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美国小说根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4-16 15:55:36编辑:皮带君

文学的根作者

《文学的根》作者是韩少功。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湖南澧县,著名作家,曾获2007年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等。作品分别以十多种外国文字共三十多种在境外出版,另有译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著)、《惶然录》(佩索阿著)等数种出版。2019年9月23日,韩少功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8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修改过程》。2021年10月,出版全新散文集《人生忽然》。人物评价孟繁华认为:“韩少功站立在海南边地,以散论作为鞭子无情地抽打了那些垂死的灵魂,同张承志们一起不时地刮起思想的风暴,洗涤文坛的空前污浊,从而使他们这类作品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冲击力”。吴亮认为:“韩少功近期的小说在当代是独步的,它的价值不用等到将来的追认。在两个世纪行将交替之际,韩少功的小说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代的思想困境,它是前后无援的”。陈晓明认为:“韩少功是唯一可以从寻根的布景中剥离出来的寻根派作家,韩少功的写作,他的那些作品文本,并不仅仅属于‘寻根文学’。这个人从偏远的湘西走出来,他本身是一个纯粹的当代文学史事实,一份新时期的历史清单,一部打开又合上的新时期文学史大纲”。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韩少功

根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介绍根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1、《根》的作者

亚历克斯·哈利(Alex·Haley):美国黑人作家,1921年8月11日生于纽约州的伊萨卡,1939-1959年在海岸警卫队服役,其间当过记者。1965年与人合写了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传记。在要找出黑人传统的欲望驱使下,他对冈比亚有关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自己家族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他被作为奴隶于1767年运到安纳波利斯。哈利以大量史实为基础,增补一些细节,于1976年写出了长篇家史小说《根》。该书获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全国。1992年2月10日逝世于西雅图。

2、《根》的简介

1976年, 亚历克斯·哈利,根据自己追寻的家族史,确定了他的祖先是来自冈比亚的 昆塔·肯特,由此他完成这部备受关注的小说《根·一个美国家庭的历史》(Roots :The Saga of an American Family)。这部有根有据的家谱是哈利根据他 外祖母叙述的家史写成的,讲了7代人的故事,从他的非洲祖先被奴役一直讲到他自己的身世调查。这部书虽然有些粗糙,但有力揭示了时代间及种族间的关系。《根》先后被以37种文字出版,哈利也因这部书获得了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同一年,《根》还被排成电视剧,引起收视高潮。


根的作者及作品简介

  1、《根》的作者

  亚历克斯·哈利(Alex·Haley):美国黑人作家,1921年8月11日生于纽约州的伊萨卡,1939-1959年在海岸警卫队服役,其间当过记者。1965年与人合写了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传记。在要找出黑人传统的欲望驱使下,他对冈比亚有关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自己家族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他被作为奴隶于1767年运到安纳波利斯。哈利以大量史实为基础,增补一些细节,于1976年写出了长篇家史小说《根》。该书获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全国。1992年2月10日逝世于西雅图。

  2、《根》的简介

  1976年, 亚历克斯·哈利,根据自己追寻的家族史,确定了他的祖先是来自冈比亚的 昆塔·肯特,由此他完成这部备受关注的小说《根·一个美国家庭的历史》(Roots :The Saga of an American Family)。这部有根有据的家谱是哈利根据他 外祖母叙述的家史写成的,讲了7代人的故事,从他的非洲祖先被奴役一直讲到他自己的身世调查。这部书虽然有些粗糙,但有力揭示了时代间及种族间的关系。《根》先后被以37种文字出版,哈利也因这部书获得了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同一年,《根》还被排成电视剧,引起收视高潮。


《根》的介绍

二十年前,当《根》风靡美国的时候,它是被列在“非小说类畅销书”中的。 1977年4月,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把历史特等奖授予了《根》,以表彰这部“非 虚构的历史作品”。 但是它二十年来在全世界的流传表明,读者们通常并不是把 《根》当作一般意义的历史来阅读,他们更多的是沉浸在对《根》所描述的家族命 运的关切之中,为它深刻的主题、活生生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所打动。 《根》更应 该是一部文学作品,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 虽然作者信誓旦旦地说他怎样在尘封 的故纸堆中寻找历史的线索、书中的人物怎样是他的爷娘祖奶奶,这些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的历史真实性是融合在它的艺术价值之中的。 因此《根》应该进入世界文学名著的行列。 强调《根》是文学作品,并不意味我们贬低它的历史含量和认识价值,恰恰相 反,形象大于思想,正是它的艺术再现,使读者们更深刻地认识了美国黑人乃至美 国的一段历史。 回顾美国文学,以最敏感的黑人问题为题材的作品已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 据说其中是《汤姆大伯的小屋》、《飘》和《根》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 其实, 前两部作品还不能和《根》相比,完全以黑人的生活为主要情节且以黑人为主人公 的作品,《根》是有开创意义的。 尤其它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头道来”,从 “根”挖起,以一代一代黑人的命运,以他们的苦难和追求,雄辩地展示了主题, 赋予了《根》以史诗的光辉。 《根》挖掘了一条美国黑人之根。 这条根开始在1750年早春,西非冈比亚河上 的嘉福村。 这是作者所称由他上推七代的祖先降生之地,这条根也是所有美国黑人 之根的代表和象征。 请看康达·金特从出世到被白人奴贩即“土霸”掳掠去之前, 那一段非洲部落的生活是多么淳朴和谐。 那播种和丰收季节的歌舞与祈祷、篝火前 的长老议事会、森林中的男子成年典礼……这一切都显示着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是优雅自如的,是和谐的;而那晨雾荡漾的肯必·波隆河上,独木舟划破了平静的 水面,惊醒了狒狒,惊散了野猪,林间百鸟鸣啭,河上苍鹭齐飞……这又是一个多 么和谐的自然环境!人们常说应该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来检测一 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应该看到,康达·金特的民族决不是野蛮的。 野蛮的是把他们 当猎物掳掠去的白人“土霸”。 这个后来成为美国黑人的家族的苦难史就是从康达 ·金特被捕捉开始的,他们的非洲之根就从此处断了。 曾有人批评《根》所描绘的非洲生活情景过于理想化和浪漫化了,不够真实。 这样的指摘其实还是一个历史小说中“历史”和“小说”之间关系的老问题。 《根》 不是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考察报告,它的细节应该服从它的主题和更深刻的历史 真实。 当第一代黑奴在遥远的异乡受尽 *** 又孤苦无告时,那只能在梦中相见的故 土自然也就显得和天堂一样美好。 作者所写的是一个民族的象征的历史,那非洲的 根已被注入了深层的含义,是终极追求的代称。 尽管已经有很多作品记录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苦难,但读一读《根》仍然会使 我们的心为他们的苦难而震颤。 从越洋运奴船上那些“土霸”们种种令人发指的暴 行,到美国南方种植园里无穷无尽的苦役,黑人们是生活在血泪之中。 读者不会忘 记这样一个情节:在黑奴拍卖台上,一位黑人母亲当众摔死了自己亲生的婴儿,为 的是“你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休想再做到我孩子身上”。 白人们对她做了什么?不 必细说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位母亲所蒙受的必然比死亡还要惨烈可怕,以致他不惜摧 毁女儿刚刚获得的生命,免得她再经历母亲的苦难。 然而《根》更突出了美国黑人 精神上所受的虐待,那种失去了人的尊严而给心灵带来的痛苦。 书中反复地指出: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从哪儿来的;而“土霸”们最恶毒之处 就是不让黑人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俗,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根”。 因此,黑 人们无法真正得到解放。 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为白人工作一千年后,你还是黑 奴。 ”没有了来历,没有了归属感,黑人们只能世世代代被卖来卖去,即使在废奴 以后,也只能是茫然的漂泊者。 “我漂泊,我旁徨,兰斯顿·休斯之语也正是代表 了这种心态。 《根》就是把这种归属感的寻求作为己任,在一个黑人家庭七代的历 史中开辟艰苦的探访之路。 经过十二年的探索,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 他把这一过程写在了小说 的最后部分,增加了此书的纪实色彩。 他通过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片言只语的非洲 话,终于找到了冈比亚河畔祖先的村落,找到了他的黑奴第一代祖先康达·金特的 来历。 掘到这条“根”是很了不起的,也使全书的主题完成了自己的乐章。 受此鼓舞, 事实上七十年代末许多美国黑人也掀起了一股寻根热潮。 但是,是不是找到了自己 祖先的村落也就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了呢?恐怕不尽如此。 美国的黑人问 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种族问题只是这个问题的标签。 找到了种族意义上的根,并 不等于找到了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根。 割断黑人的民族传统,以蒙昧压制他们,并 不是白人统治者肆虐的主要手段,至少不是唯一手段。 即使到今天,即使在一些方 面的境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即使寻到了根,美国黑人要想获得真正的平等、 自由与解放,他们也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不过那是《根》以外的事情了。 其实《根》不仅挖掘了美国黑人之根,它也必然触及美国白人之根。 美国是白人统治的国家,黑人是以奴隶的身份被强制送到美洲大陆的。 因此白 人是主人。 书中就描写了几位不同的主人:买下康达的约翰主人冷酷残暴,他的哥 哥华勒主人“富有同情心而仁慈”,买下济茜的李主人下流 *** ,是十足的 *** , 墨瑞主人又似乎分外开通。 然而所有这些主人--“好”主人和坏主人,都有一个 共同处,那就是一切必须按照白人的规则行事,黑人永远只能听任宰割,在主人面 前只能说“是”。 在这个黑白分明的世界里,就白色主人整体而言,伪善和残暴只 是对黑人交替使用的手段。 对这一点,《根》揭露得很清楚。 几个不同面目的白人 主人其实都有这一根靠奴隶制度以自肥的根。 美国的白人来自何处?他们不用探寻也知道,来自欧洲。 到“新大陆”来寻发 财梦的人,大多数是走投无路而背井离乡。 他们当中冒险家、受迫害者、破产者和 赌徒有的是。 在美洲这块“充分自由”的土地上,他们的劣根性在对待有色人种时 便不再受伦理道德乃至法律的约束而得以自由地表现。 因为他们的意志就是法律, 他们的欲望就是伦理。 正如书中的黑人所说:“在他们成立一个新殖民地后,首先 就盖一座法院,以通过更多的法律,然后再盖一间教堂来证明他们是基督徒。 ”鲁 滨孙靠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美国的白人征服者也是靠这两样役使他们的 奴隶。 当他们靠剥削黑人致富了,甚至当他们的孩子吃黑人奶妈的奶长大了,他们 仍然没有忘记给黑人奴隶多加一条锁链。 书中不止一次借鳄鱼和小男孩的故事叹道: 这是一个思将仇报、弱肉强食的世界。 白人对黑人是有太多的历史欠账,时至今日 也没有真正解决的美国黑人问题就是蓄奴制和种族歧视的后果,也是美国的一条病 根。 美国常常以“最民主、最自由、最讲人权”自诩,而《根》正是向世人揭示了 最没有民主、最没有自由、最没有人权的黑人家族的历史,它的社会认识意义与 《美国的悲剧》、《愤怒的葡萄》等美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一致的。 《根》当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在它问世之初就有颇多争议。 但是经过了二 十年时间的冲刷,它没有淹没在无数过眼即逝的畅销书中,说明它具有名著的生命 力。 也正因为此,它值得我们进一步指出它的不足之处。 作者把主题建立在“寻到根就寻到一切”这一观念上,他希望黑人寻到根就寻 到了尊严;白人寻到根就能了解和理解黑人;天下所有人都来寻根,就能相容相通。 这只能是一个善良的愿望。 我们尊重这个愿望,希望这个愿望能促进人类的和睦相 处;但是从思想意义上说,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根》的主题并没有本质的突破。 所以书中的黑人们大多是在忍耐、顺从和对剧变的恐惧中度过一生。 当他们得到自 由,经营有成以后,自建的教堂、草地上野餐便成了他们莫大的快乐。 《根》在艺术上的成功显而易见。 它塑造的人物各有特色,即使身份相似,性 格也决不雷同。 最为人难忘的自然是康达·金特和鸡仔乔治。 前者的刚强坚毅、后 者的聪明善良和乖巧浮浪莫不跃然纸上。 几个白人主人也描写得栩栩如生不落俗套。 尤其是华勒主人,他有教养。 仁慈、宽容,作为医生四处救死扶伤,可是一旦他觉 得自己的规矩被侵犯就立刻变得冷酷残忍。 这个白人形象很有代表性。 作者是以写家史的心态来创作,因此这部作品没有小说传统的结构方式。 它大 体按照二百多年的时间顺序安排情节,详略得当,只是有关斗鸡的描写,虽然精彩 但有些冲淡主题。 它的叙事质朴自如,引人入胜。 它以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力 和优美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弦,使我们读完这本书掩卷沉思之时,会想到更多 的东西--关于“根”


阿历克斯哈利个人资料

亚历克·黑尔,一般翻译为阿历克斯·哈利,黑人作家。生于纽约州伊萨卡。他在海岸警卫队服役期间(1939-1959)当过记者,后来帮助撰写了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传记》一书。哈利在要找出黑人传统的欲望驱使下,对冈比亚有关的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自己家庭的根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他作为奴隶于1767年被运到安纳波利斯。哈利以大量的史实作基础,增补了一些细节,写成了《根》一书。这部黑人家史获得了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在美国被改变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一时。


《根》读后感 800字

看了《根》这个本书后,我陷入了沉思中。《根》是一部由黑人作家亚里克斯·哈里所写的寻根的故事。这不是一条普通的根,它牵扯出的是无数黑人奴隶的血与泪,它是一部曲折离奇而又真实感人的黑色的家史。
  
  他讲述了一位美国黑人作家,立志要寻到自己黑色的非洲的根。根据家族中数代相传的几个非洲词语,历经艰难,终于找到了冈比亚河上祖先的村落,找到了被奴贩捕往美国的第一代黑奴康达·金特被掠卖的足迹。他揭开了家族骇人听闻的血泪史,记录了一代代黑人被侮辱、蹂躏、剥削、歧视,最后丧失自我的苦难过程。
  
  当我读到书中的一个情节:在黑奴拍卖台上,一位黑人母亲当众摔死了自己亲生的小婴儿,她的目的是“你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休想再做到我的孩子身上。”我流下了眼泪,每个母亲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若她要杀死自己的孩子,那是需要什么来推动她的呢!仍然是爱,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再遭受与自己相同的、生不如死的遭遇,她宁愿自己深爱的孩子就此死去,死在自己的手上,而不是被那些所谓“高贵”的白人折磨、蹂躏,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黑人也是人,白人也是人,白人凭什么如此欺压黑人呢!他们所信奉的上帝不是认为“四海皆兄弟”吗?他会原谅他们的行为吗?
  
  种族歧视是一个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的新闻当中,我们还可以看见白人警察无故开枪打死黑人居民的新闻。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所谓最有人权的国家。却并不重视种族歧视的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奴隶黑人他们祖先的血。白人的祖先不论是冷酷残暴地对待黑人,还是富有同情而仁慈;不论是个十足的卑鄙无耻下流的人渣,还是分外开的“好”主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一切必须按照白人的规矩行事,黑人永远只能听任宰割,在主人面前只能说“是”。白人祖先伪善、残忍、虚伪地对待黑人,只是支配“黑奴”能更方便。当然也是有例外的,也是有不断帮助黑人奴隶,为逃脱各色各样奴隶主的残酷蹂躏,争取自由的善良白人。
  
  中国人其实也曾在百年前遇到过这种事,甚至如今还有。对于白人来说,与他们有不同肤色的有色人种,就是比他们低下卑贱。所以待遇也是大大的不同。
  
  现在已是个平等的社会了,有色人种同样也可以受到高等的待遇。但种族歧视这个问题并未根除。有色人种受到歧视。下等的对待还是存在的。《根》的作者亚历克撕·哈里希望黑人寻根就寻找了尊严,白人寻到根就能了解并理解黑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来寻根,就能相容相通。这是个很好的愿望,但却很被动。每个人,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老人、小孩,都该站起来为自己的平等、为真正的“人人平等”尽一份力,出一份心。
  
  人,降临在这地球上应该是平等的,是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低之分。《根》揭露了黑人的血泪史,也警示人们要有互爱、平等、善待人的心。此时,我由衷祝愿世界能够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理想和目标。


上一篇:停车场系统管理

下一篇:astm标准下载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