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羲年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17 13:10:23编辑:皮带君

张羲年的个人简介

张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清朝余姚人。生平博学工文,才华横溢。乾隆皇帝赐其国子监助教,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邵晋涵挚友。

人物简介

张羲年,字淳初,号潜亭, 乾隆二年(1737)生,余姚义井巷人。其先祖乃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人称横渠先生的张载。金兵大举南侵时, 宋高宗对张载 后裔,时任 礼部尚书的张永说:“卿学足以备用,医足以卫生,朕将南巡,不可离朕左右”。张永因此与其兄伯七挥泪而别。疏乞致仕后,因见余姚山水之秀,民俗之醇,加之离临安较近,“宫中有疾,可以宣召”,遂定居江南直街的义井巷,张永也成为迁姚始祖。后子孙世守祖业,“皆以文显,皆以医名”。如其七世孙吉、八世孙经不但好读书,更精于医术,当时余姚人都称“直街张氏善良第一”。

传至二十世的张见龙,因幼丧父母,贫无立锥之地,只得跟人去安徽学做生意,临行前在父母坟前立誓:“十年必复先业”。数年来,凭诚信广交朋友,又经过数年的积累,终于“阜然财雄歙市”,但他总觉“市井狎处,非所以长子孙”。于乾隆元年(1736)毅然返回乡里,此时距其墓前立誓恰好十年。张见龙生有三子兆松、羲年、劭年,刚欲教子起家,振兴先业,却因病而卒,年四十又九。其妻赵氏为实现先夫遗志,竭尽全力,对其子督课甚严,使其学业有成。

张羲年是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曾任潜县训导。四库馆征书时,以学问淹博任职校勘,并进书五种。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在其传中云:“生平博学工文。乾隆壬辰癸巳之间,特开四库征书,久未集。有诏责成封疆大吏,而江南浙江责重尤专。于是行部选于通属学官,求淹博知大体、治书不谬馆阁指挥者,得嵊县训导癸酉举人朱休度、嘉善训导丙子举人黄璋与君三人,总司校勘。皆一时望也”。乾隆三十九年(1774),张羲年以教官考满,在分擢时他以自己曾经“在行部委司校勘,颇悉诸书源流,愿入窥中秘,以卒其业”。乾隆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赐国子监助教,俾充纂修,参与四库馆工作。

乾隆四十二年(1777)举顺天 乡试,次年 会试下第,因“馆阁修书积有成劳,馆臣特奏君名”,特许一同参加殿试。时人都以张羲年因修书而获殊荣而感叹,他却因突患⒅⑽醇坝胧裕≈腥圆煌手撇咚屎蔚龋恳患缀稳耍苦叭怀ぬ驹唬骸鞍肷葜就匠尚椤薄S诖偷比瞻胍苟牛杲鏊氖辍F涔篮螅巴豕湎嘭韪サ跣簟保溆⒌畲笱考婢蟪肌端目馊椤氛懿冒⒐鹱炝疲骸疤刳闼崖蓿碚沽跏策;奇才多著述,碧落催成李贺文”。将其比作唐代的刘、李贺,可见对他才能的赞赏。纪昀亦挽之曰:“事竟败垂成,临到头时偏不得文章报国;变真生意外,最伤心处是正逢君相怜才”。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开馆到第一部书成,历任馆职者共360人。其中担任过总目协勘官的七人。总目协勘官的职责是协助总纂官纪昀等 勘定总目,并参与全书的纂修及分校工作。张羲年作为总目协勘官,入馆又较早,可以说在提要的编纂体例上起了相当的作用,对总目提要的贡献自不待言。章学诚曾云:“君于四库馆行走八年,校勘书籍不下数百种,大约史集两门序录签档多出君手。已向武英殿已付聚珍者查现刻张某恭校,缮成一帙。提在诸序之上。”《姚江诗录》中收有张羲年的《馆中呈纪侍读晓岚、陆侍读耳山两先生》一诗,有“三年书局浪知名,天赐头衔比旧清,空手真成无寸铁,白头那复对长檠”之句。说明纪昀、陆锡熊与他的关系非同一般,且对他是十分信任。

前后七任总目协勘官中,其他诸如刘权之、汪如藻等六人均为进士、翰林院编修,只有张羲年是国子监助教,在其过世后,乾隆帝以修书之劳绩赐进士。张羲年在四库馆初开就任职其中,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去世,而在四十七年(1782)开列任职名单中仍将其列入,凡此种种,都说明乾隆帝对他工作的肯定。

张羲年著有《n蔗全集》诗文十六卷,末附《丧礼详考》、《周官随笔》各一卷。他的文稿死后都藏于邵晋涵家,经邵晋涵、章学诚等整理为一编,因财力拮据一直未付刻。后经钱大昕、陈以纲评辑,其曾孙张锡恩于光绪十九年(1893)交由上海著易堂付印。山西大学图书馆藏有张羲年的《宋朝事实提要》、《孙烛湖集提要》、《庸庵集提要》等三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纂稿。其中后两文就是余姚先贤的文集提要,《烛湖集》是宋朝自号烛湖居士的孙应时所撰,《庸庵集》乃元宋禧所作。

张羲年与邵晋涵是乡党、同事,更是同好。尽管相差六岁,但他们“自少即以学相淬厉”。一次,两人纵饮吴山酒楼后,共宿于道院。“夜雨将半”,张羲年点灯把邵晋涵叫起,命他背诵《国风》,“句栉而字比之,以求其音义,反复与其论大旨”。两人拥被对谈,天亮才止。乾隆三十一年(1766),两人同游京师,张羲年以《三十自序》示以邵晋涵,邵晋涵读后赞云:“作者留心治经,能不为靡丽所惑,后山一瓣香,庶可以有托也。”而张羲年也在另一文中称邵晋涵:“足下经义纷纶,虽老师宿儒,定当屈服”。可谓是惺惺相惜。两人不但善于治史,亦长于工诗,常以诗词唱和。两人还是制作竹枝词的好手,无论是张羲年的《姚江竹枝词》,还是邵晋涵之《姚江棹歌》,都是情韵俱佳的作品。可惜两人都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

人物评价

《四库全书》正总裁阿桂撰挽联云:特诏广搜罗,彤墀许展刘策;奇才多著述,碧落催成李贺文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事竟败垂成,临到头时偏不得文章报国;变真生意外,最伤心处是正逢君相怜才

清代文学家邵晋涵:作者留心治经,能不为靡丽所惑,后山一瓣香,庶可以有托也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生平博学工文

诗词摘录

中流箫鼓竞春雷,风送帆樯雪片来。

稳渡黄桥三尺浪,方从岳庙进香回。

上一篇:张小庄(教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