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忠善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4-01-02 12:36:20编辑:皮带君

张忠善的个人简介

评剧青衣、老旦,筱派创始人。直隶庆云(今属山东省庆云县)人。曾经拜蹦蹦戏老艺人为师学艺。也曾入白玉霜评剧团。后在天津、河北、东北等地搭班演出。1952年参加锦州评剧院。1954年入辽宁评剧院二团。一代评剧大师、评剧六大流派筱派创始人。中国剧协辽宁分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简介

筱俊亭,原名张忠善,又名张俊亭。评剧筱派青衣兼老旦的创始人。1921年生于天津,直隶庆云(今属山东)人。曾经拜蹦蹦戏老艺人为师学艺。也曾入白玉霜评剧团。后在天津、河北、东北等地搭班演出。1952年参加锦州评剧院。1954年入辽宁评剧院二团。1959年后历任沈阳市评剧院副院长、艺委会主任,沈阳市文联、中国剧协辽宁分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擅用低音域,对评剧青衣、老旦唱腔有发展创造。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井台会》、《杨门女将》、《母女俩》等。有《筱俊亭唱腔选》。2013年11月4日早晨,因病在河北廊坊去世,享年92岁。

成长经历

张忠善,女,现名筱俊亭,原名张忠善,又名张俊亭,原籍山东省庆云县东辛店乡张玛琅村,1921年出生于天津,儿时丧父,后拜老艺人杨义为师学习蹦蹦儿戏。由于当时没钱请名师,她就“跑连外”流动献艺,几乎演遍了德州、桑园、沧州的大小村庄,戏班的老先生就给她起了个艺名“花俊亭”,大人都亲切地叫她“小俊亭”。青少年时她便当了小主演,贴戏报和戳水牌时,都要写上主演的名字,于是改为“筱俊亭”。

在演出中,筱俊亭又得到朱金财、刘庆堂、寇文质等多位老艺人指教,艺术表演长进很快。 20世纪30年代末期,筱俊亭在天乐戏院搭班唱戏。这一时期她与评剧名伶刘翠霞、爱莲君、鲜灵霞、新凤霞等同台演出,并努力学习她们的优长。“金嗓歌王”骆玉笙的京韵大鼓、侯永奎的昆曲等也都成为筱俊亭百看不厌、取之不尽的的艺术精华。后来在排演新剧目时,一些美妙旋律总会在不经意间融入到她的唱腔中,使她的演唱巧腔迭出,回味无穷,独具魅力。

青少年时期的筱俊亭与名角花巧玲在唐山永盛剧院同台演出《玉虎坠》,她不以高腔起唱,发挥自己中低音浑厚宽亮的特长并融入深沉细腻的感觉,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从此,她更加坚定信念,在以后的许多唱腔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适合自己嗓音条件、比一般评剧低四度的唱法。

筱俊亭曾被应邀到天津华北戏院演出,以《白蛇传》轰动津门,还多次应邀到唐山、林西矿区、山东等地演出,就此成名,红遍天津、河北、山东各地。 全国解放后,新社会的优越条件,使筱俊亭的舞台艺术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1952年6月她正式参加国营剧团―――锦州评剧团,不仅主演了《刘翠屏哭井》、《安安送米》、《冯奎卖妻》、《丁香割肉》、《珍珠衫》、《桃花庵》、《花为媒》、《马寡妇开店》、《杨三姐告状》、《四劝》等拿手好戏,还新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卓文君》、《哭长城》、《小女婿》、《救急包》、《妇女代表》等剧目。

1952年秋,她开始对评剧青衣唱腔进行系统改革。

1954年年底,筱俊亭调至沈阳,她结合自己的嗓音及身形条件,有意识开辟新路,尝试着进行老旦行当的创造。

1956年排演了第一出纯老旦剧目《杨八姐游春》,大获成功;接着又排演了《穆桂英挂帅》、《古国风云》、《三关排宴》、《母亲》、《洪湖赤卫队》、《江姐》、《南海长城》、《丰收之后》、《东风解冻》、《社长的女儿》等剧目,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不同时代、性格、身份的老年妇女形象。

这时她主工青衣花旦,以青衣戏见长。通过一系列剧目的演出,筱俊亭为评剧老旦行当积累了一整套唱腔与表演模式,她学习各家运用低腔之长,并吸收了单弦、大鼓等演唱方法,逐渐形成了低回婉转、节奏灵活、俏丽多姿、收放自如的艺术风格,得到广大观众、艺术专家及同行们的认可,最终形成享誉海内外的评剧老旦“筱派”唱腔。

荣誉

1953年参加东北地区戏剧音乐舞蹈汇演,演出的《井台会》获东北文化部颁发的奖状。

1954年调入沈阳,任辽宁省评剧二团主演。

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演出。

1958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1959年加入沈阳评剧院,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当选为辽宁省政协委员。

1960年参加辽宁省好戏汇演,《穆桂英挂帅》、《母女俩》获表演一等奖。

1963年被评为沈阳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任命为沈阳评剧院副院长兼院艺委会主任,此后当选沈阳市文联副主席。

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文革结束后,重返舞台,移植演出的《初升的太阳》受到好评,中国唱片社将主要唱段灌制唱片。同年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先进生产工作者。

1978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第五届全国政协一、二、三次会议,同年参加文艺界技术表演赛,演出《井台会》,获荣誉奖。

1980年被评为省、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同年被授予沈阳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1年沈阳市现代剧目汇演,她自编、自导、自演的《这样的女人》获剧本创作奖、音乐设计奖、优秀表演奖。同时中央电视台改编成评剧电视剧《小院风波》,放映全国受到全国各地群众的好评。

1982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又一次授予剧本《这样的女人》物资奖励,颁发嘉奖证书。

评价

筱俊亭是全国剧协会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剧协副主席、沈阳市文联副主席。她嗓音浑厚圆润,低回婉转,刚柔兼备,吐字清晰,喷口有力,节奏灵活流畅。她尽几十年的刻苦钻研,为开拓评剧老旦行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演出的主要剧目有:《对花枪》、《打金枝》、《杨八姐游春》、《包公审太后》、《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母女俩》、《母亲》、《丰收之后》、《小女婿》、《洪湖赤卫队》、《江姐》、《甜蜜的风波》等。

在75年的演艺生涯中,筱俊亭不辍研究,结合自身条件反复探索,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创造出独具风彩的老旦唱腔,并得到广大观众、艺术专家及同行们的认可,世称“筱派”。其女小筱俊亭是其艺术流派的得力传人。

上一篇:张晓平(研究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