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宣平县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09 04:17:00编辑:皮带君
基本介绍

九子城约在今左卫旧城垣内西北,掘壕为堑,夯土成墙,辟有东、西、南三门,敌楼、战橹精良完备,是当时洋河上游首筑之城,也是唐王朝河北道政区最西面的边城。

“九子城”东傍驿道,紧依红塘(河),西拥“龙泉”(今景泉堡村,当时只有自然天成一泓清泉),远挹“天池”(今第四屯及屯南一带,当时为一浩泽池沼);古修水(辽代始称洋河)与往来要津“龙湾渡”(今城北洋河公路大桥南端处,唐代设渡,渡名不详,辽代谓之龙湾渡)横镇其北,一夫当关,可阻千骑南下;紧临的会河川(今南忻屯至左卫城洋河南岸一带,辽代名会河川),肥田沃野,极宜屯兵。

唐代,“九子城”先属河北道妫州(治今怀来),后又改隶河北道武州(治今宣化),因地处边塞,战火不断。938年,后晋石敬瑭割献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从此,地属武州的“九子城”亦并入辽国版图。辽废置“九子城”,改设以地方基层政权“南平庄”,属归化州文德县(归化州与文德县共治宣化城)。

辽圣宗开泰时(1012年—1021年),辽统治者在“南平庄”设置西京道大同府“德州”,并领“威宁县”(州、县共治南平庄)。设州置县,给“南平庄”带来前所未有的兴旺。由于州县共置,其建筑规模必然可观。据传今左卫镇城北垣原为德州城南城垣,而德州城北垣,则远在左卫旧城的北垣外,地广城阔,气势磅礴。德州城垣四面共筑城门六座:南三门,东、西、北各一门。城筑六门,在州城中当属罕见,这大概是辽王朝有意反“营制”惯例的结果。

左卫古城墙

1125年金灭辽,德州一带成为女真族、契丹族和汉族等几个民族的杂居地,各民族相互学习和融合,使德州更趋繁荣兴盛。至金代中期,西京路政区改划,舍“德州”,移“威宁”,德州被置为地方村乡政权的治所“南庄”,属宣德州宣德县(金代改辽归化州为宣德州,改文德县为宣德县),后又改隶宣德州宣平县(今万全县宣平堡)。该地顿失建置州城百余年的优势,继唐“九子城”后,“德州”再次由盛而衰走向“低谷”。直到明朝在这里建置左卫城。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王朝为彻底遏制蒙古侵扰,壮大军防,普遍实施新兴军事制度“军卫法”。宣府西路右卫城(即今万全县城,原名德胜堡),左卫城(即包括今左卫镇城在内之原左卫旧城规模)和怀安城(今怀安镇)即是当时由置卫而崛起。上述三卫,均隶属于“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而且当时右卫竟越境“侨治”,与左卫同城。左卫“军衙”设居城东,而右卫“军署”则客居城西,一城两卫,各领其属,各司其职。无怪左卫当时曾流传如下民谣:“四四方方一座城,右卫西来左卫东;左右两卫各一半,正方变成长方城。”

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为加强北平(今北京)的安全,命将各地卫所精锐齐调集北平及其城畿,宣府西路左、右两卫也迁往通州,但不久,又从通州迁回原所,而右卫也从此还治德胜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于今宣化置地方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万全都指挥使司”,以统辖京师西、北各卫所。而宣府西路左、右两卫和怀安卫遂即改隶,并改称“万全左卫”与“万全右卫”。

明王朝常备军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卫所制”,军士5600人为一卫,设指挥使司统领。据文献记载,万全左卫指挥使司统军士5600名,官长及胥吏共190员,总旗32名,小旗35名。正德初,因边庭多事,又增设卫守备一员,把总两员。当时,守备成一卫的军政首长位高权重,原卫所指挥使等官皆听其调遣,处于从属地位。

左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统元年(1436年)又重加修葺。明左卫城挺拔恢宏,雄伟壮观。城周十里,通高三丈五尺,城楼四座,角楼四座,城铺多达40座。左卫城开四门,并围以瓮城。东门称迎恩,南门称永安,北门称永兴,西门已失落无从考证。左卫城地处边塞,屏翰宣府,位置十分重要,故卫城营筑极为悉心。建城时先挖取浮泥松沙,然后以三层“火石”铺底,于基石上再砌以四层条石,继之立桢卧版,混土夯垣,最后用砖石砌墙,插挑排水槽石并嵌镶卷门石额等。为利于侦察瞭望,提高城池的防御能力,城头雉堞均置瞭望口、射击孔、铳炮出眼;而三面外城垣“马面墙台”多至24个。城顶全部用方青砖铺砌,平整光洁,称为“马道”。将帅巡察时,车骑亦可于城巅环行,回转自如,如走平地。

明隆庆年间,在今镇城中心十字街,营造“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结构过街牌楼四座。东曰修武,南曰承恩,西曰肃政,北曰靖虏。描檐绘斗,彩柱画枋,巍峨壮丽。可惜这一艺术奇珍,在崇祯七年(1634年)清兵屠城时被付之一炬。

自明永乐年以来,城内先后设有巡察院署,巡抚都察院行署(以上均为中央派出机构),万全左卫指挥使司署,万全左卫守备署,万全左卫儒学署,万全左卫仓通判署以及万全驿丞厅等官署,并置神机库、校场、广积粮仓与草厂,其粮仓为宣府西路十二粮厅之一。明永乐中,为“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又在城东门外设东门驿站(正德年改设在南门外),称万全驿。

明嘉靖时,左卫境内“腹里墩、腹里接火墩”共约30余座。其与宣化、阎家堡、万全、柴沟堡和怀安城五路的“边墩”和“烽火”墩台守望相接。每座墩台均有军士长年驻守,遇警则白昼“升烟”,夜晚“举火”,不敢懈怠。

正德年中,为加强防御,利于攻守,又于城东、西门瓮城外分别建筑方形规制之守瞭报警兼攻战抵御之“敌台”二座,东称御虏(台),西称虞靖(台)。高三丈五尺,混土夯就,台腰开穴门,以梯上下,尽选精壮军士驻守。

值得一提的是,明洪武年末曾抽调“南直隶”军民(今江苏、浙江及安徽等省)充实宣府之地,左卫便有不少“南直”军户随军落籍定居,同时与江南文化、风俗产生了交融。

自明正统后,边境连年征战。蒙古各部相继犯境,左卫城的西、北两垣亦悉遭破坏。至明嘉靖时,鉴于城池半毁,防御削弱,遂将卫城西、北城垣收缩,与东、南两垣相接,弃旧建新,形成如今新、旧两城的形制。新卫城周长八里,仅开二门,东门“定远”,南门“迎晖”。南门百姓称之为“喜门”,婚嫁以出入;而出殡与斩杀囚犯则出东门,故称“丧门”。

明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率兵进犯。守备常如松、指挥叶枝华、杜诗等率军民力战,使清军遭受重创。城破后,皇太极恼羞成怒,竟下令屠城,左卫城惨遭浩劫,元气大伤,形成了历史上“左卫城里没人烟”的凄凉景象。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政府尽废厅、卫建制,改设府县。改怀安卫为怀安县;万全右卫为万全县,而万全左卫则废置,其地并入怀安,城名仍沿用“左卫”。自此,雄踞一方的左卫城便屈尊降为县属之巨乡大堡。

自乾隆及光绪,左卫在军防上共辖怀安东路村庄100座(包括今张家口、万全和宣化部分村庄),仅次于辖村堡131座的怀安县城。

清王朝时,蒙古臣服,边塞安定。但因左卫地处京师西通驿道之要冲,地理位置仍旧十分重要。清政府在左卫驻有宣化府西路绿旗常备军九营之一的“左卫营”,并设军站、民驿。康熙帝两次西征,均经左卫并在此“驻跸”;清末,慈禧太后西逃,亦曾过洋河、宿左卫。饱尝战乱的古城,记下了清王朝的兴衰。

左卫自唐代始建,1000多年来经历了无数烽烟战火,仅明正德九年(1514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130余年中,卫城就两遭屠城之劫。然而多灾多难的历史成就了左卫人坚忍、顽强的民风。历史的远久与民族的融合,又使左卫既秉承了唐宋遗风,又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质,逐渐形成了豪放、质朴又不乏纤丽、华贵的独特的洋河“德州文化”,而这正是古城崛起腾飞的厚重底蕴。

上一篇:绿色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