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炎宪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29 21:43:31编辑:皮带君

张炎宪的个人简介

张炎宪1947年出生,嘉x中埔l人.台湾史研究者,2000年到2008年间任台湾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日本东京大学博士。

个人简介

出生于1947年“二二八事件”那一年的张炎宪,台湾嘉义县中埔乡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历史学研究所硕士,日本东京大学博士。于1984年回台后,开始任职于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性质的工作,期间并担任辅仁大学、东吴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等校的教职(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nd,a;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nd)。

1991年,以台湾史研究为宗旨的“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正式成立,并将该会定位为以“民间的、史料的、生活的”台湾民众史之爬梳工作为主。专攻台湾史的张炎宪,与陈奇禄、吴丰山、林美容、庄永明等人被聘为该基金会董事,以民间的力量,默默从事台湾史研究的耕耘工作。2000年5月,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任命张炎宪为国史馆的馆长,也开启了用比较体制化之方式进行台湾史研究的另一个新纪元(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nd,b;蔡笃坚2001;林晨柏2000)。

主要研究领域

传统的主流历史教育当中,充斥着帝王将相的兴衰,很容易让教学与学习的人,误以为历史不过是朝代更迭、朝名替换的陈年旧帐。然而,这似乎不是张炎宪眼中的历史研究,对他来讲,历史基本上应当充满了人性的抉择,以及对土地与人民的情感。在2003年的一次公开演讲当中,张炎宪这样解释他自己对台湾之历史教育的观点:

“我认为台湾过往的历史教育,欠缺很重要的两个元素。一是对土地的感情,一是对真实人性的了解,或者说是真实面对困境或挑战的如何适应?这两方面的缺乏,当然与政治文化相关,但在整个社会逐渐迈向民主自由化时,应该针对这问题来修正。”

“这样的体悟,与我专攻台湾史后,想要追究与突破的问题有关---究竟如何能掌握台湾民众的观点,重新发掘台湾人的历史感情与历史世界?”

“我怀疑统治者的文献资料,虽然它们可以解开政策制定过程,与统治者心态的谜底,却无法刻划表达被统治者的心声。因此,我投入二二八事件与五O年代白色恐怖时代的口述历史访查工作,希望从民间的角度,找回那个世代台湾人的历史感情。(引自翁舒玫2003)”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视野当中,张炎宪义无反顾地投入和“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以及“台湾独立运动”相关的口述史采访纪录中。以“二二八事件”而言,他前后出版了十本以上和该事件相关的口述史纪录(部份书目请参考以下的“主要着作”),而被某些人誉为台湾“二二八事件”的权威(反对者称张书多为编着,其实际参与不多)。以“白色恐怖”而言,他和“鹿窟事件”相关的两本着作,也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作品。至于久被忽略的“台湾独立运动”这个议题,更是由他创先在2000年出版两本和“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之参与者相关的口述历史访问纪录,堪称是这个领域的开路先锋。

另一方面,他也致力主持台湾历史的纪录与史料整理。在他担任国史馆馆长期间(2000-2008),该馆出版了许多过去国史馆一向忽略的台湾相关作品,例如系列出版《台湾民主运动史料汇编》、《台湾主权论述》、《二二八事件史料汇编(1-18)》、《雷震案史料汇编》(4册)、《二二八事件辞典》、《台湾劳工运动史料汇编》、《原着民族运动史料汇编》(2册)、《战后台湾政治案件案史料汇编》(13册)、《民主崛起―1980年代台湾民主运动访谈录》(2册)BBB。同时他也主持国家卸任元首与副元首相关史料之纪录与整理。

主要着作

(只收入重要专书,单篇论文不收入,照时间顺序排列)

张炎宪编,1989,台湾汉人移民史研究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

张炎宪、李季桦、王静霏编,1989,台湾史关系文献书目(1984-1988)。台北:台湾风物杂志社。

张炎宪、李筱峰编,1990,二二八事件回忆集。台北:稻乡。

张炎宪、胡慧玲、高淑媛,1993,悲情车站二二八。台北:自立晚报。

张炎宪、王世庆、李季桦编,1993,台湾平埔族文献资料选集:竹斩社。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

张炎宪、胡慧玲、高淑媛,1994,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

张炎宪、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4,嘉义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报。

张炎宪、胡慧玲、黎中光,1995,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a,嘉义驿前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b,诸罗山城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1995c,嘉云平野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采访,1996,冲击年代的经验:台北县地主与土地改革。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张炎宪、陈美蓉、黎中光编,1996,台湾近百年史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高淑媛,1996,混乱年代的台北县参议会1946-1950。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编,1996a,台湾史论文精选(上)。台北:玉山社。

张炎宪、李筱峰、戴宝村编,1996b,台湾史论文精选(下)。台北:玉山社。

张炎宪、胡慧玲、黎澄贵,1996c,台北都会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胡慧玲、黎澄贵,1996d,淡水河域二二八。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陈美蓉、杨雅慧编,1998,二二八事件研究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高淑媛,1998,鹿窟事件调查报告。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张炎宪、陈凤华,2000,寒村的哭泣:鹿窟事件。台北县板桥市: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张炎宪、胡慧玲、曾秋美,2000a,台湾独立运动的先声:台湾共和国(上册)。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胡慧玲、曾秋美,2000b,台湾独立运动的先声:台湾共和国(下册)。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曾秋美、陈朝海编着,2003,20世纪台湾新文化运动与国家建构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张炎宪、陈美蓉、尤美琪陈访问记录,2008,台湾自救宣言--谢聪敏先生访谈录。台北:国史馆。

参考书目

蔡笃坚,2001,口述历史实践与台湾认同发展online。台北:国立阳明大学。2004年10月22日。全球资讯网网址:http://www.ym.edu.tw/cge/history/abs01-1.htm。

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nd,a,董事:张炎宪/着作目录online。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2004年10月22日。全球资讯网网址:http://www.twcenter.org.tw/f01/peo_08.htm。

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nd,b,成立缘起online。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2004年10月23日。全球资讯网网址:http://www.twcenter.org.tw/f01/f01_1.htm。

林晨柏,2000,张俊雄宣布总统府人事张炎宪出掌国史馆online。台北:中时电子报。5月5日2004年10月22日。全球资讯网网址: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abian2000/89505p70.htm。

翁舒玫,2003,历史的变局B人性的抉择:国史馆馆长张炎宪谈历史教育online。np:人本教育电子报。2004年10月22日。全球资讯网网址:http://class.eje.isst.edu.tw/files/%E5%AD%B8%E8%A1%93%E8%AB%96%E6%96%87%E6%9C%9F%E5%88%8A/hef/20020410.htm。

上一篇:张小曳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