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志和(将领)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29 20:43:27编辑:皮带君

张志和(将领)的个人简介

张志和(1894年―1975年)原名清平,字志和,以字行。1894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县临邛镇一个地主家庭。清末1908年考上四川陆军小学堂,1911年入西安陆军第二中学,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1916年毕业。1921年离川前往北京...

人物简介

张志和(1894年―1975年)原名清平,字志和,以字行。1894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县临邛镇一个地主家庭。清末1908年考上四川陆军小学堂,1911年入西安陆军第二中学,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1916年毕业。1921年离川前往北京清河镇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与刘文辉、邓锡侯同学。历任连、营、团长。1925年应刘文辉邀请担任川军总司令部参谋,执掌刘的机要。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刘文辉派张志和作为全权代表赴武汉,表示响应革命,刘部遂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4军。

1927年1月任24军政治部主任兼第6混成旅旅长。同年加入中共。1928年秋任中共四川省委军委委员。1929年任24军暂编第1师副师长兼第2混成旅旅长。1930年9月被开除党籍。1933年回乡寓居。1937年9月赴延安,1938年4月,任第30集团军参谋长,8月兼30集团军战地军官训练团副团长,后辞职回川。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9年赴雅安,协助刘文辉起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5年10月在北京因车祸逝世,享年81岁。1979年2月,右派问题被平反,1981年2月将张志和骨灰移放八宝山革命公墓。著有《抗战必胜论》、《现代战争论》(笔名李凡夫)、《军事与政治》。

起义风云

在武汉期间,张志和与吴玉章、郭沫若等川籍人士往来密切,并由他们介绍结识了李汉俊、董必武、邓演达、李立三、张太雷、张国焘等人以及苏联顾问鲍罗廷,常与之交谈,阅读他们给的进步书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革命意识渐增。大革命失败后,许多贪生怕死之徒见风转舵改换门庭,而张志和却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参加了共产党,入党介绍人是省委派到他的部队中搞兵运工作的洪仿予,即洪沛然,解放后在纺织工业部工作。1928年初,刘文辉任命张志和担任24军暂编第一师副师长兼第二混成旅长,师长由刘自兼。第二混成旅由重庆移防江津后,中共川东特委军委书记李鸣珂直接与张志和联系。省军委的工作,也得到了张志和的大力协助。张在江津城内小官山创办了一个志和图书馆,购进大批马列著作与进步书刊积极在士兵与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张还通过军委派到他部队里搞通联工作的李崇实,给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书记李鸣珂送去了10支手枪和3000发子弹。

张志和虽然对革命事业满腔热忱,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军官,他却态度鲜明地反对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动武装起义。他曾向省委派到他部队里负责党的工作的杨云樵表示,没有广大民众的配合,士兵起义必败无疑。当省委在李立三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影响下仓促组织的遂(遂宁)彭(彭山)起义,广汉起义连遭惨败后,张志和通过杨云樵将一份提案提交给省委,提出,他在军队上层作掩护,在下面发展党员,团结教育士兵,然后将骨干力量派往四川各军阀部队,发展组织,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再行举事。遗憾的是,省委研究张志和的意见后,却对他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如今官当大了,怕起义影响他显赫的地位,政治上已不可靠。更为荒唐的是,为了避免张志和成为起义的障碍,省委决定趁张志和奉刘文辉之召回成都开会之机,在江津突然举行武装起义。而在此之前,省委已将赞同张志和观点的杨云樵调到重庆,另派李克俊(原名李德孚,后背叛革命,成为国民党特务)前往江津,担任张部军支书记。李克俊对武装起义尤为热衷,每次发言,总是满口暴动暴动。而且他喜欢扣帽子、打棍子,凡不同意他意见者,即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等待主义”、“尾巴主义”。

江津起义一爆发,魏镛立即电告了刘文辉。 张志和星夜兼程赶回江津,此时起义部队早已溃散。情绪冲动的团营长们顿时就把他包围了,逼着他把关在牢中的一百多名造反官兵和江津地下共产党的人全部枪毙。就在张志和回到江津的头一天深夜,魏镛亲自带人到师旅部抓走了录事李崇实、实习员江国勋。魏镛此举目的有二,一是借此推脱他代理指挥部队时发生事变的责任;二是给张志和一个下马威。我在你姓张的师旅部里抓到了共产党,看你怎样向刘文辉交待?

魏镛担任军法官,并胁迫张志和监斩。张志和内心的复杂、痛苦、以及愤忿之情可以想象。他难以理解省委在他指挥的部队里举事,居然会事前不通知他。而在江津驻军中,他虽是最高军事长官,可上面刘文辉要他严厉处置,下面又是一群杀红了眼的军官,夹在这中间,他还能怎么办?他惟一能做也的确利用权力做到了的是,在魏镛“全部枪毙”的名单上打了折扣,“同意”杀一半的起义被俘士兵,而对江津地方党龚文骐、龚蔚农和行委的曹泽芝三名在押“赤匪”改判有期徒刑。

在张志和的鼎力相助下,李崇实、江国勋得救了。当夜,魏镛与参谋长兼江津县长刘中生杀害了48名起义士兵,又在其余被俘士兵的脸上刻字,涂上蓝靛,驱逐出境。地方县委的龚文骐、龚慰农和行委的曹泽芝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解放后,张志和受到少数人的误解,但毛泽东、周恩来了解张志和在秘密战线上为革命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他担任了政务院(国务院)参事、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届委员、川盟主委。

参事上书

1956年,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张志和、廖华、李仲公、余遂辛、李奇中、林志钧、胡公冕、舒宗鎏、万保邦、徐行之、王卓然、张知行、范朴斋、李一平、陈修和、安若定、左宗纶、章友江等18位国务院参事联名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直言中共的统战工作有偏差:“我们的意见是:切实检查统战工作的作风,纠正偏差;同非党人士接触应方式多样,深入实际,个别访问谈心容易听到尽情尽意的真话,而不是在台面上的u2018官腔u2019;多在行动及事实上予人以鼓舞以开新风;真正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多听意见,有错认错。”报告希望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消除有关人士的疑虑。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十八参事上书”。   根据国务院参事们的意见,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检查党的内外关系,国务院也开始着手提高参事的政治、生活待遇。国务院全体会议开会时允许参事室派三位代表列席会议,允许国务院参事列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允许国务院参事轮流参加政府举办的一些大型招待宴会等等。当年国庆节,全体参事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了国庆观礼。

蒙冤受屈

参加过“九?三”起义的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中,也有少数人误解张志和。曹泽芝就是其中之一。她不知道起义失败后,是张志和极力维护才保全了她的性命,她只清楚地记得,在1930年9月7日深夜里,她亲眼目睹了张志和屠杀了那样多的起义士兵。1957年,她从江津调到省政府文史馆担任馆员。曹泽芝一到成都,没想竟会与张志和狭路相逢,而且张志和居然还是民盟的领导!曹泽芝怒不可遏,马上向组织上检举了张志和的滔天罪行。恰好,反右运动已经开始了,在那样一种特殊的政治气候下,再加之许多同志对张志和的历史本来就有看法,他理所当然地被当作屠杀起义士兵的元凶揪了出来。各种各样的批斗会上,曹泽芝的揭发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张志和面对活着的历史见证人的检举揭发,百口莫辩,只有仰天长叹。但他仍保藏着毛主席在延安时送他的照片,此照片毛泽东头戴红星帽,为斯诺所拍。张志和81岁这年逝世。1979年,他的右派帽子被改正,1980年1月彻底平反,落实政策。是年2月1日,骨灰移放八宝山革命公墓 。

上一篇:张志彦(画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