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主要强调总需求管理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2-22 02:29:15编辑:皮带君

急!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采取了哪些宏观政策??

  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处于通货膨胀状态,CPI与PPI双升,当时政府采用升高利率的货币政策,收紧货币流通量,以防止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下面是摘自某网站的央行发布内容:

  2008上半年通胀压力仍较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是央行在报告中提出的。具体叙述为总体看,未来一段时期通货膨胀仍有可能维持较高水平。而事实上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通胀指数CPI,已经在2008年开头给出了高通胀压力的信号。1月份CPI涨幅达到7.1%的11年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给出的理由是食品价格涨价以及节日效应和雪灾造成。对于通胀的理由央行似乎说的更为在理。央行称本次通货膨胀形成机理更加复杂,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国内供给约束以及资源要素价格调整等因素对价格产生了叠加影响。具体表现为外部价格传导、国内共给约束等因素对价格形成的冲击短期内难以改变,并且通过央行调查统计得出,目前通胀预期较强,再者受翘尾因素影响,即使没有任何新涨价因素,2008年特别是上半年的同比CPI也会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央行指出,经过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内经济运行长期累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呈现加快调整和释放的态势。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态势尚未根本缓解,通货膨胀风险加大。从紧基调不变、适时适度微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指出,从紧货币政策更加明确地向社会释放了未来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风险加大的警示信号和总量政策导向。而在面对目前的复杂经济情况下,央行表示将认真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国内外金融形势变化,科学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此前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改变,尤其是美国经济下滑,市场纷纷对08年宏观调控从紧提出质疑,并且称从紧宏调有过度调控之嫌。央行此次的报告中明显提出,从紧调控基调不变,适时适度微调的立场。

  2008年央行调控方面,将综合运用对冲措施,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来调控,并且进一步发挥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另外,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也是央行在2008年提出的目标。央行同时指出,应当看到,以上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促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近年来政府采用了哪些经济宏观政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1、平抑物价
调控产品供应,控制CPI增幅

2、控制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优化经济结构

如控制高耗能企业的上马,加强企业环保审查力度

3、加大力度执行三农政策
农产品价格上调,取消农业税,农业资料补贴等

4、调控房地产价格
控制房地产企业贷款,控制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卖地行为

5、控制耕地数量
18亿亩红线

6、均衡社会资源分布
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的收入”

7、调整税制结构


下面是转载的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的言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发言时指出,针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中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下一阶段重点突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开放和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六个方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概述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其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要量成反方向变化。市场利率与货币需要量的这种关系可从两方面来看:(1)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在人们可供选择的资产当中,货币是流动性最强、最安全的资产,但是却不能给持有人带来收益,而持有除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则可以给持有人带来收益。因此,人们持有多少货币就要在流动性和收益之间加以权衡。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人们持有货币必须放弃的收益。一般来说,市场利率上升,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货币需要量将会减少;反之,市场利率下降,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减少,货币需要将会增加。(2)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持有资产的选择。由于市场利率与证券的价格成反比,因此,市场利率上升,会使证券的价格下跌;反之,市场利率下降,会使证券的价格上升。从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市场利率的波动将会回归到正常的水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人们预期不久的将来利率会下降到正常水平,便会大量买入证券,等市场利率下降,证券价格上升以后,再抛售证券,以获得盈利,这时,货币需求减少;反之,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人们预期不久的将来利率会上升到正常水平,便会大量抛售证券,等市场利率上升,证券的价格下跌以后,再买入证券,这时,货币需求增加。拓展资料: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实际收入水平。一般而言人们的实际收入越高,需要用于日常交易的货币也就越多,因此实际收入水平会影响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成正比。(2)物价水平的变动。人们持有货币一个重要目的是满足日常交易,物价水平越高,日常交易需要的货币就越多,人们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多。(3)利率。一般而言,利率越高,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就越低,人们总是希望获取更多的收益,当市场利率高时,证券价格低,人们会愿意把手中的货币换成证券,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反比。(4)金融资产收益率。金融资产收益率越高,人们更愿意持有金融资产,对货币的需求减少。因此金融资产收益率与货币需成反比。(5)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6)政府财政收支状况。财政盈余,对货币需求少;反之,则大。(7)其他因素:信用发展状况、国家政治形势等。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利率()。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根据LM曲线方程,M/P=ky-hr,由于k上升,M不变,所以r只有上升才能保持平衡。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存款货币,使其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中央银行通常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扩展资料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上一篇:用人单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