢性疾病
1 糖尿病
2 高脂蛋白血症
3 高纤维蛋白血症
4 高球蛋白血症
(三) 、血液病
1 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 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 白血病
4 多发性骨髓瘤
(四)、 其他
1 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2 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6pJv
二、测定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用肝素钠抗疑管采血,标本量不得低于4毫升。
三、临床意义:

1,全血粘度:G
在低切变率时,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越强,血液粘度越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高 切变率下可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 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中切粘度值为低切到高切粘 度变化的 过渡点,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 全血粘度测定对判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真性红细胞 增多症、肺 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 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使全血粘度升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 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 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镰状红细胞病、球形红细胞病症、酸中毒、缺氧等使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全血粘度升高。而 各种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妇女妊娠期则全血粘度降低。
什么是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
当切变率在200/s时的全血粘度为高切粘度:当切变率在30/s时的全血粘度称中切 粘度: 当切变率在3/s时的全血粘度称低切粘度。
2,血浆粘度C
血浆粘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常数,是 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粘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蛋 白,尤其是纤维蛋白浓度。
测定血浆粘度什么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肿瘤、风湿、结核、感染、放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也可见于 高热、大
量出汗、腹泻、烧伤、糖尿病、高脂血症、部分尿毒症。
降低:过量补液,肝、肾、心脏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浮肿,肾病,长期营养不良均可 降低。
3,全血还原粘度W
在血流变学中,还原粘度是一个标准化指标,指全血粘度与血细胞容积浓度之比含意是当细胞容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这样使 血液粘度都校正到相同血细胞容积浓度的基础上,以利于比较。
4,全血流阻Y >K2l
流阻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阻力。流阻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粘度因素,即流经圆管中液体 自身的粘度,粘度增大流阻增大,流阻与粘度成正比。二是几何因素,由于血管半径可变,血管的 流阻就随着血管两端压强差的增减而变化,压强差增大时,流阻减小,流量增大。`
5, 红细胞压积(HCT)
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积,即为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总体积除以血液体积。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血液粘度增加。
6, 红细胞电泳时间
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又一参数,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电泳时在电场作用下总是向正极移动,移动速度与其表面所带的负电荷密度成正比.当表面负电荷减少时,红细胞间静电排斥力减少, 红细胞电泳时间增长,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反之则降低。
7,血沉
即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下沉的速度。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红细胞比积有关。
在血液流变学测定中常作为红细胞聚集、红细胞表面电荷、红细胞电泳的通用指标。因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测定血沉方程K值更有价值。-w
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热、严重贫血、白血病、 肿瘤、甲亢、肾炎、全身和局部性感染。心肌梗塞时常于发病后三到四天血沉增快,并持续一到三周;心绞痛时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结果加以鉴别。
8,血沉方程K值
计算血沉方程K值的目的是排除红细胞压积干扰的影响,客观地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K值的T|N2\"
计算公式如下: K=ESR/-[1-H+InA]s
式中: ESR为血沉;H为压积,计算时化为小数(例如:H为40%时可化为0.40): 1一H为血浆的比值: In指 以e为底数的自然对数(即Ig2.71828)。
9,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是两种液体粘度的比值。血液的相对粘度是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的比值。?
10,红细胞刚性指数(IK).
血液在高切变率下的粘度低于中切变率下的粘度,这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并非刚性粘子,它在高切变率下沿剪切力的方向运动,并发生变形。这使得流动阻力就小,表现为粘度的下降,因此,在特定的高切变率下测定血液的粘度,可以度量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红细胞刚性指数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有关。
11,红细胞变形指数(TK)
正常红细胞由于形状、细胞膜及细胞内容物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红细胞很容易变 形。红细胞的可变形性决定了血液的流动性,对红细胞寿命以及微循环有效灌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测量公式是:
公式中: ηγ为相对粘度;H为红细胞压积;
TK值可用来估计红细胞硬度,TK值大,红细胞硬化程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
12, 红细胞内粘度
红细胞的内粘度系指红细胞内含物成分或内含物作为一种高分子胶体溶液所显示的粘度。内粘度的高低与血红蛋白含量有重要关系。红细胞内粘度增高时,其变形能力减弱。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增加时内粘度呈指数增加,所以,内粘度在红细胞变形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红细胞内ATP(三磷酸腺苷)含量的多与少直接影响细胞的变形性,ATP含量降低时,变形性也降低。
13,卡森粘度
卡森粘度与全血粘度是相对应的。卡森粘度是全血表观粘度降低的极限值。随着剪切率的增加,红细胞缗钱状聚集逐渐瓦解直至完全分散.血液表观粘度降低,剪切率继续增大,细胞可被拉长,顺着流线运动,血液粘度进一步降低,但降低不是无止境的,达到一个极限值就不再降低了,这个表观粘度的极限值或最低值,就是卡森粘度。
14,卡森屈服应力
对于人体全血而言,只有施加于血液的切应力达到一定值时,才能消除其内部对抗,并开始流动。此切应力临界值Iy称为屈服应力,也称卡森应力.血液流动时,其内部切应力低于Iy时,血液就如固体;只会变形而不能流动。
15,红细胞聚集指数
静止血液中由于血浆大分子的桥联作用,使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甚至连接成三维空间的网状结构。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血浆中纤 雄蛋白原和球蛋白浓度增加,红细胞聚集体增多,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血液流动性减弱,使微循环血液量灌注不足,导致组织或器官缺血、缺氧。聚集指数是由低切粘度比高切粘度计算而来,聚集指数的代表符号是RE。
RE=低切粘度/高切粘度
它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及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增高表示聚集性增强。D
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下述疾病状态,如异常蛋白症、感染性胶原病、恶性肿瘤、合并微血管障碍、糖尿病、心肌梗塞、外伤、手术及烧伤等所致组织溃疡都会发生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在小静脉或小动脉中也可发现血管内红细胞聚集。然而,对于健康人的小动脉,则不会发生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小动脉血管内红细胞聚集会引起血流障碍、组织供氧障碍、血管内皮细胞的低氧障碍等。
16,纤维蛋白原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增多。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痛,脑卒中、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结核、风湿病、肾脏病及肝脏病、感染及放射性疾病
(2)纤维蛋白原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纤溶酶所致严重肝病及肝硬化、肝坏死等。
(3)血液流变学认识
①对血浆粘度的影响: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能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影响血液流动.使血浆流速变低、粘度增高,这种由于高分子链状化合物在血浆中形成网状结构而构成的血浆粘度称为“结构粘度”。一般血浆粘度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成正比相关。但这并不是说凡是纤维蛋白原增高的病例血浆粘度都一定增高,虽然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能提高血浆粘度,但并不一定与血浆粘度同步。因为构成血浆粘度的高分了化合物并非纤维蛋白原一种,还有其它原因的影响:血清粘度低于正常,二者粘度差别由纤维蛋白原引起。
②对全血粘度的影响:纤维蛋白原增多时,特别是其活性增强时,能直接提高血浆粘度,而血浆粘度增高又直接影响到全血粘度。另外,纤维蛋白原的高分子链状结构可使红细胞发生缗钱状聚集,从而也使血粘度升高,这些作用都在低切变范围内较明显。
③对血栓形成的影响:血液能在人体内正常流动,其中原因之一是同时存在着凝血因素和抗凝血因素,只有这两种因素保持动态下衡时,才使得血液流动不会发生异常。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无论是体内血栓形成还是人为模拟的体外血栓形成,都离不开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④与高粘滞血疗的关系:确定高粘滞血症时是以血粘度增高为准则,而粘度则是各种粘滞因子的综合。
⑤与中风预报结果的关系:纤维蛋白原含量,随着中风预报结果异常程度的加重有所增高。 中风预报和JB检测值]
JB检测值为一综合分析结果,超过100分报警,越低越好。所谓预报就是对多项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综合分析,它既无特异性,又无必然性,缺血性脑中风常呈高粘状态,和其它许多疾病存在广泛交*。 因此为慎重起见,许多医疗单位只将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回报,而不作预报回报。
18,高粘血症诊断标准}
对于高粘血症目的还难以确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建议按以下几点确立珍断标准:
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有一项增高即叫可诊断。aF]!.
②高粘血症程度的轻重,以超出上限值的标准差数将高粘血症分为以下3度:
轻度:上限+<2SD;
中度:上限+<4SD;
重度:上限+>4SD。
高粘血症:通过各型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含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指标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高凝血症:通过各型凝血仪测定血液凝血各项指标,最少两项高于正常参考范围。
高脂血症:通过各种方法测定血液胆固醇,甘油三脂,高、低密度脂蛋白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
高粘、高凝、高脂血症的诊断一定要密切结合临床,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
《中华医疗器械工作站》 -- http://www.1673.net/
血液高粘滞综合症:
1.定义:
由某种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所造成,即血浆粘度升高,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升高等。 可能伴有全血粘度升高,但不一定。血液高粘滞性的决定性套作用表现在微循环方面, 血细胞刚性增加、微血栓与微栓子的形成或其他凝血产物的出观所造成影响均通过逆转现象而扩大。
2.分类:(五个亚型)
高浓稠型、高粘滞型、高凝固型、红细胞聚集型、红细胞刚性升高型。
3.分型诊断
(1)高浓稠型:Hct增高。
(2)高粘滞型: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增高,全血还原粘度增高、纤维蛋原含量增高、Hct增高。
(3)红细胞聚集型:红细胞沉降率变快,血沉方程K值增高,红细胞电泳变慢。
(4)红细胞刚性升高型: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TK值增高、变形。
(5)高凝固型: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小板粘附率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体外血栓形成三指标增高。
4.说明:各项指标根据相互关系,在各型血症中可兼项,可同时存在一个或多个血症。

全血粘度:

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 积降低最明显,它预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其中 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全血粘度的报告方式一般包括高、中、低切变率下的粘度。血液在血管内作稳态流动时分为许多液层,每层流速不同,愈靠近血管中心部 分,流速愈快,距血管中心愈远,流速愈慢。在管壁处 ,液层附着在管壁上,流速为零。血液的这种流动性质称为层流。在血液层流中相对移动的各层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层 面的切线,流动时血液的变形正是这种力所引起的,因此叫做切变力(又叫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切变力叫做切应变力,又称切应力。 在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流速不同,两层间速度差叫速度梯度,又称切变速度,简称切变率(单位:秒 -1,即s-1),并分为高切变率(范围100~200s-1),中切变率(50~60s-1)和低切变率(1~20s-1)。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内磨擦或流动阻力的指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血液粘度也有一定波动范围。


【正常参考值】:全血粘度(高切) 4.44~~4.9 mpa.s

全血粘度(中切) 5.45~~6.35mpa.s

全血粘度(低切) 8.23~~9.57mpa.s

临床意义:

增高: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全血粘度增高常见 原因:

1.血浆蛋白异常: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 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

2.红细胞数量增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 液粘度的增高。

3.红细胞质异常: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 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 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4.其他疾病:如雷诺征、高脂血症、肿瘤等。

降低:从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低血粘度两大类。

1.病理性低血粘度: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 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 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 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生理性低血粘综合征: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生理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 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

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主要是血浆的蛋白成分所形成,血浆蛋白对血浆粘度的影响决定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其中以结构不对称并形成网状结构能力大 的纤维蛋白原对血浆粘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球蛋白分子,还有脂类等。

【正常参考值】 1.59—1.61 mpa.s

其增高最典型疾病有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球蛋白增多症、高血压等。而在测出血浆粘度高的同时,测定血浆中的各 种化学成分,又可从血浆粘度增高中进一步区分出巨球蛋白增多型(以巨球蛋白 IgM增多为特征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以及球蛋白IgG或IgA增多的多发性骨髓瘤等);纤维蛋白原增多型(如中风、心肌梗塞 、糖尿病等);血脂增多型(如高血脂等);球蛋白增多型(慢性肝炎、肝硬化、肺心病等)以及核酸增多型(急性白血病等)

全血还原粘度

在血液粘度检测中 ,初直接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外,又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因为血液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影响,红细胞是影响全血粘度最主要的因素 ,在各种剪切率下,全血粘度随HCT(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剪切率下全血表观粘度随HCT的增高,呈指数增高,在同 一压积时,其表观粘度随剪切率增大而降低。为了消除HCT的影响,便于比较不同血样的粘度,既引入了全血还原粘度(RV)的概念 。全血还原粘度是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也称单位压积粘度,或定义为单位红细胞压积对全血相对粘度的贡献。这样使血液 粘度都校正到单位HCT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说明由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的变化(而不是由于红细胞数目的变化)对于血液粘度影响的 大小。

临床意义:

1 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增高,说明血液粘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 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2 若全血粘度高全血还原粘度正常,说明HCT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RBC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

3 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说明HCT低(血液稀)但RBC自身的流边性质异常(对粘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粘度还是高,也有参考意义。

4 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正常,说明血液粘度正常。


红细胞压积(HCT)测定

红细胞在整个血液中所占的容积,反映红细胞的浓度。血液粘度依赖于红细胞压积,是红细胞压积的函数。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高 而增高。而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又随剪切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剪切率越低,血液粘度随着压积增高而增高。红细胞主要的功 能是运输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因此,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不仅影响血液粘度和流量。而且亦影响氧气的运输量,在给定的血流速度下,红 细胞压积增高导致红细胞的氧运输量的增加,则有利于组织和器官的供氧,但是,红细胞压积的增高同时又要引起血液粘度的增高,在灌 注压不变的情况下,血液粘度的增高又要导致血流量的减少。而血流量的减少最终又导致氧的运输量减少。这两个因素的最适宜配合应该 使得压积和粘度的比值为最大值,这时的红细胞压积实际上就是使氧气运输为最高的压积值,它一般低与正常压积值。例如,人的正常红 细胞压积为 0.40L/L(40g),而氧气运输量的最饰压积值则一般为0.30L/L(30g)。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血液稀释疗法就是根据 血液液变学的这一原理。因此,测定血液粘度时必须同时测定红细胞压积。

正常参考范围:(温氏法)男:0.40—0.54 女:0.37—0.47

临床意义:

1 增高:临床实践证实,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 先心病 、高山病 、烧伤 、脱水等疾病患者均有HCT增高。HCT值能反映病情的程度,可作为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有地区差异性,如高山地区健康人 的HCT比平原地区高。降低: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硬化腹水、失血性贫血等疾病,另外,妇女妊娠,月经期也有所下 降。

2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1)HCT是影响全血粘度的决定因素之一,HCT增高常导致全血粘度增高,影响心、脑血流量及微循环灌注。由于HCT增高而导致 全血粘度增高,常表现为高粘滞综合症(即高浓稠血症和高粘血症),血液淤滞,出现微循环障碍时必须及时纠正,以免引发血栓严重后 果,现有很多资料表明高压积与血管阻塞密切相关高压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预测上有一定的意义。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HCT的关系:有人统计HCT在.036--.048时,脑梗塞发病率为18.3%,HCT在0.46— 0.50时,其发病率为43.6%,而HCT在0.51以上者脑梗塞的发生率增加到63.6%,所以随着HCT的增高,脑梗塞的 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在患严重脑动脉硬化症又有HCT增高的患者其脑梗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轻微脑动脉硬化的患者,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尤其对老年人老说,确定最适的HCT并注意维持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认为,78岁以下的老人,适宜HCT在.041—0.45, 78岁以上的老人,最适宜的HCT在0.36--.040,当老年人因年龄增加发生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狭窄,弹性减低,于血压 下降时,可随迅速减少的血流量而引发脑缺血,因此,此类老年患者的HCT应保持在0.30左右,在血压波动较大时,尤其应警惕脑 血管损伤的发生。

3)HCT与血流量的关系:HCT增高可使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所以HCT的变化岁脑血流量有影响 ,即高HCT上四,血液粘度增加,脑血流量降低。

4)影响血液触变性:在全血的测试中会发现其粘度值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这一特性称为血流触变性。因为血液在静止时红细胞 易呈缗钱状聚集在一起,因此,测试一开始粘度值较高,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因红细胞由聚集状态逐渐变成分散状态,粘度也就逐渐减低 ,红细胞压积越高,粘度降低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

红细胞沉降率(ESR)

正常参考范围:男:0—15mm/h 女:0—20mm/h


血常规报告

这要看几个指标,血常规报告单通常着重看几个指标,如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在4000-10000/UL,低于4000/UL常见于病毒感染,高于10000/UL通常考虑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0000/UL时,通常考虑有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通常联合起来,主要看患者是否有贫血,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时,通常考虑有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需要输血治疗。血小板计数正常人在100000-300000/UL,低100000被认为血小板减少,低于20000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多器官的出血,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治疗,临床上超过450000/UL时,通常认为血小板增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摘要】
血常规报告【提问】
这要看几个指标,血常规报告单通常着重看几个指标,如白细胞计数正常人在4000-10000/UL,低于4000/UL常见于病毒感染,高于10000/UL通常考虑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当白细胞计数超过50000/UL时,通常考虑有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压积这三个指标通常联合起来,主要看患者是否有贫血,当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时,通常考虑有贫血,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需要输血治疗。血小板计数正常人在100000-300000/UL,低100000被认为血小板减少,低于20000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以及多器官的出血,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治疗,临床上超过450000/UL时,通常认为血小板增多,需要进一步明确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可进行血小板功能测定以及骨髓穿刺等检查。【回答】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

  血 常规检查 是指测定末梢 血液 中血细胞的总称,它包括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等项目。你知道 血常规 化验单怎么看吗?下面,我来为你介绍血常规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男4.0-5.50×10^12/L,女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男: 40-50%,女:36-45%,新生儿:36-50%。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男:80-100FL,女:80-100 FL,新生儿:97-109 FL。   4、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   男:10-16%,女:10-16% 新生儿:10-18%。   5、 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   男:120-160 g/L,女110-150 g/L,新生儿 170-200 g/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男:26-38 pg,女26-38 pg,新生儿26-38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男:300-360 g/L,女300-360 g/L,新生儿300-360 g/L。   8、 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   男:4-10×10^9/L,女: 4-10×10^9/L,新生儿1.5-2.0×10^9/L。   9、 单核细胞计数(MONO) (单位:10^9/L)   男:0.3-0.8×10^9/L,女:0.3-0.8×10^9/L,新生儿0.3-0.8×10^9/L。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 (单位:%)   男:3-10%,女:3-10%,新生儿3-10%。   11、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单位:10^9/L)   男:2.0-7.5×10^9/L,女:2.0-7.5×10^9/L,新生儿2.0-7.5×10^9/L。   12、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单位:%)   男:50-70%,女:50-70%,新生儿50-70%。   13、 淋巴细胞计数(LY) (单位: 10^9/L)   男:0.8-4.0×10^9/L,女:0.8-4.0×10^9/L,新生儿0.8-4.0×10^9/L。   14、淋巴细胞比值(LY%)(单位:%)   男:17-50%,女:17-50%,新生儿17-50%。   15、血小板计数(PLT) (单位:10^9/L)   男:100-300×10^9/L,女:100-300×10^9/L,新生儿100-300×10^9/L。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单位:%)   男:10-18%,女:10-18%,新生儿10-18%。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单位:fL)   男:7-13 fL,女:7-13 fL,新生儿7-13 fL。   18、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 (单位:%)   男:10-50%,女:10-50%,新生儿10-50%。   19、血小板压积(PCT)   男:0.10-0.35%,女:0.10-0.35%,新生儿0.10-0.35%。   无论在哪个医院做化验,化验单上都会标明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及所测得的你的结果值,并且会对照参考值标注过高(↑)和过低(↓)的箭头,一般人一看就能明了。   血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 血常规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血常规检查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1) 红细胞计数(RBC) (单位:10^12/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 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 烧伤 ,休克等;小于正常值, 贫血 ,出血。   (2) 红细胞压积(HCT) (单位:%)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补液的参考值;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3)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fL)   大于正常值, 营养 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酒精性 肝硬化 、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 溶血 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正常值,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全身性溶血性贫血。   (4)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单位:%)   大于正常值,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贫血的分类;小于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红细胞更整齐,临床意义不大。   (5) 血红蛋白浓度(HGB) (单位:g/L) :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6)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单位:pg)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g/L)   大于正常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小于正常值,贫血,出血。   (8) 白细胞计数(WBC) (单位:10^9/L)   大于正常值,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 白血病 等。其减少常见于 流感 、麻疹等病毒性 传染 病及严重 败血症 、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小于正常值,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 化学 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猜你喜欢: 1. 肝功能检查结果对照表 2. 怎么看尿常规化验单 3. 什么是体检 体检的项目 4. 尿常规检查注意什么

血流变检测报告是否正常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14~20女:12~21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电泳时间(S)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10~13女:9~13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
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正常情况:男:0~21mm/h女:0~38mm/h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男:0.42~0.47女:0.39~0.40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
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减少: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
红细胞变形能力
正常情况:男:3.9~5.0女:3.0~4.2
降低提示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正常情况:男:7.16女:7.14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性性越小,是高于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分析一下血流变测量报告单

首先纠正一下,您的这个不是血流变测量报告,而是血脂分析报告。
这个报告还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α。但是从你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甘油三脂稍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和载脂蛋白A1
都偏低,这说明患者血脂代谢可能出现异常,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但是,这些也不是绝对的,血脂化验结果的高低和您的最近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请您在十五天内保持正常的饮食,避免喝酒(包括含酒精饮料),并要求在化验前三天别吃肉类食物,空腹抽血化验。如果化验结果还是和上次一样,这就需要引起你的重视了,请拿着两次化验结果到当地正规医院给内科医生看,需要药物干预调整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急需解答一下这份血流变测试报告单,谢谢~~

哦虽然全血粘度低切第一个(你这里前面4项是不同切变率下的血粘度)有比参考值高,但是你还要知道血粘度其实和红细胞压积最有关系,所谓红细胞压积,就是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的比例,如果高一点,那么也就是血液比较浓缩了,那么自然也就血粘度高了。这你想一个房间里人多了不拥挤了吗
但是你看后面有一个还原粘度,这个就是扣去了红细胞压积以后的,那你不高的,所以也就不考虑了。事实上,你想你早晨空腹抽血,一整晚上只有水分从皮肤呼吸道丢失,还有上厕所,那么水分丢失量比较大,那么长时间你没有补充,早晨为了抽血,你也不大会喝水,那么血液浓缩了,事实上你红细胞压积也在正常高值,所以这是你血液浓缩的缘故。
还有以后不要做这个了,这个是捣浆糊的检查,中国人很多都是捣浆糊的,医院里也不少,特别是基层医院,他也开不出什么化验,那钱还是要赚的,所以 就弄这么个来糊弄,糊弄完了,根据这个说你血粘度高了开一大堆药,事实上,这个东西真的没有大意义,越小医院越喜欢,中国特色的越喜欢瞎鼓捣,外国人哪有折腾这个的。

最后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了,这个倒是要注意的,第一个,你摄入量必须减少每天不能超过300毫克,而一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大约250毫克,自己看吧,不可能别就吃青菜豆腐的吧,那样倒好了。

还有胆固醇相对说来和饮食关系比较小,60%是自己合成的,但是你饮食还是要控制的,那还有40%的呢,另外如果高热量高脂肪的话,那么胆固醇自身合成也增加,所以饮食控制还是必要的。


如何看血流变检测报告单

  血液流变学是通过八项指标来反映出血液的浓稠性,粘滞性,血浆粘滞性,血细胞聚集性和血细胞的凝固性。它们既是独立的指标,又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怎样来看一张血流变学检查报告单的结果呢?下面叙述一下各指标的原理和意义。
  (1)反映血液浓稠性红细胞压积:它反映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间的比例。
  意义:红细胞压积增高,则表示血液浓而粘,除脑血管病外还见于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降低,则表示血液较薄,全血粘度也相应下降,意味着机体有失血或贫血。
  (2)反映血液粘滞性、粘度是流动性的倒数,即粘度愈大,流动性愈差;粘度愈小,流动性愈好。
  全血粘度:全血粘度受红细胞压积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来说红细胞压积高的,全血粘度高。
  意义:全血粘度增高提示血细胞压积或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或弹性差,血管壁硬化毛糙。它的增高常见于下列疾病,如脑血管病、红细胞增多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脉管炎、肺心病、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链状血红蛋白症、白血病等。
  血浆粘度反映体内生物大分子(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血脂)对血细胞粘度的影响。
  意义:增高,除脑血管病外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白血病。其他意义同全血粘度。
  (3)反映血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电泳时间:时间愈短、则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多,红细胞间愈处于分散,聚集性减少;反之,若时间愈长,反映其表面电荷愈少,则红细胞愈趋向聚集,使红细胞之间互成串状、堆状、使全血粘度增大。
  意义:电泳时间延长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髓病、红斑狼疮、高脂血症等。
  血沉:与血浆比重,粘度,红细胞间聚集力有关。

  血沉方程K值:因血沉受到血球压积的依赖性较大,血球压积高者,血沉多正常,血球压积低者,多为血沉快。故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排除血球压积影响的血沉K值。
  (4)血液凝固性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浆粘度增加,呈正比关系。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聚合成纤维蛋白聚合物,在纤维蛋白内部之间有“搭桥”现象。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血流变检测报告单

病情分析:
检查结果为血液高黏稠度伴有高血脂。
指导意见:
上述结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该给予重视,要采取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饮食总量(即少吃),坚持有效运动锻炼每天1小时以上,通过上述措施消除肥胖或超重、降低血脂,坚持每天睡前和起床后喝300-500ml温开水,以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要戒烟酒,防止血管上述,坚持上述措施是可以避免心脑血管病发生的。


上一篇:seseaa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