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马思聪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05-24 08:22:12编辑:皮带君

马思聪

马思聪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12岁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先后入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又师从著名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师从作曲家毕能蓬教授学习作曲。1931年回国后主要在广州、香港、上海、南京、北平等地从事演出;同时,又先后在广州音乐院、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多年辗转于华南、西南各地坚持从事频繁的演出,并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华交响乐团指挥、贵阳艺术馆馆长等职。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66年后长期旅居美国。1987年5月,病逝于美国费城。

马思聪:让小提琴有了中国的声音

以佛家的解释,某些事情姓命运早已注定了的。史铁生也说过,我们面对将来的时候,似乎有许多条道路可以选择,但回首一生时,却发现只有一条路是我们的命定之途。

在马思聪音乐艺术馆见到那把珍贵的嘎米如牌小提琴时,我以为,这把小提琴与其说只是马思聪的心爱之物,倒不如理解为他生命的象征或许更为合适。我宁愿相信小提琴是命运给予马思聪的一件礼物。

11岁那年,大哥送了他一把小提琴,从此,马思聪就与音乐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这种乐器贯穿着他的整整一生:远赴异国学的是小提琴,成为中国赴西方学习音乐的第一人;回国开办音乐院,又成为举办小提琴独奏会的第一人;解放前,从香港辗转回到国内,随身带着的就是这把小提琴;1967年从国内出走时,小提琴仍然是他唯一随身之物。

尽管写出了大量优秀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但将小提琴这种西方的乐器与中华民族音乐结合,无疑是马思聪最明显的成就。他“用西洋音乐的技巧、中国民歌的色调,写出了中西合璧、独具一格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既不同于经典的西洋音乐,又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马思聪不仅开创了小提琴在中国的新时代,更以大量优秀的音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乐坛的地位,不仅开了风气之先,更是领风气之先,与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作法截然不同。马思聪的好友苏夏教授评价说,他是“小提琴民族化唯一的代表人物”。

如果仅仅是简单地在中西之间寻找平衡,如果没有足够的才情与天赋,所谓的结合,很可能会导致一个不伦不类的结果。事实也证明,并不是所有接受西方教育的人都可以开创出一条自己的路。创新,从来都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马思聪曾在一篇谈音乐创作的文章中说,“中国有句流行的话‘吃在广州’。的确,广东菜是很有名的,但广东人吃菜最不保守,老鼠、猫、蛇一切可以吃的都去吃,他们是不怕冒险的。”马思聪之所以能够痴迷音乐一生并成为音乐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是否可以认为这与他的个人性格、与养育他的这方土地有关?

所谓“天性多情句自工”,马思聪能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是他个人的音乐天赋与秉性使然。难能可贵的是,马思聪从来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音乐家,反倒是在音乐创作中,处处体现出他广阔的视野、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从而使他超越了一般音乐家的狭窄天地,成为无可争议的音乐大师。在深度上,他有《祖国大合唱》这样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交响乐;在音乐性上,他既有《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种纯粹的音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又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样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抗战期间,他写了《永生》等大量慷慨激昂的爱国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旅居海外年事渐高,他还能创作出舞剧《晚霞》、《热碧亚》……

不过,他流传最广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当属《思乡曲》了,即使不是音乐爱好者,也都对那优美的旋律耳熟能详。联想到他的异国生活,感叹之中,是否又能感觉到一种命运的安排呢?

不可否认的是,马思聪出走海外的经历是他一生中重要的一页。尽管在当时的国内环境中,他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马思聪从来没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与洒脱,反而在客居异国的二十年里,仍然只是专注手他的音乐,始终对祖国饱含深情。

隔着重重的时间之河,我们今天似乎仍能聆听到回旋在马思聪生命里的音乐之声。他的艺术之音,他的思乡之情,他的生命之歌,一切都化在那把小提琴里,尽在那绵绵不尽的琴弦声中。

音乐神童·名师高徒

马思聪195月7日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父亲马育航书生出身,接受过新思想,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曾任广东省政府财政厅厅长。

在兄妹八人中,马思聪排行第三。由于自小聪慧,6岁时,父亲即把马思聪送到广州培正中学附小读书。这所著名的教会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学子。在这里,马思聪在音乐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据说,7岁时他听人用风琴弹奏中国乐曲后,心有所动,不久也学会了弹奏。

1935年,马思聪曾写了《童年追想曲》一文,回忆了自己步入音乐之宫的历程:“我的家庭一向和音乐是很隔绝的,亲戚里头想找一位能拉拉胡琴,吹吹洞箫的人是办不到的事;因此我幼年和音乐接触的机会很少。我第一次听见音乐是我3岁那年,在外祖母家里听留声机,母亲说我那时跟着唱片一齐唱,唱得怪有趣的。”

但真正在马思聪的人生道路上起到重大影响的人,是他在法国留学的大哥马思齐。1922年,大哥因为跌伤腿回国治疗,随身带了一把小提琴送给马思聪。马思聪第一次看到小提琴,立即被那黄灿灿的颜色和美妙的声音迷住了。第二年,年仅12岁的马思聪便随大哥一起来到法国,开始了他一生漫长而曲折的音乐之旅。

马思聪刚到法国时,大哥给他请了一位小提琴教师。对于一个刚刚12岁的孩子来说,远离父母独在异乡为异客,语言又不通,尤其是每天周而复始地练琴,无疑是非常枯燥的,许多童年的快乐都失去了。但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马思聪,反倒磨炼出了一种坚强的性格。

为让弟弟受到良好的音乐训练,大哥决定送马思聪到南锡音乐院学习。在这个幽静而美丽的城市里,马思聪除每天学法语课外,还系统地学习了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钢琴、单簧管,当然,最主要的是学习小提琴。第一年的总考,马思聪获得了最优第二奖。

马思聪对音乐的渴求,使他决定投考欧洲著名的音乐学府——巴黎音乐学院。为了准备考试,经朋友介绍,请巴黎国立歌剧院提琴独奏家奥别多菲尔给他进行指导。第一次见老师时,马思聪演奏了《西班牙交响曲》。奥别多菲尔听后兴奋异常,认为这个东方少年的音乐表情非常好。在他的指导下,马思聪每天练琴达6个小时,进步非常快。

但在考巴黎音乐学院以前,他颈部出了毛病,夹琴的部位长了一个疙瘩。马思聪不得不到法国一个疗养胜地去进行了9个月的治疗。1928年暑假,他终于考进巴黎音乐学院奥别多菲尔提琴班,他也成为巴黎音乐学院的第一个中国学生。

技惊四座·知音无数

1930年,马思聪回到国内,很快便以娴熟的技巧、美妙的琴声轰动了国内乐坛,被誉为“神童”。17岁的马思聪从此成为名闻遐迩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先后在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行了小捉琴独奏音乐会,深得音乐界人士和广大听众赞誉,当时的报纸称:“神技一奏,全场屏息凝听。其顿挫抑扬,令人神志飘逸。”“听众深加赞赏,叹为绝无仅有。”

1930年马思聪来到广州,受聘于欧阳予倩领导的广东戏剧研究所,与音乐家陈洪共同主持一个小型管弦乐队:他任首席提琴兼指挥。不久,马思聪深感到我国音乐创作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贫乏,他认为,小提琴虽是西洋乐器;但同样可以描绘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再到法国学习作曲。经过他在各方面的努力,终于获广东省政府资助,1930年再次来到法国。

马思聪这次是从师作曲家毕能蓬学习作曲。毕能蓬在教学上极其认真,他对马思聪说,在作练习时,绝对要严格遵守原则;而在创作上却要尽量自由,尽量与东方旋律相融和。毕能蓬的艺术思想及原则,对马思聪影响极大。

1931年冬,马思聪再次回国。1932年,他与陈洪共同创办了私立广州音乐院,亲自出任院长,这一年,他才20岁。

1934年5月,马思聪被聘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此时,他开始了室内乐创作。1934年到1935年,他分别在上海、南京、广州、香港等地再次巡回举行小提琴独奏会。尤其在香港,他的提琴演奏深得中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称马思聪的演奏“为十年来在港所开音乐会之最妙者”。马思聪为了向北方听众和音乐界朋友介绍小提琴艺术,也为了充实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1936年在北京连续开了三场独奏音乐会,结识了许多音乐界的朋友,也让自己更深刻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之旅让马思聪对中国民间音乐产生了极大兴趣,这使得日后马思聪在创作中体现出浓厚的民族风格。

抗日斗士·爱国情怀

1937年抗战爆发后,马思聪以他的音乐为武器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抗战中,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他以极大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念,往返于各地举办各种义演,慰劳抗敌将士,还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他到香港写抗战歌曲,组织并指挥合唱团到电台播音。1939年,中山大学撤到云南,他接到邀请,由香港到云南中山大学任教。在重庆演出、创作期他结识了左翼音乐家李凌等人。李凌送他一本民歌集,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使他的创作出现了新的转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开始进入利用民歌来创作的新途。”

抗战胜利后,马思聪先后出任过贵阳艺术馆馆长、上海音乐协会理事长、广州艺专音乐系主任、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职。

1948年马思聪参加广州**,失败后迁往香港。1949年春北京解放,中央决定把在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接到北京。马思聪一家与郭沫若一家等一起,从香港绕道大连到北京。不久,他被任命为华北人民文工团副团长、燕京大学音乐系教授、全国文联常委、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及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0年6月17日,中央音乐学院在天津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马思聪为院长。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马思聪参加历届人代会;作为音协副主席,他为发展中国音乐事业热心地工作。1965年初,马思聪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代会后,创作了歌曲《永远向前》。

林美贞个人资料

1991年马来西亚小姐及世界大学小姐冠军,后在台展开娱乐事业。演出电影有《爆裂刑警》、《惊天动地》(1999)、《大地之女》()和《追踪眼前人》等。林美贞曾于孙兴结婚并生有一子,后离婚。6月8日,林美贞和前夫孙兴带着儿子孙恒在澎湖度假。

1991年参加马来西亚小姐及世界大学小姐夺得冠军后,替《台湾时报周刊》拍照从而一炮而红,继而在台展开娱乐事业。

主要作品

电影

《大地之女》《爆裂刑警》 饰 田缘Jennifer 《反骨仔》(《地下规则》) 饰 贞子

电视剧

1995年 《香帅传奇》饰 苏蓉蓉《挚爱奇缘》饰 温蒂 19 《情迷海上花》饰 周小冰 《天命因缘》饰 雁萍 20 《危险游戏》《凤舞九天》饰 沙曼《第八号当铺》饰 苏婷《紫藤恋》饰 何慕茵《风云世家》 饰 阿萍《爱情魔发师》饰 Annabelle/银凤 《爱情经纪约》饰 Liya

写真集

《原寸幻想》

个人生活

饮食

林美贞曾当选1991年马来西亚小姐及世界大学小姐冠军,身材姣好,通晓数种语言,饮食也相当国际化。喜爱旅游的.她,常常入境随俗,品尝当地料理,除了大开眼界,更大饱口福。 一次在帛琉,林美贞偶然听到“蝙蝠汤”是当地美味名产,便迫不及待想尝尝看,虽然尝过后觉得并不十分特别,但敢尝试别人所不敢,这就是林美贞的率性写照。来台湾发展前,三餐均有家人照料,林美贞喜欢食物清淡些,常吃马来西亚炒面,也爱吃各式热带水果,尤其是有“水果之王”头衔的榴莲,至于饮料方面,除了水和现榨果汁以外,她并无特别喜欢的饮料。来台湾后,刚开始觉得食物太油腻,避免吃油炸食物的原则使林美贞爱上台湾的芒果、莲雾等新鲜水果,但时间一久,她也无法抗拒台湾夜市小吃的魅力,渐渐入境随俗的喜爱上如加热卤味、干面、贡丸汤等便宜又好吃的食物。 林美贞偶尔会参考食谱做菜,像“义式炒饭”就是她得意的拿手菜,她说这道“义式炒饭”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充份,再加上做法简单,是她最常做的一道美食料理。

韩女星郑多彬上吊身亡 男友:昨晚她醉酒来我家

日上午8点左右,李某(22岁)在位于首尔三成洞别墅的化妆室发现其女友、艺人郑多彬(27岁,女,原名郑惠善)上吊自杀,并就此立即向警方做了申报。

李某向警方说:“郑多彬昨晚喝醉酒后来到我家,早晨我起床后发现她已经死亡。”

警方根据没有他杀的痕迹等,推断郑多彬属于自杀。目前正在调查确切的死因和死亡经过。

中田英寿

姓名:中田英寿(hidetoski nakata)

国籍:日本

出生日期:1977年1月22日

出生地:山梨(日本)

身高:1. 75米

体重:67公斤

场上位置:前卫

首次为国家队出场:对韩国

曾效力球队:平塚贝尔梅尔(日本)、佩鲁贾、罗马

现效力球队:帕尔马

张佑赫(jang woohyuk)简介

姓名:张佑赫

英文名:woo?hyuk

生日:1978.05.08.

星座:金牛座

出生地点:大邱市(南韩)

血型:o型.

绰号:hammer.(中文意思是鎯头呢!)

身高体重:176公分,59公斤.

兴趣:溜冰,跳舞.

擅长的乐器:吹竹笛.

在h.o.t中身份:带领舞蹈和rap的角色,年龄第2大的哟!

就读学校:baekjei艺术学院二年级.

喜欢的音乐类型:hip?hop,rave.

理想:做一个有音乐才华的人

梦中情人:可爱、不爱说话的女生

仲间由纪惠

姓名:仲间由纪惠

英文名:yukie nakama

生日:1979年 10月 30日

出生地:日本冲神

身高:160 cm

体重:45 kg

三围:78cm / 60cm / 85cm

联系:东京都新宿区新宿5-2-3 2/f 03-3357-8922

兴趣:音乐鉴赏、映画鉴赏、杂货店探索

特长:琉球舞踊 (宫城流) - 15岁时于冲绳的大型比赛中得新人奖

收集品:香熏、蜡烛、不同颜色的指甲油

家庭成员:父 (渔夫)、母、姐、三个兄长及自己(一家7口)

艺能界中的好友:深田恭子及远藤久美子

最喜欢的艺人:工藤静香,spice girl, 石岭聪子

喜欢的动物:狗

喜欢的季节:夏季

最盼望合作的人:真田广之

喜欢的颜色:青、白、黑、水色、红

最尊敬的人:琉球舞踊的教师

最喜欢的cd:今井美树的「ivory 2」

喜欢的食物:面类、芒果布丁

不喜欢的食物:青椒

初恋:小学5年级

得意科目:数学及体育

讨厌的科目:英语

讨厌的东西:蟑螂

最近热衷的事:数码相机

之恋

p.s. 我很好、俊平2000

为了我俩的未来 - i will be back

神啊! 请给我多点时间

跳跃大搜查线 - 岁末特别警戒

木曜之怪谈 97 ~ 恶灵学园

淘气 kiss 1996 地位王国 1996

亚当

姓名:亚当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6年

国籍:德国

亚当,德国男低音,幼年入德累斯顿当地的“圣十字架教堂童声合唱团”,后入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深造,1949年毕业后在德累斯顿歌剧院的《鲍利斯·戈多诺夫》和《魔弹射手》中首次登台.1953年被聘为柏林国家歌剧院歌唱家,在1952年在鲁伊特音乐节中,被发现是赫特之后最伟大的佛旦的演唱者.他的宏大而又庄严的歌声令人震撼.他所演唱的《纽伦堡的名歌手》,也被世人推崇为最了不起的汉斯·萨克斯.亚当的拿手戏,除《尼伯龙根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还有《鲍里斯·戈多诺夫》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一些歌剧.他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上,也同样展示出非凡的才华。

1949年出演《鲍利斯·戈多诺夫》和《魔弹射手》;

以及以后的一些歌剧《尼伯龙根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还有《鲍里斯·戈多诺夫》等。

小泽征尔

姓名:小泽征尔

性别:男

籍贯:日本

生日:1935年9月1日

在20世纪著名指挥家中,日本的小泽征尔、印度的梅塔和新加坡的朱晖被誉为“世界3大东方指挥家”.其中,小泽征尔是幸运的,他是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的真传弟子.今被称为“新卡拉扬”.

小泽征尔,1935年9月1日生于中国沈阳市,翌年,举家迁至北京.6岁那年(1941年)就随父母回到了日本东京.小时候的小泽征尔很想当个钢琴家,7岁就开始学钢琴,导师是日本著名钢琴家丰增升.16岁,小泽征尔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东京桐朋学院音乐系,主修作曲专业,正逢明希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到日本巡演,他观后大为激动,立志要作个指挥家,于是改学指挥,拜日本著名指挥家斋藤秀雄(hideo saito)为师.经过9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小泽征尔终于从这位严师身上学到了一套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小泽征尔第一次正式公开表演是在学习期间,指挥nhk交响乐团演出莫扎特的交响曲,这是他初露头角.1958年毕业.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只身自费远到欧洲.在巴黎,他师从指挥家比戈特(e.bigot).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泽征尔获准参加1959年第九届法国贝桑松国际指挥大赛,荣获第一名,轰动乐坛,一夜成名.评委之一的指挥家明希非常欣赏小泽征尔的指挥才华,便邀请他到美国深造,小泽征尔又得到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开心极了.

翌年,小泽征尔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唐格伍德夏季音乐节指挥会演,结果名列前茅,荣获库塞维茨基大奖(第八届).这次获奖,使他成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明希的学生.半年后,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小泽征尔又到柏林寻求名师,又在卡拉扬主理的国际卡拉扬指挥比赛中获第一名,随卡拉扬学习了8个月.1961年,小泽征尔在巴黎第一次指挥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演出,被伯恩斯坦看中,请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小泽征尔又趁机拜伯恩斯坦为师.

1962年,小泽征尔学成回国,一肚子计划的小泽征尔出任日本nhk交响乐团指挥.1963年,美国芝加哥举行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指挥普雷特勒(g.pretre)因病未能执棒,便由小泽征尔上台指挥cso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博得热烈的欢迎,并被邀请担任下一届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从此,小泽征尔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国际乐坛上最有希望、最有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之一,当时他才27岁.

1964年,小泽征尔亲自带领日本桐朋学园弦乐团参与拉维尼亚公园夏季音乐节演出活动.1964-1965年,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伯恩斯坦因病作短期的离职休养,小泽征尔就代替了他的工作,并在定期的音乐会上指挥nypo的演出,很受欢迎.1965-1969年间,他出任多伦多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曾多次率领乐团赴欧美巡演.他初次在英国指挥演出是在1964年,乐队是伦敦交响乐团,曲目是奥涅格的神剧《火刑堆上的贞德》,他那迷人的指挥,赢得了伦敦观众的喝彩.随后,他在巴黎指挥拉穆勒音乐会乐团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

在196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小泽征尔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他那精彩的指挥,迷住了观众.1968年他兼任日本爱乐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0-1976年间,他成为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sfso)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1973年还率领sfso赴欧洲巡演,轰动一时,成为国际乐坛大红人.世界各国著名乐团都争先后地聘请他担任指挥,一个指挥家兼任这么多指挥职位,在20世纪乐坛上是罕见的.

使小泽征尔达到指挥生涯的顶点的是1973年继斯坦伯格之后入主波士顿交响乐团(bso),且破天荒地签定了终身指挥合同,至今已是他任期的第26个年头,成为美国乐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指挥,无人能及.除bso之外,小泽征尔还定期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乐团、伦敦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此外,他还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唐格伍德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兼指挥,也经常指挥斯卡拉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和伦敦皇家歌剧院的演出.不论在国外多么忙碌,他仍然坚持每年抽空回日本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出.

唐格尔伍德音乐节是bso的大本营,但是,这个著名的音乐节却只有一个半露天的演出场地,音响效果也不理想.人们期望已久的室内音乐厅终于在音乐节成立54周年之时(1994年)建成,在sony总裁大贺典雄(音乐厅最高捐款者,享有命名权)建议下,音乐厅以小泽征尔命名.小泽征尔认为,在现代指挥学派中,主要有两种指挥法,一是竖的,一是横的.竖的指挥法,节奏鲜明,但旋律不流畅,横的指挥法,音乐线条感觉较好,但节奏不那么清晰.他认为这两种指挥法都应该运用.

小泽征尔的指挥艺术,的确是十分迷人.他指挥时全身都是音乐,善于把自己与乐手们揉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音乐修养和炽热的艺术感情去启发、带动乐手们,这正是小泽征尔指挥艺术最出色的特点.他的指挥洒脱、大方、豪放、细腻.具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和令人钦佩的音乐魅力.他对音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风格、速度、色调、节奏都有很细致的分寸感,布局严谨,主题突出,曲式清楚,层次分明.他的指挥动作具有音乐形象性,从他丰富多彩的手指中迸发出来的音乐,征服了国际乐坛,使他在国际乐坛上有着稳固的地位.

出生在中国的小泽征,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6年12月,他应邀首次到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到中国访问,在北京,他首次成功地指挥了中央乐团的演出.1979年3月,小泽征尔第三次访问中国,率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演出,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丰富多采的交响乐节目.小泽征尔杰出的指挥和乐手们精湛的演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同年12月,小泽征尔对中国进行了第四次访问,仅仅利用一周的排练时间,就指挥前中央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4年5月,小泽征尔第五次访问中国,在访问他的出生地沈阳之际,指挥辽宁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哀格蒙特》序曲,何占豪、陈钢《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小泽征尔原定于5月12、13日率领bso赴北京演出,后因故无限期推迟.不过,他个人却到了北京讲学,这是他第六次访问中国.

小泽征尔对中国的音乐及音乐家,十分欣赏和尊重他曾指挥演出过中国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小泽征尔荣获不少学位称号,包括旧金山大学艺术博士名誉学位、日本艺术院大奖,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诺顿惠顿学院荣誉音乐博士学位等.

小泽征尔的指挥曲目十分广泛,包罗万象,古往今来,无所不晓,指挥什么都可以,这是他过人之处.其中浪漫乐派晚期和现代乐派初期的大型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尤其有表现力.他的cd很多,散见于10家唱片公司.总的来说,小泽征尔的音乐倾向是折衷性的,仅凭一两张cd很难听辨出其类型、形象、特征、个性、风格.据外电报导,小泽征尔将于离开bso,接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他的具有代表性的cd有:巴托克《管弦乐协奏曲》 bso比才《卡门》 fno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 sko马勒《交响曲全集》 bso奥尔夫《布朗尼之歌》 bpo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vpo勋伯格《升华之夜》 sko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 bso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bso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浪子的历程》sko竹炮(t.takemitsu)《11月的脚步声》 sko(以上为philips出品)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bso奥涅格《火刑堆上的贞德》 fno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 bso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fno普朗克《荣耀经》、《圣母悼歌》 bso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 bso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小提琴协奏曲》bso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bso(以上为dg出品)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协奏曲》(左手) bso施尼特凯《第二大提琴协奏曲》 lso(以上为sony出品)析辽兹《安魂曲》 bso福雷《安魂曲》 bso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bso柴科夫斯基《叶甫根尼·奥涅金》 bso(以上为bmg/rca出品)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 bso普罗科菲耶夫《大提琴与乐队交响协奏曲》 lso(以上为erato出品)

肖邦

姓名:肖邦(frederic chopin)

性别:男

国籍:波兰

生日:18

波兰作曲家费列德里克·肖邦在1810年3月1日生于邻近华沙的热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的一个田庄里.肖邦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的高度才赋,从小便已显露出来:六岁起开始系统学习钢琴, 七岁时发表他的第一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钢琴曲),八岁公开钢琴演奏.由于身体赢弱,肖邦到十三岁才进学校读书,但是在此之前,他在家里却毫不费力地学会各门课程,1826-1829年,他进华沙音乐学院攻读,毕业时他的平素不爱夸奖人的教师已破例称他为音乐的天才. 在中学和音乐学院期间,他还时常利用假期到波兰的许多地区旅行,仔细观察农村生活的各方面活动,聚精会神倾听民间的曲调.在他家里许多文化界来客的生动谈话中,肖邦还接触到关于波兰的历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许多问题.就是这样,他从生活中亲自观察到的东西,远比他的老师教给他的来得多;他对波兰民间音乐的美质的深切体会,对他的祖国葆有的诗意之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年复一年地深深铭印在他的意识之中的.1830年,由于国内政治局势动荡,肖邦动身到国外旅行,但是这一去,正如他自己的悲惨预感那样,就此同他的祖国永诀了.

肖邦到维也纳后不久,便听到华沙为抗击帝俄统治的十一月起义的消息.因此,他决定去巴黎或伦敦.当他在1831年9月途经斯图加特时,又听到华沙重又陷入俄国侵略军手里的噩耗,波兰革命失败断绝了他回国的通路,同月,肖邦到达巴黎后就此在那里定居下来.

肖邦来到巴黎时还是刚过二十岁的青年,但他的音乐演奏和教课活动很快给他打开了局面,获得了当时云集巴黎、包括李斯特和门德尔松在内的音乐家的好评.肖邦在巴黎从三十至四十年代规模宏大的音乐活动中,见识了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多种体裁,熟悉了意大利和法国具有高度技巧的音乐艺术,了解了当代钢琴艺术的全部成就. 1838年,肖邦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同居,在乔治-桑的文艺沙龙,他还接触到更多的文艺界著名人士;但是最使他神往的却是单独同波兰朋友在一起,特别是为波兰著名诗人密茨凯维支弹奏,因为在这时候,他好像置身于遥远的祖国,音乐唤起了他的生动回忆,复活了昔日生活的情景.早在1839年间,肖邦潜伏的肺病已开始恶化,到1847年,同乔治-桑的关系破裂,是给他的致命打击.在此之后便是他一生中最阴暗的日子,生活没有保障,1848年春虽然到过英国,受到欢迎,但是他在这时的精神状态,正如他的信上所说,已经“没有任何感觉,只是拖着生活,耐心等待自己的终场”.同年11月,肖邦带着重病回到巴黎,到1849年10月17日终于在巴黎辞世.巴黎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参加他的葬礼-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肖邦自己的《葬礼进行曲》送他下葬.根据肖邦生前的意愿,他的一颗忠于祖国的心脏被送回华沙,葬在一所教堂里.

肖邦的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大体上可以用他离开祖国的那一年作为两大时期的分界.他在1830年之前的创作,已经可以看到同波兰民间音乐的直接联系,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创作风格,但也有因袭风靡一时的偏重技巧的传统写法,这在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在1830年之后,肖邦的创作已完全成熟.从1838年到1845年,是肖邦最丰产的年头,他的最重要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如几首叙事曲和奏鸣曲,最优秀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写出的.肖邦是他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思想的代表和喉舌,他的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相联系,发挥着富于革命性的作用,因此曾被舒曼誉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的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1) 钢琴与乐队曲:协奏曲两部; 《流畅的行板和波洛奈兹舞曲》; 《波兰歌曲幻想曲》; 《科拉克维亚克回旋曲》; 《把手伸给我》主题变奏曲.(2) 钢琴独奏曲:叙事曲四首;苏格兰舞曲三首;练习曲二十七首;即兴曲三首;玛祖卡舞曲五十一首;夜曲十九首;波洛奈兹舞曲十二首;首奏曲二十五首;谐谑曲四首;奏鸣曲三首;圆舞曲十七首;船歌;摇篮曲;f小调幻想曲;幻想即兴曲.(3) 室内乐曲:钢琴三重奏;大提琴奏鸣曲;大提琴与钢琴《引子和波洛奈兹舞曲》.(4) 歌曲:波兰歌曲十七首。

斯塔德

姓名:斯塔德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46年

国籍:美国

斯塔德,美国次女高音,在纽约马斯奈音乐学院学习时,就在学生歌剧团登台,1970年在大都会首次登台,唱《唐璜》中的童子.1973年前往欧洲,在巴黎和格林德包恩歌剧院唱《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凯鲁比尼,引起轰动.第二年夏,应卡拉扬之邀,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在卡拉扬指挥下演唱同一角色,从此奠定了其一流演唱家的地位.1976年斯塔德在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此后又在大都会歌剧院成功地演唱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由此被认为是莫扎特和罗西尼歌剧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理想演绎者.斯塔德的演唱曲目,也包括法国歌剧与喜歌剧。

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

上一篇:罗爱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