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敝帚自珍文言文翻译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2-19 12:22:00编辑:皮带君

敬辞谦辞的文言文

1.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谦辞敬辞,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 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 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 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 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 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 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 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二、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 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 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 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 2. 写一首具有许多敬辞与谦辞的古文 初次见面说(幸会 ) 好久不见说(久违 ) 请人批评说(赐教 ) 求人原谅说( 见谅 ) 求人帮忙说(劳驾 ) 麻烦别人说(打扰 ) 求给方便说(借光 ) 托人办事说(拜托 ) 看望别人说(拜访 ) 请人勿送说(留步 ) 未及远迎说(失迎 ) 等候客人说(恭候 ) 无暇陪客说(失陪 ) 陪伴朋友说(奉陪 ) 问人干吗说( 有何贵干 ) 问人姓氏说(贵姓 ) 欢迎购买说( 惠顾 ) 贵宾来到说(莅临 ) 赞人见解说( 高见 ) 称己见解说(拙见 ) 3. 写一句有敬辞词的文言文 表示敬辞的文言文句: 1、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2、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从之于国也》 请:表示请求某人允许自己做某事的敬辞。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4、(1)张良曰:“谨诺。”------《鸿门宴》(2)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谨:表示恭敬语气的副词,“谨诺”相当于“遵命”。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足下:对他人的尊称。 6、毅曰:“敬闻命矣。”------《柳毅传》 敬:恭敬的意思 4.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汉语意思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 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蕙”、“辱”等。 “请”原本是动词,是请求义,所带宾语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性的。例如: ① 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 ②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卫侯请盟,晋人弗计。(《城濮之战》) 副词“请”的请求义已弱化,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表示对方的尊敬。例如: ①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本属动词,是尊敬义,往往带名词性宾语。例如: ①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词“敬”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对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 ②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动词前表示敬重,是对说方的行为动作使自己感到幸运,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从其计,大王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于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史记•滑稽列传》) “谨”原本形容词,是谨慎小心义。用在动词前表示敬理对方时,表示发出动作的一主是认真而审慎的。例如: ①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议。(《汉书•截光传》)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柳宗元谨上史馆。(《段太尉逸事状》) “惠”的谦敬副词用法由恩惠义的名词“惠”演化而来。副词“惠”加在动词前,表示对方施的某种动作行为对己方是一种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国语•晋语》)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史记•晋世家》) “惠”经常用在动词“顾”前,“惠顾‘是施恩顾眷义。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君臣实受其贶。(《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副词“辱“亦由动词演化而来,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方发出的某一动作行为是屈尊而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诛,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 ③ 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民•晋世家》)——子,指晋惠太子圉,时为质于秦。 ④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任安书》) 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伏”、“窃”、“忝”、“愚”等。“敢”用在动词前,表示发出动作的一方自谦是冒昧而为,似乎本不当如此。“伏”往往用于臣对君的言辞中,以示臣对君的敬意。“窃”作副词,有“私下”之意,以示发表意见的一方所发议论或见解乃个人不成熟之私见。“忝”用在动词前,表示有愧于任某职或进行某事,以表自谦。“愚”字表自谦自抑己方为闇昧不聪。例如: ① 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请见。(《城濮之战》) ②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相宜称。(《汉书•文帝纪》) ③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④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⑤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5.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敬辞类和谦辞类的词 1.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 尊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你的父亲。 谦称:“家君”,我的父亲。 2.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译文】陈太丘(寔)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来,已经走了。”朋友就大怒说:“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握元方的手(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6. 为我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敬语 急 谢谢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外舅:(书)岳父。 常用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用敬辞谦辞写文言文

1. 写一首具有许多敬辞与谦辞的古文 初次见面说(幸会 ) 好久不见说(久违 ) 请人批评说(赐教 ) 求人原谅说( 见谅 ) 求人帮忙说(劳驾 ) 麻烦别人说(打扰 ) 求给方便说(借光 ) 托人办事说(拜托 ) 看望别人说(拜访 ) 请人勿送说(留步 ) 未及远迎说(失迎 ) 等候客人说(恭候 ) 无暇陪客说(失陪 ) 陪伴朋友说(奉陪 ) 问人干吗说( 有何贵干 ) 问人姓氏说(贵姓 ) 欢迎购买说( 惠顾 ) 贵宾来到说(莅临 ) 赞人见解说( 高见 ) 称己见解说(拙见 ) 2. 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谦辞敬辞,注意是文言文的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 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 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 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 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 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 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 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 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 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二、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 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 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 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 3. 写一句有敬辞词的文言文 表示敬辞的文言文句: 1、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执事:对对方的敬称。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2、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从之于国也》 请:表示请求某人允许自己做某事的敬辞。 3、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4、(1)张良曰:“谨诺。”------《鸿门宴》(2)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谨:表示恭敬语气的副词,“谨诺”相当于“遵命”。 5、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足下:对他人的尊称。 6、毅曰:“敬闻命矣。”------《柳毅传》 敬:恭敬的意思 4.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汉语意思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 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谨”、“蕙”、“辱”等。 “请”原本是动词,是请求义,所带宾语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动词性的。例如: ① 为之请制。(《郑伯克段于鄢》) ②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卫侯请盟,晋人弗计。(《城濮之战》) 副词“请”的请求义已弱化,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表示对方的尊敬。例如: ①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②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敬”本属动词,是尊敬义,往往带名词性宾语。例如: ①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 ② 敬老慈幼。(《孟子•告子下》) 副词“敬”用在动词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用在对自豪感中。例如: ① 孔子下车而前,见谒者曰:“鲁人孔丘,闻将军高义,敬再拜谒者。”(《庄子•盗跖》) ②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幸”用在动词前表示敬重,是对说方的行为动作使自己感到幸运,是自己所希望的。例如: ① 臣从其计,大王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于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史记•滑稽列传》) “谨”原本形容词,是谨慎小心义。用在动词前表示敬理对方时,表示发出动作的一主是认真而审慎的。例如: ①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 ② 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议。(《汉书•截光传》) ③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柳宗元谨上史馆。(《段太尉逸事状》) “惠”的谦敬副词用法由恩惠义的名词“惠”演化而来。副词“惠”加在动词前,表示对方施的某种动作行为对己方是一种恩惠。例如: ① 君惠吊群臣,又重命。(《国语•晋语》) ② 今在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史记•晋世家》) “惠”经常用在动词“顾”前,“惠顾‘是施恩顾眷义。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若惠顾敝邑,抚有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君臣实受其贶。(《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副词“辱“亦由动词演化而来,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方发出的某一动作行为是屈尊而为。例如: ①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顾齐国,辱收寡人……(《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② 敝邑以政刑之脩,寇益充诛,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 ③ 秦女曰:“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民•晋世家》)——子,指晋惠太子圉,时为质于秦。 ④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司马迁《任安书》) 表示自谦的副词有“敢”、“伏”、“窃”、“忝”、“愚”等。“敢”用在动词前,表示发出动作的一方自谦是冒昧而为,似乎本不当如此。“伏”往往用于臣对君的言辞中,以示臣对君的敬意。“窃”作副词,有“私下”之意,以示发表意见的一方所发议论或见解乃个人不成熟之私见。“忝”用在动词前,表示有愧于任某职或进行某事,以表自谦。“愚”字表自谦自抑己方为闇昧不聪。例如: ① 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请见。(《城濮之战》) ②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相宜称。(《汉书•文帝纪》) ③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④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⑤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诸葛亮《出师表》) 5. 为我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敬语 急 谢谢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外舅:(书)岳父。 常用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 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6.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敬辞类和谦辞类的词 1. 《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 尊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你的父亲。 谦称:“家君”,我的父亲。 2.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译文】陈太丘(寔)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自己走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好久都不来,已经走了。”朋友就大怒说:“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握元方的手(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头也不回。 7. 古代让人匆送怎么说敬辞和谦辞 古代请人勿送说:留步、止步、勿送等。 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扩展资料: 1、表示敬意的成语: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2、表示谦虚的成语: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把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荜: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贻笑大方:指行家笑话。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崔子忠文言文翻译

1. 崔子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译文】 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在州府县学读书时,(家境)很贫穷。他写的文章很奇崛深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很洒脱地放弃科考离开了。住的地方都是柴门土墙,(但是)洒扫得很整洁干净;冬天穿一件粗布袄,夏天穿一件葛布衫,(他的)妻子也是(穿)平常的粗衣布袄,很勤勉劳作,(他的)三个女儿也能读书识字;虽然没有可以保证一日三餐的生计,但他很愉快。他善于作画,(常常)画一些与世隔绝之地的绝美之景,经常借助不俗的匠心来寄托傲世之志;更善于画人物 *** ,没有不逼真的。当时身份尊贵的人,大多愿意与他交往,(但)他总是逃避不理人家。他不喜欢饮酒,两三个老朋友也是以文字交往,一起聊上一整天也不离开。很多士人从各地赶来,都仰慕他的为人,(但他)大多推辞不见。有人责怪他,他笑着说:“交往的人太多太密切就容易被视为私结朋党,东汉末年的历史可以借鉴。”后来果然有以搞“复社”建立党派的,可见他看问题的能力就是如此过人!他所作的诗歌古文,很少有人知道的,(大家)只知道他的画而已。董其昌(谥号文敏)先生曾经称他的为人、文章、绘画,都不是近代以来所常见到的。 2. 崔子忠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原文】崔子忠,字青蚓。 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 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 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 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 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 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译文】 崔子忠,字青蚓。 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在州府县学读书时,(家境)很贫穷。 他写的文章很奇崛深奥,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他)很洒脱地放弃科考离开了。住的地方都是柴门土墙,(但是)洒扫得很整洁干净;冬天穿一件粗布袄,夏天穿一件葛布衫,(他的)妻子也是(穿)平常的粗衣布袄,很勤勉劳作,(他的)三个女儿也能读书识字;虽然没有可以保证一日三餐的生计,但他很愉快。 他善于作画,(常常)画一些与世隔绝之地的绝美之景,经常借助不俗的匠心来寄托傲世之志;更善于画人物 *** ,没有不逼真的。当时身份尊贵的人,大多愿意与他交往,(但)他总是逃避不理人家。 他不喜欢饮酒,两三个老朋友也是以文字交往,一起聊上一整天也不离开。很多士人从各地赶来,都仰慕他的为人,(但他)大多推辞不见。 有人责怪他,他笑着说:“交往的人太多太密切就容易被视为私结朋党,东汉末年的历史可以借鉴。”后来果然有以搞“复社”建立党派的,可见他看问题的能力就是如此过人!他所作的诗歌古文,很少有人知道的,(大家)只知道他的画而已。 董其昌(谥号文敏)先生曾经称他的为人、文章、绘画,都不是近代以来所常见到的。 3. 有篇文言文,第一句话:崔子忠,字青蚓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①,甚贫。为文崛奥②,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③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④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⑤;更善貌人,无不克肖⑥。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⑦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⑧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⑨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周亮工 书影》) 【注释】①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②崛奥:深奥奇崛。③荜(bì)门:即柴门。指用树编扎的简陋的门。④黾(mǐn)勉:勉励;尽力。⑤寄傲:寄托傲世之志。⑥克肖:酷似。⑦尤:诧异。⑧季:此指东汉末年。⑨复社:明末文社。植党:结合党羽。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B.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C.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D.其先山东平度州/人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谢( ) ②鲜( )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12.崔子忠的家庭状况如何?“晏如也”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3.选文交代“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常见”,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 9.B(2分) 10.①推辞 ②少 (2分) 11.翻译: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谈上一整天都不离开(2分) 12.家庭贫困,缺衣少食(1分)“晏如也”可以看出他生活乐观、安贫乐道的性格(1分) 13.从侧面烘托崔子忠为人独特、生性孤傲以及其文其画水平的高超(2分) 4. 懒妇文言文翻译及字意 原文:曩有一妇人至懒,日用饮食皆仰丈夫操作,其惟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已。 一日,夫将远行,五日方回,恐其懒作挨饿,乃烙一大饼,中孔,套其项上,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门而去。及夫归,已饿死三日矣。 丈夫骇,诣房一觇,项上饼惟前近口之处吃了一块,其余则依然未动也。译文大意从前有一个妇人特别懒,平时家里什么事情都是丈夫在做,她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一天,丈夫要出门,五天后才能回来,担心她太懒以至于挨饿,就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妇人脖子上,够她五天吃的了,于是放心出门而去。等丈夫回到家,妇人已饿死三天了。 丈夫很惊讶,进房一看,套在脖子上的面饼只是吃了嘴前面的一块,其他的地方一点也没动。 5. 文言文《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译文谁说说 【原文】卞庄子欲刺虎②,馆竖子止之③,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 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④,一举⑤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⑥.有倾⑦,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两虎之功.【注释】①选自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②卞庄子:一作管庄子,传说为鲁国勇士.③馆竖子:一作管与,即童子.④从:伤,指伤虎.⑤一举:一次行动.⑥立:站立.须:等待.⑦有顷:顷刻.【译文】卞庄子准备刺杀老虎.童仆劝阻他说:“两只老虎正要吃一牛,他们会因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斗起来.两虎相斗,大的虎一定伤,小的虎一定死.到那时,刺杀伤虎,就能一举两得.”卞庄子觉得童仆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站立等待.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真的嘶咬,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伤.卞庄子刺了伤虎,一举果然有杀两虎的功效.【寓意】要取得胜利,不能光凭勇敢,而要运用智慧.善于运用智慧的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收获.。 6. 【王欢耽学的文言文译文如题,这篇古文的译文】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王欢字君厚,是乐陵(这个地方的)人.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心意却一如既往.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坚守他的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7. 催子忠文言文翻译 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境,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人或尤之,笑曰:“交游盛而朋党立,东汉之季可鉴也。”后果有以复社植党者,其识力过人如此!所作诗歌古文词,人鲜知者,徒知其画耳。董文敏公尝谓其人、文、画,皆非近世所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 (翻译)崔先生子忠,字青蚓。他在山东平度州人。儿子元忠为诸生,很贫穷。写作崛奥,多次测试而被困,慷慨地放弃。贫民土壁,打扫清洁;冬季一个褐色,夏天一个葛衫,妻子用粗布衣服穿,努力劳动,三个女儿也解除颂读;虽然没有长久的打算,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工程图绘制,为最高境界,当时经营以寄傲慢;更善于描绘人,没有不能够像。当时贵族,多希望和他们交,都逃避不回头。不喜欢喝酒,几个朋友用文字经过从,谈一整天不想离开。士兵从四面八方来,仰慕他的人,多谢不见。有人责怪他,笑着说:“交往兴盛而朋党立,东汉的季节可以借鉴的。”后来果然有以复社结党的,他的见识过人这样!所作的诗歌古文,人们很少知道的,只知道那幅画。董文敏公曾对他的人、文、画,都不是近代世所。 《百度文言文翻译》


崔光文言文翻译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崔光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崔光 原文: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姓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北魏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译文: 南北朝时的北魏自从于太和年间由平城迁都洛阳以后,国家富裕,府库充盈,以致连国库的走廊、廊屋里也堆满了不加覆盖的钱币和绢帛,清点也困难。一天,太后突发奇想,何不将多余的绢帛赏赐百官,既是对他们工作的奖励,也可减少库存压力。条件是只能自取,量力而行。在太后的督导下官员们大都凭自己的.力气扛回绢帛。只有章武王元融和尚书令李崇,因扛得太多而跌倒伤及踝骨。太后认定他俩违规,责令其空手回去,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料。当时任侍中的崔光也在场,但他只拿了两匹绢帛。太后见了问道:“侍中啊,你怎么只拿这么点?”崔光回答说:“臣只有两只手,所以只能拿两匹,但这已经够多的了。”朝廷中人都服膺他的清正廉洁。

上一篇:诗词平仄格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