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正勋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04 20:37:07编辑:皮带君

张正勋的个人简介

张正勋(1957.12―2005.10)重庆人。著名中国画家,青少年时期恰逢“文化大革命”,他有上山下乡做“知青”的经历,也在部队接受过教育和锻炼。1987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1992年进入北京画院研修中国画,1997年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师从中国著名画家李文信、冯建吴、张仁芝三位先生。曾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职工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渝中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任广东省汕头教育学院副教授、四川西华大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简介

u200d u200d

抒写内心真情

读张正勋的画: 邵大箴

对画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绘画样式,建立自己的风格。所谓独特的语言方式和绘画样式,所谓个人绘画风格,必须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公共资源和个人创造。公共资源是指为公众所共同接受、共同享用的那部分与绘画有关的、有形和无形的“财富”,如传统的观念和技巧,如民族和大众的审美趣味与格调。任何一位艺术家的个人创造离不开公共资源,即离不开传统,离不开大众,必须从传统出发,必须考虑大众的欣赏能力与审美要求,但又不能受传统束缚而不求创新,不能为迎合大众而减弱自己的创新力度。在如何利用公共资源和发挥个性之间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是每一位艺术家要费尽心思去苦苦探求的。看了张正勋的作品,觉得他在这方面是下了功夫,取得了成绩的。

张正勋步入画坛经过坎坷的历程。出生在1957年的他,青少年时期恰逢“文化大革命”,他有上山下乡做“知青”的经历,也在部队接受过教育和锻炼。当他有机会专门从事中国画创作和在四川、北京进修时,他如饥似渴的地向传统学习、向前辈学习,由表及里地揣摩中国画的原理和创作方法。他早期的作品较多地利用“公共资源”是可以理解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他逐渐认u200d识到,在运用传统和前人技巧的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个人的性格特点,做既与传统有联系又与其有区别的艺术创造。

如何做到这一点?他的体会是,作画必须首先要动心、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仅仅 u200d运用笔墨和技法。他说:“笔墨、技法皆是为表现u2018心u2019、u2018情u2019而生的,应该用u2018心u2019、u2018情u2019作画,现于纸上,感动他人。”他的许多作品给人感觉不落俗套,不追求表面的华丽效果,就是因为他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写自己的的真实感情。他除了不断观摩传统大师的作品和反复练习绘画技巧外,还有意识的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景象。

他觉悟到,画画除了“画内功”外,还有更重要的“画外功”,即我们通常说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表面上看,画外功似乎与画画无关,实际上则有密切的联系,这关系到画家的素质与修养。张正勋写过一篇短文《偶遇随想》,他从厦门鼓浪屿看到台风来临时一些员工奋不顾身的抢救财产、不图任何回报的行动中,得到启发,反问自己:“当今我们学画画的人,能否做到在没有人知道你时、在没有老师和朋友督促你时、在没有人订购你的作品时,也始终如一拼命地画下去,哪怕一生都没有回报也无怨无悔?”他从一位“外行”人随口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话语中,悟到在处理画面笔墨关系时,正需要有这种认识。

我觉得,张正勋在绘事上取得的成功,在许多方面得益于他对人生的体悟,得益于他对人生、对艺术的通达态度。他笔下的许多画面,并不拘泥于写客观景色,而着眼表达一种情绪,表现一种境界。它们把我们从具体的画面,引向画外。

当然,具体到画面创新,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张正勋解决。正如前面所说,他必须自己找到自己的样式。在寻找新样式、新风格时肯定走过弯路,他意识到新式、新风格不能刻意去“做”,只能是长期劳动之所获,是“水到渠成”。在与水墨长期的交道中,他慢慢地掌握了水性、墨性,掌握了线的表现力,并在如何独特地运用笔墨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他不平均使用笔墨,而是在用淡墨或水笔皴擦的基础上,发挥细笔勾线的作用。在使用淡墨或湿笔皴擦时,已经有模糊、不确定的线存在,但以墨色变化为主,在此基础上再用明确的细线,造成物象清晰的轮廓,与背景既对比又呼应,造成画面丰富的层次关系和富有变化的视觉效果。在运用这样的技巧时,张正勋善于处理画面局部与整体、繁与简的关系,善于把局部的细致刻画纳入画面的大效果,决不喧宾夺主。在他的画幅前面,我们首先为他 u200d概括、简明的画面所吸引,继而玩味其细致刻画的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的欣赏。这说明,他的画既有“势”,又有“质”,各种造型因素配合有致,有鲜明的节奏感在展览会上这些画能使人驻足,能使人玩味。

中国画要具有现实感,在造型与光、色表现上适当吸收西画技巧是无可非议的。如何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吸收西画的营养,张正勋有明确的认识。他认为:“水墨画借鉴,不要照搬西画,要了解根源,要吸取根本有用的融合于水墨画,创造出来的作品感觉是水墨画而不是西画。”他的水墨作品在虚实关系处理、在光色表现上,借鉴了不少西画技法,可是感情、格调和趣味,却明显是中国的,由于借鉴西画的一些因素有机地融合在大的水墨关系中,用于强化笔墨的表现力,因此丝毫不使人感到这种融合有勉强之处。

张正勋是一位手勤、脚勤和脑勤的画家。手勤使他的绘画技巧愈来愈娴熟,脚勤使他能广泛领略祖国山河之美,而脑勤和善于思考则使他产生悟性。他正在处于创作的活跃期,只要他锲而不舍地走探索、创新之路,他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品

1994年 《春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95年《嘉陵春晓》入选《全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1998年 《推板车》入选“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览”。 1999年 《渔舟》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2001年 《小河》获“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海月》人选“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山泉印象》人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5次新人新作展”。 2003年 《老房子印象》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提名奖。2004年 《水乡印象》入选“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工地》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5年《古桥》入选“第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四川省美术展览馆、重庆国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青岛展览中心、浙江省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陈列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韩国、瑞士等收藏家收藏。出版有《张正勋画集》、《张正勋中国画集》、《张正勋山水画选》、《张正勋研究》、《张正勋国画作品集》等著作。

作品图录

作品相册

上一篇:朱纯(清代)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