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海南南海博物馆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1-20 02:12:39编辑:皮带君
发展历史

2016年5月,南海博物馆正式动工。

2017年3月,博物馆建成试运行。[11]

2017年6月,南海博物馆完成竣工验收。[1]

2017年4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南海博物馆馆名定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2018年4月26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2]

2019年12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上流动博物馆”在三亚揭牌。

2022年1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候鸟”人才工作站揭牌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文博领域“候鸟”专家学者入驻。[10]

陈列展览建筑格局综述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70593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主要的展览区域,有8个室内展厅和一个敞开式室外展廊,设文创销售区、儿童互动区、公共服务区及接待区等,重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功能;北区有2个展厅,主要用于引进临时展览,设多功能厅、会议报告厅、接待厅、文创销售区和观众餐厅、书店等。此外,馆中还建有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以及化学实验室、分析检测室、精密分析仪器室、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器物修复室、书画修复室等硬件设施。

建筑契合场地形成南北长、东西窄、面向水面微微弯曲的狭长建筑体量,保留横贯基地内的红树林河道。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二区:南区为博物馆主体,地下1层,地上5层;北区地上5层;主要为会展功能。南、北二区:南区为博物馆主体,地下1层,地上5层;北区地上5层,主要为会展功能。南、北区通过最大跨度约为60米的空中平台和屋盖连接为一体。

馆内有基本陈列《南海人文历史陈列》和《南海自然生态陈列》,专题展览《八百年守候——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探海寻踪——中国水下考古与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充分展示南海人文历史、南海自然生态、南海文化遗产保护等。

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

《做海——南海渔家文化展(海南)》展厅以琼海潭门渔村为原型,展现相关人文景观。

南海自然生态陈列

《南海自然生态陈列》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

人文历史陈列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面,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唐宋以来,中国政府将南海诸岛纳入版图,设府管辖;设置水师,巡海守卫;拟定地名,持续管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中国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政府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进一步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实施管辖,南海建设日新月异。通过三沙岛礁360°全景高清互动(VR影像展示)让观众在展馆中感受千里之外的南海之美[3]。自然生态陈列

南海自然生态陈列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区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在广袤海域中散布着众多岛、礁、滩、沙、洲。以“南海记忆”“南海花园”“南海宝藏”“南海风云”“保护南海”为主题,通过海洋生物标本、陆地生物标本、矿物与活体海洋生物等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利用光、影、声等展示手段,结合触控、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态、生物与资源的多样性。近300种海洋鱼类与海洋哺乳类,200余种贝类与螺类,50余种珊瑚,40余种虾类与蟹类,100余种鸟类,26种两栖爬行类,39种蕨类与被子植物,17种矿物与化石,将为民众铺开一幅广袤、深邃与富饶的南海画卷[3]。沉船特展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西沙华光礁I号沉船,于1996年发现,1998-1999年试掘,2007-2008年正式发掘,出水文物逾万余件,以陶瓷器为主,另有铁器、木质船板以及少量铜器残片。展览以华光礁Ⅰ号沉船为核心,立足于沉船本身,通过数万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结构剖析展示,对沉船的发现、出水、船体、船货等信息进行全面释读,面向南海、以小透大,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帆樯鳞集、梯航万国的恢弘历史,凸显了南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历史地位[3]。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出水了大量陶瓷器、历代铜钱及石雕制品等遗物。在南海海域对宋代“南海Ⅰ号”“华光礁Ⅰ号”和明代“南澳Ⅰ号”等沉船开展水下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水了十分丰富的文物。本次展览重点展示了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及在南海海域的主要水下考古成果[3]。文物

包括更路簿1本、带波斯铭文广彩瓷器10件套等,征集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软骨鱼类、硬骨鱼类标本近900件套,接收无偿捐赠藏品3572件(片)。

馆藏精品明?青白釉联珠纹粉盒,长6.2cm,宽4.5cm,高1.3cm。盒狭长如水滴状,雕饰联珠纹,釉质匀净润泽,造型独特。

明?青白釉联珠纹粉盒

明?酱釉白彩云龙麒麟纹盘,口径35cm,底径17cm,高8.0cm。敞口,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酱色釉,盘中以白彩绘云龙麒麟,挥洒间勾勒出巨龙游于云海、麒麟踞于云端之景,十分生动。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纹饰流畅,体现出豪放潇洒的艺术特点。

明酱釉白彩云龙麒麟纹盘

明?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口径6.7cm,底径13cm,高34.3cm。小口,短颈,长圆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矾红彩装饰,青料绘缠枝莲花,间饰矾红彩。

明青花矾红彩缠枝莲纹梅瓶

明?青花折枝花卉纹军持,口径6.0cm,底径9.5cm,高16.5cm,腹径16cm。侈口,长颈,圆鼓腹,平底。肩部置一金属制短流,无柄。通体青花装饰,腹部绘折枝花卉纹纹,花叶疏密有致,青花发色鲜艳莹润。金属短流雕饰一圈云纹与吉祥结。军持为宗教中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堪称珍品。

明青花折枝花卉纹军持

明?外酱釉里青花山水人物纹小碟,口径10.3cm,足径6.3cm,高2.0cm。敞口,浅腹,圈足。胎质坚硬,胎体较薄,碟外施酱釉,釉色均匀;碟内沿饰一圈梳篦纹,碟心绘山水人物。青花发色浓艳,晕染其间,又以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船、树、老翁等形象,远近错落,生动自然。

明外酱釉里青花山水人物纹小碟


2016年11月23日,中视集团、恒大旅游集团等两家中国企业向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了10件珍贵陶瓷文物[4]。

获得荣誉

2018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先后被批准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海南省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海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2019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20年7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被命名为“海南省直机关创建文明单位示范点”。[12]

2020年12月2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2021年6月,入选中央宣传部新命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9]

设立背景

建设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是省委、省政府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6]该馆是旨在展示南海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保护南海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博物馆。[3][2]

机构设置

办公室

公共服务部

文创信息部

保卫部

陈列部

藏品保管部

考古部

征集部[7]

参观信息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票务中心领票参观,每日16:00时停止领票、不进场。

预约领票方式

1.个人观众,登录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官方网站或拨打预约电话进行预约。

2.团体、旅行社,需通过电话进行预约。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交通路线地理位置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博物馆路1号。

交通信息

1.在琼海市区乘坐15路公交车,至潭门镇博物馆路口,向南行2000米。

2.在琼海市博鳌镇乘坐13路公交车,至新华家园,向博物馆路步行1000米。

建筑特色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整体外形借鉴了海南黎族地区船型屋建筑形态,融合了现代美学风格与中国文化元素,取义“丝路逐浪,南海之舟”,充分展现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文化意义。

文化活动

活动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各类社教活动660余场次,文创产品共计开发400余款。

2018年8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奇妙水手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9年7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智志”双扶暑期夏令营活动。

2020年1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我们的更路簿”主题社交活动。

学术交流

2019年11月,“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博物馆展览交流体系构建与完善”2019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行。

作用价值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宣示南海主权、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意义重大。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发掘、展示、研究、保护中国南海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史料物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保障。

上一篇:小个子穿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