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区域经济学理论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3-24 18:57:29编辑:皮带君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简介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则在1D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扩散,前者对后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的媒介和辐射方式。 (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水平越高,辐射范围越大,带动能力越强。如在辐射中实现优势互补的话,辐射源也能够得到增强。
(3)辐射媒介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当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市场分割现象不显著时,地区间的经济交易和其他交流就会高效率的进行,辐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形式:
(1)点辐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2)线辐射: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这里,这些铁路、公路干线和河湖航道及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处于辐射干线上的城市和地区是辐射源。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点是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横向线辐射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
(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面辐射又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两类。摊饼式辐射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周遍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这种辐射导致的发展时间是渐进的,空间是连续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没有出现盲点。跳跃式辐射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相互辐射,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出现盲区。


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你先对照下招生简章看看你考试对应的科目,下面是相应的初试和复试参考书目:[招生]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1.经济学基本理论: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王元璋著:《政治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李燕萍主编:《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4.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龙子泉主编:《管理运筹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线性规划和决策分析部分),2002年版;徐莉主编:《技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招生]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10531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张秀生、曾国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经济史专业 参考书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两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经济思想史专业 参考书目:1.汤在新、颜鹏飞:《近代经济学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严清华:《中国经济思想史论》,前进出版社,2004年。西方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N??格里高科??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4.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国民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王海平等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李华、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区域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吴传清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产业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简新华、杨艳琳主编:《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简新华、李雪:《新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数量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童光荣:《计量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房地产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曹振良等编著:《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世界经济专业参考书目:1.庄起善:《世界经济评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近两年《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杂志。国际贸易学专业 参考书目: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近两年《国际贸易问题》杂志。金融学专业参考书目:1.黄宪、江春等:《货币金融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刘思跃、肖卫国等:《国际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3.卢汉林:《国际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4.Stephen A. Ross,Randolph W.Westerfield,Jeffrey F.Jaffe等著,吴世农、沈艺峰、王志强等译(原书第6版):《公司理财》(1——18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金融工程专业参考书目:1.叶永刚、郑康彬等:《金融工程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胡昌生、熊和平等:《证券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古扎拉蒂著 林少宫译:《计量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保险学专业 参考书目: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胡炳志:《再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Scott E Harrington:《风险管理与保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金融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 参考书目:1.Mas-colell , Winston and Green:《Microeconomics》;2.David Romer:《Macroeconomics》。财政学专业(含:税收学) 参考书目:1.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2.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劳动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蔡昉等著:《劳动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参考书目:徐莉等:《项目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企业管理专业 1.谭力文、吴先明主编《战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史蒂文L·麦克沙恩(Steven L·Mcshane)等著,井田润等译《组织行为学》,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1.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史蒂文L·麦克沙恩(Steven L·Mcshane)等著,井田润等译《组织行为学》,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物流管理专业参考书目:海峰:《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市场营销专业 参考书目:1.甘碧群:《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王长征:《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旅游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旅游经济学》自选。3.近3年出版的《旅游学刊》、《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会计学专业 参考书目:1.谢获宝:《新编会计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3.王永海:《财务管理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余玉苗:《审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邹辉霞:《技术经济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武汉大学经济学考研的参考书目有哪些

你先对照下招生简章看看你考试对应的科目,下面是相应的初试和复试参考书目:[招生]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1.经济学基本理论: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王元璋著:《政治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宏微观经济学: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工商管理基本理论:谭力文、李燕萍主编:《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4.运筹学与技术经济学:龙子泉主编:《管理运筹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线性规划和决策分析部分),2002年版;徐莉主编:《技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招生]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10531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张秀生、曾国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经济史专业 参考书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1991)》两册,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经济思想史专业 参考书目:1.汤在新、颜鹏飞:《近代经济学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严清华:《中国经济思想史论》,前进出版社,2004年。西方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N??格里高科??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4.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国民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王海平等主编:《国民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李华、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区域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吴传清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产业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简新华、杨艳琳主编:《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简新华、李雪:《新编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数量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1.童光荣:《计量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房地产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曹振良等编著:《房地产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世界经济专业参考书目:1.庄起善:《世界经济评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3.近两年《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究》杂志。国际贸易学专业 参考书目:1.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近两年《国际贸易问题》杂志。金融学专业参考书目:1.黄宪、江春等:《货币金融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2.刘思跃、肖卫国等:《国际金融》,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3.卢汉林:《国际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4.Stephen A. Ross,Randolph W.Westerfield,Jeffrey F.Jaffe等著,吴世农、沈艺峰、王志强等译(原书第6版):《公司理财》(1——18章),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金融工程专业参考书目:1.叶永刚、郑康彬等:《金融工程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胡昌生、熊和平等:《证券投资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3.古扎拉蒂著 林少宫译:《计量经济学》(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保险学专业 参考书目:1.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胡炳志:《再保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Scott E Harrington:《风险管理与保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金融学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方向) 参考书目:1.Mas-colell , Winston and Green:《Microeconomics》;2.David Romer:《Macroeconomics》。财政学专业(含:税收学) 参考书目:1.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2.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劳动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蔡昉等著:《劳动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参考书目:徐莉等:《项目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企业管理专业 1.谭力文、吴先明主编《战略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史蒂文L·麦克沙恩(Steven L·Mcshane)等著,井田润等译《组织行为学》,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1.李燕萍:《人力资源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史蒂文L·麦克沙恩(Steven L·Mcshane)等著,井田润等译《组织行为学》,2007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物流管理专业参考书目:海峰:《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市场营销专业 参考书目:1.甘碧群:《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王长征:《消费者行为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旅游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旅游经济学》自选。3.近3年出版的《旅游学刊》、《旅游管理》人大复印资料。会计学专业 参考书目:1.谢获宝:《新编会计学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年。3.王永海:《财务管理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余玉苗:《审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 参考书目: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参考书目:邹辉霞:《技术经济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1、专业的经济学家作为一名专业的经济学家,你需要参与分析与研究经济数据、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和趋势等。这也就要求想要成为经济学家的小伙伴们要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来胜任这一职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职责就是需要提供经济形势与情况的预测报告给客户(客户可以是个人、公司、金融机构和公共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形势提供解决建议与可行性策略。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你的雇主可能是国家政府、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智库、大型跨国公司、金融顾问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地方政府等。从上述工作单位也不难看出,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会要求你拥有雄厚的专业实力以及对实时的深刻理解。2、银行内的职位银行是经济学学位拥有者最普遍的就业机构,并且就职于银行的经济学毕业生普遍拥有较高的收入,相应地,进入银行,对求职者的要求也很高。当你选择争取进入银行工作后就要刻意地加强自己在财务管理、财务规划、风险分析、数据分析以及财务咨询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了。当你真正成为一名银行职员后你需要保证实现客户的财务需求,也就是说,你需要为银行的客户提供财务咨询等服务。3、会计师事务所内的职位想要成为一名非常专业的会计师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还是有一些障碍的,例如:那一大堆需要考的专业资格证书。但是除了成为会计师以外,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内找到另外的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位。进入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意味着你要专注于记录、分类、解释和交流财务数据,这也就是说你需要拥有强大的分析能力、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此外还需要充分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且能够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转化为报告,便于你的雇主了解财务状况。经济学毕业生在会计行业非常的受欢迎,因为具有经济学背景的你能够非常好地将财务状况背景化,并快速找出财务问题的根源。如果你思维很有条理并且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那么你非常适合就业与会计师事务所。4、商业与财务顾问行业内的职位可以这样说:经济学家或者经济学行业的专家是商业或财务咨询领域的核心。当你选择进入商业机构后,你可选择的职位有很多。一般情况下在大中型企业中,经济学专业人才的作用相当明显。当然了,想要成功胜任这类职位,你需要对经济学理论和模型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且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能力。在这些行业内,经济学毕业的你可以担任财务顾问等职位。当你成为财务顾问后,一定要紧跟行业潮流、具有企业财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财务顾问。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economy)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扩展资料:基本要素:区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人类在地球上活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国家的经济活动中,总是选择临近地区的合作。地域上的连接产生的经济关系称之为区域经济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现为或者是联合和合作即经济集团化,或者是对立乃至是遏制、互设壁垒等,前者1称之为互补关系,后者称之为竞争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理论1.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哈维·莱宾斯坦于1957年在《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中提出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该命题认为不发达经济既存在人均收入增长的趋势,又存在人均收入降低的因素和力量,要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从落后向发达状态转变,该地区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某一最小临界规模的增长刺激。发展经济学家内尔森认为,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糊口或接近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即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会导致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又回到原来的低水平状态,即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2.不平衡增长的核心观点是:不发达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向所有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和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地区通过利用这种部门或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包括:赫尔希曼(A.O.Hirschan)和辛格(H.Singer)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詹姆斯·杜森贝里(J.S.Duesenberry)和诺斯(D.C.North)的输出基础理论(Export Base Theory)。(2)新增长与区域创新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也叫“内生增长理论”)是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技术外生这一不足而提出的。它通过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这两个角度对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研究,其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率由区域经济系统内的诸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由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所决定的。新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三种理论模式:(1)罗默模式——知识积累的增长模式,该模式刻画了知识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增加研究与开发(R&D)部门的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卢卡斯模式——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式,该模式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3)科斯特模式——资本投资的增长模式,该模式认为技术进步的源泉是资本投资。创新(Innovation)的形成和扩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也是区域间经济增长和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熊彼特(J.Schumpeter)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间断出现的现实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包括新产品的引入(生产创新)、制造现有产品的技术变革(生产方法创新)、开辟新的市场或新的原材料来源以及引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有关创新研究的文献中,传信过程可以分为线性创新模式和非线性创新模式。线性创新模式表现为一项科学研究走向市场的发展过程。非线性创新模式认为,传信不是官方的或个人的科学和研究机构发起的,而是由客户、技术应用者、供货商或合作方发起的,它表现为一个数次的反馈过程:重要的信息流从创新的后期阶段又反馈到早期阶段,这个过程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对于区域之间存在的创新差别,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信息传播在创新扩散和吸收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扩散过程或者遵循相邻效应(波浪式扩散),或者是遵循城市等级自上而下进行。奥地利学者梅耶(G.Maier)和托特林(F.Todtling)提出了关于区域创新差别的一个构想框架。在该框架内,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和行为方式与它所处的经济环境要求和条件相联系。影响企业创新体系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包括:(1)与企业创新行为相关的区域环境条件,涉及到研究与教育结构的状况,劳动力的技能以及同其他企业保持联系和协作的可能性,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等;(2)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结构特征;(3)政府的区域公共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鼓励创新政策等。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组织和战略目标的特征,他们对企业创新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企业规模影响与创新相关的资源装备,也影响创新的持续性和创新项目的规摸。区域内企业在相关功能方面的配备(研究与开发,企业计划和市场营销)和他们在生产上的共同作用,对生产创新和方法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中小企业来说,同大企业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较容易获得与创新相关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证明,他们在大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关区域创新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管理者和雇员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区域创新差异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企业只是基于技术竞争优势以外的东西来保持市场地位,那么它的创新意识必然下降。企业管理者惧怕风险,或者雇员在变化面前持拒绝态度,都会阻碍区域内的创新。

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观点有哪几种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就是古典的区位论。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区位理论。
杜能:最早注意到运输费用的影响,指出距消费市场的远近对农作物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把假设的孤立国划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
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变化。他第一次把工业区位理论系统化,综合分析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效应。
克里斯·泰勒、廖什:生产成本最低点不一定意味着利润最大,并不是厂商最优区位的选择点;而市场对生产活动起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以取得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的区位理论。


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就业方向: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很需要搞区域平衡。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极有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带城市群。可中国太大人太多,而这三个又集中在东部沿海,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很不平衡。中西部落后太多。全中国有13亿人口,东部沿海4个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港澳台)东北1个亿,中部4个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4个亿(西北部分: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西南部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东部比较发达,转入重工化阶段,需要做的是产业升级和城乡统筹);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需要的是提升技术,重焕活力。对比之下中西部(除西藏、青海限制开发外)需要要做不仅是提高工业化程度,还有城乡统筹解决二元问题,重工化也得齐头并进。按照工业发展规律,那就得按照规模经济来抓,产业集群,抓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区域内配套,区域外比较优势分工。因为中西部没有面向海外的地理优势(除广西外),不能以外贸为动力,但是可以承接东部沿海中间产品的产业分工,也就是给沿海出口做配套,不过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估计不太合适。中西部虽然基础还是有,但是不可能只靠本区域的力量,必须引进外部资金技术才能跨越发展,那就有对待国内资本和外资的问题了,得由国家层面干预,不然地方政府会比较短视。除要服从全国的布局外,一些产业还是以满足本区域为主。因为产业布局地域分散,但可以资本集中也不会造成太盲目的竞争。特别是一些需要高度集中的产业,但是生产是可以分散的,用于满足本地市场。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扩展资料研究观点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区域经济学

上一篇:勇敢者的游戏电影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