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明定国是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02 18:23:52编辑:皮带君
基本信息

【词语】:北雍()

【释义】:①明代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太学)为“南雍”,设在北京的国子监为“北雍”。雍,辟雍,古之大学。②1898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后,又将北京大学称为“北雍”。

北雍

【出处】:①明嘉靖戊午《鲍志定序》:“先君子棠野公追念世好,收摭先生遗文,总汇成集,携游北雍。”②吴梅先生作《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鲍志定序》:“先君子棠野公追念世好,收摭先生遗文,总汇成集,携游北雍。”

《四库总目提要·雍略·二卷》:“官南雍者二十年,严重有师法,与北雍祭酒李时勉齐名,世称‘南陈北李’。”

《警世通言》:“自幼读书在庠,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

北京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西门石狮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大学,为中国近代正式设大学之始,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并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学制。

北京大学成立之初即为中国最高学府,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的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事宜。北京大学素以太学正统自居,传承着自西汉太学起的历朝历代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统,直至清朝国子监,转而到京师大学堂。北大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着有崇高的声誉。有人用“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来评价北大的历史地位。

由于“北雍”、“南雍”之谓表意隐晦而又具有文学色彩,故而被反复使用。比如南高师和东南大学时期,老教授喜欢称呼校长刘伯明为“南雍祭酒”;2003年物理学家袁家骝去世,南京大学的官方挽联自称“南雍后学”;相应的,1917年,北大20周年纪念时时任文科教授吴梅先生也曾创作过一首“准校歌”,即《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正宫锦缠道·寄北雍诸生

景山门启鳣帏成,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论同堂,尽南北儒珍。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待培养出,文章气节少年人。

传承学统

(节选)承太学正统,立大学祖庭

——北大历史地位综述(作者:一乙)

汉武帝时建的太学礼堂

《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其意思是说,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五百家为党)中设有“庠”,一遂(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中设有“序”,一国之中设有“太学”(“国学”)。这里的“太学”,即指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之谓西周时已有,而太学之建制,则始自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设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于长安;东汉时期,洛阳太学人数曾多达三万,为历史之最;三国时魏承汉制,亦设太学;西晋设国子学;之后,东晋、南朝亦从之;隋时又改设国子监;唐延隋制;宋称国子监或国子学;元设国子监;明清亦设国子监。

综合的来看,自西汉设太学以来,西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却都是国家的最高学府。这中国的最高学府之统脉(我称之为“太学学统”),自汉以来直至清末,虽屡遭战乱停办,但天下安定之时又屡次重建,绵延近两千年而香火不灭。这样延续不断的中国太学学统,在全世界不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应该说,这是中国的骄傲。

京师大学堂

清末,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时,清政府开始模仿西方,设立了一系列西式学校。而“戊戌变法”之时,国家开始正式设立西式大学。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于天安门宣《明定国是诏》,正式提出要兴办“京师大学堂”。同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孙家鼐为首任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虽模仿西制,却又“中学为体”,其体制上与国子监(太学)有诸多相似。与国子监一样,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又同时兼任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职能。只不过,国子监是“旧学”的最高学府和最高行政机关,而京师大学堂是“新学”的最高学府和最高行政机关。。 1902年,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张百熙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该章程规定分级设立蒙养学堂、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其中位于“塔尖”的“大学堂”即指京师大学堂,是全国唯一的“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毕业生等同进士及第。1904年,清政府决定合并国子监与京师大学堂的教育行政职能为“学部”(类似今日的教育部)。1905年,清政府进一步废除了国子监与持续千年的科举制度。于是,京师大学堂货真价实的成为了晚清唯一的最高学府,延续两千年的“太学学统”也终于无可争议的落在了京师大学堂的头上。在国子监与科举制度被裁废之后,人们都把京师大学堂当作科举的替代品与进入仕途的捷径,这使得京师大学堂早期沾染了不少国子监的不良风气。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早期京师大学堂对太学(国子监)的继承。

京师大学堂即今日的北京大学。关于北大的太学渊源,许多学者都表示过赞同。1948年,胡适在《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一文中说,“我曾说过,北京大学是历代的‘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如北大真想用年岁来压倒人,他可以追溯‘太学’起于汉武帝元朔五年(西历纪元前124年)公孙弘奏请为博士设弟子员五十人。那是历史上可信的‘太学’的起源,到今年是两千零七十二年了。这就比世界上任何大学都年高了!”胡适乃一代文史鸿儒,自然不会信口开河。而除胡适之外,冯友兰、任继愈、周培源、季羡林、萧超然等学者教授也都在其文章中表示赞成北大“太学溯源”之说,甚至有人提出北大的校史应当提前一两千年。太学作为北大的“渊源前身”却是确凿无疑的——从中国国立最高学府的“学统”来算,北大确有两千多年历史。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这里的“大学”,特指模仿西方建立的大学,以此区别于中国古代的太学(下同)。在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前,中国并无大学。关于这点,不少人肯定会有疑问:众所周知,北大成立于1898年,而中国自称建校早于1898年的大学,起码有武汉大学(1893)、天津大学(1895)、交通大学(1896)、浙江大学(1897)等。但这些学校正式成为大学的时间却都晚于北大。

北京大学图书馆

而中国教育体制的诞生,则始自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京师大学堂不但是国家最高学府,而且兼任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类似教育部)。也就是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同时也是“教育部”的建立,京师大学堂其实是今日教育部的前身。有了这样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体制”也诞生了。不仅如此,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学制的建立。1902年,京师大学堂在动乱后重建,当时的管学大臣(相当于北大校长兼教育部长)张百熙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可见,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与学制的建立是同步的,或者说根本就是一体的。所以,京师大学堂最初是学校、教育管理机构、学制三位一体的。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也正式的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第一个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的诞生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从“直属于国家最高教育机关”这样的“国立大学”定义来看,京师大学堂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另外,京师大学堂也是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自建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多学科的综合性教育,从基础性文理科,到应用类法农工医科,全部涵盖。同时,京师大学堂也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正规本科教育。1910年,京师大学堂在经过多年准备之后设立了“分科大学”,分为文科、格致科、经科、法政科、商科、工科、农科等,中国最早的正规本科教育也最终诞生。

京师大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的大学,且其诞生从本质和基础层面上自顶向下的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正因为此,所以才“立大学祖庭”。京师大学堂虽从“学统”上传承了延续两千年的太学,但其“真身”的诞生,却又是一个彻底的创新,且这样的“创新”奠定并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承太学正统,立大学祖庭”正是对北大之于中国高等教育这种承上启下、传承创新的地位的评价。

本文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形而上的历史地位与象征意义而言的,并未涉及现实层面。从象征层面而言,北大独一无二、近乎完美的历史地位不但空前,而且绝后;但就现实层面而言,北大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北大的发展需要的不是对历史地位的沾沾自喜,而是现实的脚踏实地的进步。

上一篇:韩国电影卖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