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峥嵘(人物)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06 15:33:50编辑:皮带君

张峥嵘(人物)的个人简介

张峥嵘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绥城。民间剪纸艺术家黄素喜添外孙女。黄素老太太剪纸技艺高超,名扬海内外,小峥嵘引以为豪;姨婆黄匏、姨妈郑小蕊均为巧剪,蜚声金浦,小峥嵘钦羡不已,折纸张剪,跃跃欲试。艺术氛围浓郁温馨,言传身...

简介

张峥嵘1966年出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绥城。民间剪纸艺术家黄素喜添外孙女。黄素老太太剪纸技艺高超,名扬海内外,小峥嵘引以为豪;姨婆黄匏、姨妈郑小蕊均为巧剪,蜚声金浦,小峥嵘钦羡不已,折纸张剪,跃跃欲试。艺术氛围浓郁温馨,言传身教,小手学剪,有志者事竟成。从1977年起张峥嵘纤手操妙剪,用心写春秋。17岁时以一《十二生肖》作品而步入剪坛,迄今,以其继承和发扬剪纸大师黄素的写实手法,吸取改进林桃大师的古拙写意手法,而独秀于艺苑中。

黄素

一代宗匠 名闻遐迩

黄素1908年生于福建省漳浦县旧镇,从小没上过学,却聪慧过人,心灵手巧,刻苦钻研剪纸艺术,15岁时就已是乡里出了名的剪纸能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培养下,黄素的剪纸艺术日渐成熟,创作热情高涨,精品不断涌现,作品受到福建省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肯定和评价。1960年,黄素作为龙溪地区文艺界的代表参加了福建省群英会。1965年,黄素应聘进入漳州市工艺美术公司工作;成为漳浦县第一个专业剪纸艺人。20世纪80年代,黄素曾被福建省漳浦县文化馆聘为剪纸教员,专门从事剪纸创作和培训工作,为漳浦剪纸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素的剪纸,既继承了民间剪纸的传统艺术手法,又融入工艺美术特色,加上排剪手法的娴熟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剪纸作品先后参加“斐济国家工艺美术展”、“福建省首届剪纸艺术展”、“全国十县市剪纸联展”、“上海桂花节剪纸展”等国内外大型展览,在美国、斐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台、港、澳等地受到欢迎和收藏。《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国文化报》、《中国妇女画报》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她的艺术成就。1993年,漳浦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剪纸之乡”这一荣誉时,其中就包含着黄素的劳动与智慧,她为漳浦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永载史册。2003年9月,黄素等老一辈剪纸艺人受到中共福建省漳浦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黄素被授予“长寿花姆”的荣誉。

继承传统

心灵手巧的张峥嵘在年轻时就显露出她的艺术才华,在外婆黄素的身传言教之下,剪纸技艺日臻成熟,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剪纸领域有一番不俗的表现。

二十多年来,张峥嵘在剪纸艺术这块园地辛勤耕耘、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经常创作剪纸到深夜,艺术造诣不断提高,作品多次获奖。她的作品既继承传统技法,又不断推陈出新,锐意创作现实作品。张峥嵘的作品题材广泛,有民间传说、戏剧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特别是歌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现代题材作品更具创意,如“曼舞喜庆十六大”、“百鸟朝凤”、“年年有余”、“富贵荣华”、“水仙花”、“玉免拜年”、“鸟语花香”、“鱼虾乐”、“彩蝶迎春”等。她的作品构图完整丰满,讲究对称艺术,阳剪阴剪运用自如,剪法纤细与质朴巧妙结合,线条流畅,图案精美,采用排剪方法表现鸟兽羽毛,栩栩如生。她剪的蝴蝶图特别精彩,形似神似,令人惊叹。

推陈出新

1997年10月,她应邀参加福建省漳州市政协举办的中日友好联欢会,现场为日本友人剪纸献艺,创作《四季如春》;还和日本一位市长同台演唱,她的剪纸技艺和表演才华均得到日本友人高度赞赏。2002年5月,她创作的剪纸作品《团团圆圆》参加海峡两岸四地“团圆”艺术剪纸暨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评奖活动,荣获优秀奖。该作品采用民间剪纸传统对折剪的表现方法,把凤凰、牡丹、荷花、紫荆花嵌入其中;牡丹花代表祖国,紫荆花代表香港,荷花代表澳门,和六只凤凰欢聚一起,象征祖国风调雨顺、吉庆祥和、团结友爱,表达作者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心情。作品取材于传统的团花图案,但赋于新的内涵,使传统剪纸表现手法得到创新和发展。

多才多艺

张峥嵘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会演唱芗剧、评剧、越剧、黄梅戏和闽南语歌曲。曾获得福建省第五届闽南语歌曲大奖赛优秀奖、福建省漳浦县闽南语歌曲大奖赛一等奖。她经常参加福建省漳浦县“三下乡”活动,到农村为农民演出文艺节目。2003年3月,她应邀到深圳参加漳州同乡会联谊活动,在五洲宾馆为嘉宾和乡亲们现场表演剪纸和闽南语歌曲,增进了骨肉情谊。2003年8月,她应邀带着她的学生到漳州宾馆,参加闽粤赣3省13市党政代表团联谊活动,边表演剪纸边演唱歌曲《剪梦》,精湛的技艺博得满堂掌声。

由周健军作词,蔡艺榕作曲,为张峥嵘专门创作的《剪梦》唱出了她的心声,唱出了张峥嵘对剪纸艺术不懈追求的梦想。

培育后人

2006年初夏的一个早晨,笔者如约来到厦门市仙阁里幼儿园,采访担任该园老师的张峥嵘妹妹张丽群。仙阁里幼儿园的小朋友看到笔者的到来,礼貌而又亲切和笔者打起招呼,望着这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亲身体验充满着童趣的大千世界,笔者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而不同的是,现在的幼儿园房子盖得十分漂亮,装饰处处充满着趣味,小朋友穿上了统一整齐的园服,到处体现儿童世界的幼稚和快乐,在幼儿老师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此时,不由得让笔者十分感慨,现在的儿童真幸福!

张丽群老师告诉笔者:“小时候我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还没有产生很大的兴趣,但外婆黄素和母亲郑惠如、姨妈郑小蕊、姐姐张峥嵘对剪纸的执着追求和在家庭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使我也爱上了剪纸。后来,我考取了福建省泉州幼儿师范学校,1991年7月毕业之后即分配在漳浦县实验幼儿园工作,这时,我开始尝试在幼儿园里开设剪纸课程。由于漳浦县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开设剪纸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漳浦县实验幼儿园剪纸教学的成绩比较突出,中央电视台第四套海外频道还为此作了专题报道。1999年7月,我调到厦门市仙阁里幼儿园任教以来,仍在班级开设剪纸特色课程,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剪出五彩滨纷的图案,幼儿甚是喜欢。除了每周一次的专门活动外,还将剪纸融入区域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并将他们用心剪出来的作品放在每个小朋友的成长记录袋中,记录他们的小小艺术表现能力。在班级中我们还辟有专题剪纸板,张贴每个小朋友的作品,营造他们都喜欢剪纸活动的氛围。通过剪纸,使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传承,孩子们渐渐地有了耐心、细心的好品质,并能以比较平静的心态坚持做好每一件事。这对于孩子们个人人格的培养是十分有稗益的。在姐姐张峥嵘的精心培养下,现在念厦门松柏第二小学五年级的侄女杨卓青颇有剪纸艺术的天赋,她在2006年4月26日厦门海峡姐妹携手共创未来的交流活动中表现不俗,她的剪纸作品受到了海峡两岸姐妹们的一致好评。我的孩子黄溥博对剪纸也产生很大兴趣,现在他也在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一年级念书,他们俩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一起认真学习剪纸技艺。黄溥博创作的八荣八耻,以愚昧无知为耻的剪纸作品《姐姐生病了》发表在2006年5月28日的《厦门日报》,并荣获一等奖。同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厦门市委员会、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专业委员会、厦门市教育协会向黄溥博颁发获奖荣誉证书。

艺术交流

张峥嵘致力于对外对台的文化艺术交流,她的剪纸作品近千幅流传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到日本、泰国、斐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展出交流和作为福建省漳州市有关部门的礼品赠送给海外社团乡亲,为漳浦剪纸走出国门做出积极的贡献。1996年9月,她应邀到香港、澳门为漳州同乡会的乡亲进行现场剪纸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获得好评。1999年2月,张峥嵘应邀赴澳大利亚的悉尼、首都堪培拉及墨尔本等地区,现场表演剪纸艺术和演唱芗剧,和当地华人、华侨一起欢度新春,开展联谊活动,她的剪纸表演和芗剧演唱,博得满堂观众的喝彩。她还把随身携带的100多幅剪纸作品赠送海外乡亲,大伙争相接受这一珍贵礼物。她的作品大多数被福建省漳州市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悉尼政府和当地福建会馆。同时,受到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周文重的亲切接见。2002年11月,她随福建省漳州市政府代表团再次赴香港参加首届香港福建节,在有数千人参加的维多利亚公园现场表演剪纸艺术和演唱芗剧《安安寻母》,获得圆满成功。

优秀作品

张峥嵘有《丹凤朝阳》、《年年有余》等10余幅优秀剪纸作品被编入《福建漳浦剪纸集》。她的《年年有余》等多幅剪纸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及福建省、漳州市等多种报刊,表现了她的作品具有较高艺术水平,深受人们欢迎。她的作品先后被中国民俗吉祥组委会、上海桂花节组委会、华夏剪纸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等单位收藏。

2006年张峥嵘创作的四幅表现中国民间风俗的作品:《喜得孙儿》、《满月膨膨大》、《拜祖宗娶媳妇》、《乖子去打拼》被有关部门选中,现已陈列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西湖之畔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据悉,剪纸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选中珍藏为数甚少;由此可见张峥嵘作品的创作功力深厚,表现手法细腻雅致,实属民间剪纸艺术中的精品。

上一篇:朱旭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