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知识 >

积极防御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1-10 22:39:50编辑:皮带君
基本精神

把防御和进攻辩证地统一起来,防御中必须有进攻,攻防结合,交替运用;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战略上的持久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略上的内线作战与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巧妙地结合起来,逐步消灭敌人,夺取战争主动权,彻底歼灭敌人。

战略方针

1956年3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确定了以积极防御作为我军的战略方针。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积极防御"是这样解释的:"

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地打击组成的盾牌。"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曾提出过一整套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和原则,创造过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在战略上实行内线的持久防御战,在战役和战斗上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等方针以及许多战斗范例。在已经变化了的新形势下,他认为积极防御便是: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这样,我们便应该不断地加强军事力量,扩大我国国际统一战线的活动,从军事上和政治上来制止或推迟战争的爆发。如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我们则应在初期将敌人进攻阻止在预定设防的地区,稳定战线,打破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迫使敌军同我军进行持久作战,以逐步剥夺敌人在战略上主动权,使我军逐步转入主动,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领导制定和贯彻这个战略方针,毛泽东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1953年2月19日和20日,毛泽东来到了瑞雪覆盖着的武汉,并在江汉关码头登上海军"长江"舰和"洛阳"舰视察,实地考察海军建设的情况。在舰上,他走遍了各个舱室和战位,了解舰艇和武器装备的性能,有时为了弄清一个细节,要连问几次。几天后,他又出现在紫金山下、扬子江上,毛泽东冒着风雨登上了海军"南昌"舰、"广州"舰、"黄河"舰视察,并检阅鱼雷快艇的操演。当快艇穿梭般地驶过他所在军舰的左舷时,他一抹脸上的雨水,连声说:“好!好!"。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个东西很好,很快,要多造些。我们国家一穷二白,钢铁很少,海防线很长,帝国主义就是欺负我们没有海军,现在我们有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干。在视察活动中,他特别问及海军领导同志都出过海没有,当了解到有些同志还没出海实践时,当即嘱咐:你们是海军了,干海军就不要怕风浪,一定要到大海里去锻炼。天渐渐黑了,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军舰,但把期望、重托留在了这里。"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直到今天,他当年挥毫写下的这些题词,还铭刻在全军将士的心中。

毛泽东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始终是清醒的,到了晚年,他更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他说,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先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然有枪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遇到荒年,地方无粮、棉、油等储备,依赖国家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第三是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这用着想。这些话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战略家所具有的远见卓识,也是他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最后总结。

居安思危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毛泽东经常向人民灌输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思想,提醒人民绝不要相信什么持久和平或者所谓一代人的和平。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我们充分地准备战争,敌人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即使战争来了,我们也能应付裕如。为此,我们必须做好反侵略战争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要增强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要加强民兵建设和战略后方建设,要建立起我国自己的快速动员体制,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以应付今后战争的各种情况。

在"积极防御"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毛泽东在带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除亲自领导了抗美援朝战争外,还指导和指挥了多次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毛泽东生前领导的反击作战都取得了胜利,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它们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处理我国和平时期军事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军事防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但在不同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的内容有所不同,而且根据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发展之中。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发展演变过来的。毛泽东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自卫性和防御性。强调实行战略上的“后发制人”,主张“在防御形势之下战胜敌人”。其基本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另一个是积极性。即把战争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主张在战略防御的形式下,积极主动地同敌人斗争,能动地夺取战争的胜利。其主要表现就是防御、进攻的有机结合和内线、外线的灵活运用。这里既包括战略内线防御时的战役战斗外线进攻,也包括适时将战略上的内线防御导向战略上的外线进攻,使整个战争的发展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宏观上统一进行筹划与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军事战略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尽管每次调整的背景不同,内容不一样,对战略方针的表述不尽一致,但都没有离开积极防御这个总的大纲。中国实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为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1993年,中央军委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这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深化。

主要意义立足点介绍

这一方针立足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这是综合考虑到了海湾战争等显示出来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以及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着眼于做好最复杂和最困难情况下的防卫作战准备。

遏制措施

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军队将灵活运用各种军事手段,与政治、经济、外交等斗争密切配合,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努力遏制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爆发,使国家能用好和延长重要战略机遇期。

人民战争思想

如果有人把战争强加在中国头上,中国将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这种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为人民而战,而且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去进行战争。中国将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国军队将坚持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现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参战的新战法,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

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将贯穿到中国各军、兵种的战略中去。在继续重视陆军建设的同时,加强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为重点的作战力量建设,谋求作战力量结构协调发展,提高夺取制海权、制空权以及战略反击能力。推动火力、机动力和信息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军队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绝对防御海军防御

中国海军实行的是一种“近海防御”战略。海军担负着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任务。“海军扩大近海防御作战空间和防御纵深,加强、完善海战场建设,增强在近海遂行海上战役的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突出海上作战兵力特别是两栖作战兵力建设。加快更新海军武器装备,重点发展新型作战舰艇,以及多种专用飞机和配套装备,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和海上综合保障能力。”

空军防御

中国空军战略正在逐步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空军担负着保卫国家领空安全,保持全国空防稳定的任务。“空军适应信息化空中作战的要求……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信息作战手段和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提高空中打击、防空作战信息对抗、预警侦察、战略机动和综合保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总体规划适度、编成结构合理、武器装备先进、系统配套编成、信息支援和作战手段完备的空中防卫作战力量。”

陆军防御

第二炮兵(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力量,主要担负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现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力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中国的核战略实际上是一种最低限度有效核反击战略。中国核力量“主要担负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任务”。中国自拥有核武器之日起就郑重声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此后又承诺无条件地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一直推动所有核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上述承诺。中国对发展核武器始终采取极为克制的态度,中国核武库的规模仅保持在自卫所需的最低水平。

上一篇:龙源电力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