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周楚新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25 06:45:35编辑:皮带君

周楚新的个人简介

周楚新,湖北仙桃人。企业家,材料科学家和生物信息学家,江苏加德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绿色科技研究院院长,麻省理工学院江浙校友会杰出人物。经过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英特尔(INTEL)和IBM15年的潜心研究,周楚新博士于2001年创立Quantum Intelligence, Inc.(量子智能有限公司), 其量子智能系统为国防和信息产业做出重要贡献。

个人履历

1983年, 中国东北工学院 (东北大学),学士

1987年,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硕士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 材料科学专业, 副修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

1991-199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 从事“量子点材料研究”, “量子点材料”后称为“纳米材料”, 1992-2003, 和他的同事,两位师弟,两位学生,以及在MIT的导师-科伦布南德副校长共同游说国会本田议员,肯尼迪议员等,以及布什总统,在2003 年为纳米研究立法92亿美元。

1992-1994 美国放射性监测仪器(RMD),首席科学家;熔融金属环保有限公司(MMT)

1995-1999, 受聘美国英特尔(Intel),获两项英特尔技术奖 和成果转化产业化奖, 并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首次用到奔腾的集成电路生产线上。

1999-2002, 受聘美国IBM, 从事智能软件研发和市场, 包括智能数据挖掘,智能文本挖掘, 并获 两次IBM 著作奖。

2001-2008, 创立美国量子智能有限公司(Quantum Intelligence,Inc. ), 成功地开发“量子智能系统”及 “合作学习代理”, 以实业界首席科学家身份,参加 代号为“生物佐料计划” (Bio-Spice) 和 “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CASCADE)。 在国防工业取得多项成就,并获得政府特殊荣誉与嘉奖。

2005-在美国,中国先后创立加德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Cascade Clean Energy, Inc., 把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技术用到污水,污泥,垃圾,煤层挥发性有机杂质和废气处理中,并将这些含有生物质的废物转化成洁净能源和其它有用资源。

2009- 创立南京加德绿色能源研发有限公司。

2009-2014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

2010- 2014“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

2011- 江苏加德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贡献

1995-1999年,第一次把数据挖掘和文本挖掘成功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

1999 - 把数据挖掘和文本挖掘成功用于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工程

2003-200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硅谷科技委员会主席,把MITCNC洁净技术从20几个人发展成“加州洁净技术公开赛”(CCTO)。 2010年11月17日, 参赛的公司400多家, CCTO在美国有6个分部,,欧洲,日本在2010年也建了分部。 提出绿色科技的六大内涵, 126 个产业链。

2005 - 创立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与发展工程学科,并应用于国防、药物选择与废物处理等生物工程

2005 - 把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畜禽粪便处理,利用废物产能,发电。

文章与著作

Siebel 7 Using DB2 UDB V7.x Planning & Installation Guide IBM Publication

Data Into Information NEWS/400, 1998

Zhao, Y., MacKinnon, D.J., Gallup , S.P., Zhou, C.,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via Agent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on.",

Zhou, C., Zhao, Y., and Kotak, C. “Th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gent (CLA) in Trident Warrior“

Zhao, Y., Wei, S., Oglesby, I. and Zhou, C. “Utilizing the Quantum Intelligence System for Drug Discovery (QIS D2) for Anti-HIV and Anti-Cancer Cocktail Detection”. J. Med CBR Defense, 2009, Volume 7, 2009.

Charles Zhou, et al, “Generate Clean Energy from Wastewater Using Cascade MFC and Cascade Methane Bioreactor ”,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Korea, 2009.

Charles Zhou, et al, “Semantical Machine Understanding”(机器语义的理解), The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DTIC?),13th ICCRTS: C2 for Complex Endeavors , 2008.

Charles Zhou, et al,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gent (CLA) for Trident Warrior,The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DTIC?), 13th ICCRTS: C2 for Complex Endeavors,2008.

Charles Zhou, et al, u2018Organisms Selec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Applications Using a Cascade Clean Energy Systemu2019,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Penn State University, May 2008.

“Large Scale Drug Function Prediction by Integrating QIS D2 and BioSpice”, IEEE CS Comp. Sys. Bioinformatics, pp391, Sanford University, 2005.

“Drug Characterization Prediction”, IEEE CS Computational Systems Bioinformatics, pp395, Sanford University, 2005.

“An Algorithm for in Silico Cancer Drug Toxicity and Efficacy Assessments”, Genome Tri-Conference, CHI, Santa Clara, California, March 2003.

人物故事

周楚新,加德绿色能源研发有限公司总裁,南京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先后在Intel和IBM工作15年,2001年创办量子智能有限公司,2005年创立加德;发明计算机辅助菌种选择技术,致力于变废为宝,发展绿色能源。

美国Intel、HP、Raytheon、Douglas、TI、iRobot等公司有何共通之处?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这些公司在技术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鲜少有竞争对手足以与之抗衡。但除此之外,这些赫赫有名的公司还有另一个共同点,即发起人和技术核心人物都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MIT)。

2009年,致力于提倡创业精神的美国Kauffman基金会发布了一份针对MIT创新创业人才的调研报告。这份历时6年才得以完成的报告显示:全世界以MIT的校友掌握的技术为核心依托的公司共有25800家,这些公司在2009年共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GDP。这个数字意味着,如果这些公司组成一个经济实体,那么这个实体可在世界排名上位列第十一位,而当年的世界前几位分别是欧洲共同体(将近20个国家)、美国、日本和中国。

诚然,这些公司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非全是MIT校友的功劳,其间必然包含着其他学校各类精英的心血和努力,但来自MIT的技术精英们却是居功至伟。如今,创新创业俨然成为MIT一张闪亮的“名片”,MIT也被冠以“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誉,让全世界有着创新创业抱负的学子颇为憧憬。

实际上,MIT的全名是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直译过来即麻省技术学校,其起家时不过是个技校。150年前,威廉?罗杰斯校长创办MIT,起初并不顺利,学校成立的第五年才招到第一个学生。MIT在建校的前60年,因资金短缺,生源不够,多次在倒闭的边缘徘徊,4次差点被哈佛收购。时至今日,MIT的规模也十分小,2011年在校本科生仅4299人、研究生才6267人,可能还没有中国某些大学一年所招学生多。

MIT究竟有何“圣经”,能从一家招不到人的技校成长为世界有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或许可从其校训中窥出端倪。MIT的校训十分简单直白:Mens et Manus。翻译过来即为手脑并用,鼓励学生既动脑又动手,通过手脑并用来创新世界。

手脑并用的校训并非只是摆设,而是学校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理念,并被切实地践行着,IAP(Independent Activity Period)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年的12月底到2月初是MIT的IAP活动月,这一个多月里,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独立活动,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不受限制。每到这时候,MIT的“捣蛋鬼”们会特别活跃。

1988年元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我参加了自己的第一个IAP活动。当时,学生们发明了一个叫做“辨认罗德”的游戏,即把MIT人工智能专业里一个名叫罗德的教授的头像印在纸板上,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向罗德教授“发射”。游戏规则是,不管罗德教授的头像放到哪里,机器人都应该在1分钟内辨认出此头像是不是罗德,如果是,那就可以对准罗德教授的鼻子打水枪。一开始,参加者寥寥无几,罗德教授知晓后决定“牺牲”自己,发出通知称:“每天下午4点到5点,我将会取代我的头像出现在技术广场,你们可以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对准我”。

果然,罗德教授每天都会准时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被吸引过来。然而,一个星期过去了,罗德教授仍然“毫发未损”,因为学生们设计的机器人还是无法在一分钟内辨认出罗德,直到IAP快结束时,一个叫海伦的女生设计的机器人,成功地向罗德教授射出第一条水柱,顿时,技术广场上呼声不断。很快,第二个学生设计的机器人也开始了辨认游戏,但却故意将水射到了罗德教授的裤子上,罗德教授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也颇为无奈,只得同学生们一同玩笑。

很快,参与“辨认罗德”游戏的两个学生海伦和科林,顺利地从美国国防部拿到了5万美元的资金,开始了创业生涯,在MIT创办了IRobot公司。公司的机器人很快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中派上用场,成功地辨认并定位出很多地雷。海湾战争结束后,探雷的机器人即被改造成机器人吸尘器,渐渐地,IRobot也发展成为全世界技术含量最高的机器人公司。

我自己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也是在这样一个IAP活动中诞生的,在创业启蒙老师Preston教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一份有关糖尿病监测仪器的商业计划书。这份计划书为我后来创办量子智能公司打下了基础,这个公司从5000美元起步,不到一年时间公司的收入即达到170万美元。

当然,在IAP活动月,学生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甚至可以天天到附近的威斯利贵族女子学院玩约会的游戏。你也可以学品酒、学跳舞,总之,你可以做任何你认为“有创意”的事。我的一个师兄Ron就是利用IAP这段时间,尝尽了200多种葡萄酒,然后撰写了一份关于葡萄酒的品酒报告书,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一家葡萄酒庄园。一个月后,Ron拿着贴有MIT校标的葡萄酒来到校长办公室,这种“名优特供酒”的想法巧妙地将葡萄酒“倒”进了很多科学酒鬼的酒杯中。后来,Ron干脆买下了一个酒庄,自己创业,坐上酒庄庄主的位子。

诸如此类的创业故事,在MIT遍地皆是。而从MIT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自然不会忘记回馈母校。事实上,MIT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校友捐赠,2011年,MIT150年校庆时,来自硅谷校友的捐款仅一个晚上即达到1亿美元。此外,MIT校友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奉献,2009年,美国能源部成立“能源高等研究总署”,国会和奥巴马总统拨款4亿美元,然而,在这笔钱到位之前,MIT能源集团早已筹集了3亿美元的研发基金。这三年间,这笔基金被用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绿色建筑、生物质能源、病毒电池、细菌发电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等项目的技术研发,与此同时,MIT校友在世界各地的能源公司也相继开张。

在很多人眼中,MIT是一个创新的摇篮,同时也是企业家的摇篮。追根溯源,Mens et Manus――手脑并用的校训即是MIT的秘诀所在,而中国“理论联系实际”的说法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创新创业,应当如此。我希望,未来的中国亦能成为创新的摇篮,同时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上一篇:张云蕾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