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朱鸿鹄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15 10:39:06编辑:皮带君

朱鸿鹄的个人简介

朱鸿鹄,男,1979年生,江苏苏州人,工学博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登峰人才,兼任苏州市基础工程分布式传感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9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8到2010年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助研、副研、博士后。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8~2002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工学学士

--2002~2005 暨南大学,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学硕士

--2005~2009 香港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8~2010 香港理工大学,助研、副研、博士后

--2010~现在 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2011~现在 苏州市基础工程分布式传感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4~2015 英国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6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短期)

学术兼职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国际智能基础设施结构健康监测学会(ISHMII)会员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青工委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理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软土工程专委会委员

--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

--《工程地质学报》、《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

--《Engineering Geology》、《Journal of Civil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tructural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客座编辑(Guest Editor)

--《Scientific Reports》、《Engineering Geology》、《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等主流SCI期刊的审稿人

主讲课程

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本科)。
结构力学(本科)。
弹性力学(本科)。
地基基础设计与处理(本科)。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研究生)-双语授课。

研究方向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及稳定性评价;软土地基变形预测及加筋技术研究;地下空间光纤感测系统开发及应用。

主要贡献

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力学、光纤传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优青基金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多项课题,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香港政府研究基金2项。已公开发表英文专著一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文已被SCI收录40余篇次,申请专利10项,相关成果获201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近年来,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委员/分会场主持人6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报告12次,作企业邀请报告2次。担任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Soils and Found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等12份SCI期刊的特邀审稿人。

科研课题

在研课题:

--地下多源多场传感集成的特大滑坡实时监测技术与装备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持人)

--工程地质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地面沉降作用下地下管线时效形变智能感知及破坏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

--城市综合管廊光纤智能监测及安全评价系统研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

完成课题:

--基于分布式信息的填土边坡应变场重构及稳定性评价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人)

--降雨作用下典型土质滑坡深部形变场演化规律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主持人)

--基于光纤位移精细测量的滑坡灾变机理试验研究(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人)

--基于监测数据的土钉支护边坡临滑状态判识研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主持人)

--地质灾害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研发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参与人)

--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多场信息表征与状态判识(国家973计划,参与人)

--基于分布式感测的多场作用下土体结构系统变形响应和灾变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人)

代表论文

Zhu, H.-H., Shi, B., Yan, J.F., Zhang, J., and Wang, J. (2015).Investig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a reinforced model slope using a fiber-optic monitoring network. Engineering Geology, 186, 34-43. (SCI, EI)。

Zhu, H.-H., She, J.-K., Zhang, C.-C., and Shi, B. (2015). Experimental study on pullout performance of sensing optical fibers in compacted sand. Measurement, 73, 284-294. (SCI, EI)。

Zhu, H.-H., Zhang, C.-C., Tang, C.-S., Shi, B., and Wang, B.-J. (2014). Modeling the pullout behavior of short fiber in reinforced soil.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42(4), 329-338. (SCI, EI)。

Zhu, H. -H., Ho, A. N. L., Yin, J. -H., et al. (2012). "An optical fib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oil nailed slope."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9(5), 393-410。

Zhu, H. -H., Liu, L. C., Pei, H. F., et al. (2012). "Settlement analysis of viscoelastic foundation under vertical line load using a fractional Kelvin-Voigt model."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4(1), 67-78。

Pei, H. F., Yin, J. H., Zhu, H. H., et al. (2012). "Monitoring of lateral displacements of a slope using a series of special fibre Bragg grating-based in-place inclinometers."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3(2), 025007. DOI: 10.1088/0957-0233/23/2/025007。

Zhu, H. -H., Yin, J. -H., Yeung, A. T., et al. (2011). "Field pullout tes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FRP soil nail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DOI:10.1061/(ASCE)GT.1943-5606.0000457。

Zhu, H. -H., Yin, J. -H., Zhang, L., et al. (2010). " Monitoring internal displacements of a model dam using FBG sensing bars."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3(2), 249-261. DOI: 10.1260/1369-4332.13.2.249。

Zhu, H. -H., Yin, J. -H., Dong, J. -H., et al. (2010). "Physical modelling of sliding failure of concrete gravity dam under overloading condition." 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2), 89-106。

Zhu, W. -S., Zhang, Q. -B., Zhu, H. -H., et al. (2010). "Large-scale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 study of an underground cavern group under true three-dimensional stress state."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47(9), 935-946. DOI:10.1139/T10-006。

朱鸿鹄, 施斌, 严B凡, 陈城, 李煜, 王静, 张洁. (2013).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感测的边坡模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2(4), 821-828。

朱鸿鹄, 施斌. (2013). "地质和岩土工程分布式光电传感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四届OSMG国际论坛综述". 工程地质学报, 21(1), 166-169。

朱鸿鹄, 张诚成, 裴华富, 周游, 施斌. (2012). "GFRP土钉拉拔特性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34(10), 1843-1849。

朱鸿鹄, 张诚成, 施斌, 周游, 张带军. (2012). "GFRP锚杆拉拔时效模型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5), 862-867。

朱鸿鹄, 刘林超, 叶肖伟. (2011). "分数导数型粘弹性地基上矩形板的受荷响应."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2), 271-278。

朱鸿鹄, 朱维申, 殷建华, 等. (2010). "地下开挖模型试验的光纤监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6), 826-830。

朱鸿鹄, 殷建华, 靳伟, 等. (2010).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地基基础健康监测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 43(6), 109-115。

朱鸿鹄, 殷建华, 张林, 等. (2008). "大坝模型试验的光纤传感变形监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7(6), 1188-1194。

朱鸿鹄, 陈晓平, 程小俊, 等. (2006). "考虑排水条件的软土蠕变特性及模型研究." 岩土力学, 27(5), 694-698。

教材专著

-施斌, 张丹, 朱鸿鹄. (2019). 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 科学出版社.

--施斌, 阎长虹等. (2017). 工程地质学. 科学出版社. (参编1章)

--陈晓平, 傅旭东等. (2016).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参编2章)

--Zhu, H. -H., and Yin, J. -H. (2012). Fiber Optic Sens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Geo-Structures.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荣誉记录

--2019年9月,“挑战杯”南京大学选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019年2月,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2019年1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6)--2017年9月,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7年3月,中国地质学会2016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参与人)--2015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五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14年9月,南京大学中国银行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奖--2014年8月,第二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14年3月,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11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排名第6)--2012年10月,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上一篇:朱金华(美术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