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广学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27 21:17:24编辑:皮带君

张广学的个人简介

张广学(1921年1月31日――2010年2月24日)男,回族定陶县定陶镇南城社区南关村人,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张先生系统研究了蚜虫学,在系统分类、生物学、系统发生演化理论和害虫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318篇(科普16篇),专著33册(科普9册)。曾荣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此外,还获得国家和中科院科技成果奖10余项,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昆虫学研究人才,其中培养博士生24名、硕士生6名、博士后1名。

张广学 - 概况

张广学,1921年1月31日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农民家庭,自幼生活简朴,刻苦努力。少年时代,由于营养不良,体质太弱,甚至不能直立行走,全靠母亲照顾。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养成了倔强性格。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他以顽强的毅力,终于恢复了直立行走,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大学农学系。
在大学期间,张广学除了孜孜不倦地学习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思想进步很快。1946年,他大学毕业,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工作。1950年,调到北京农业部棉产改进处,在冯泽芳领导下从事棉花害虫防治工作。后一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由朱弘复指导从事蚜虫学的系统研究。
张广学于1951年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79年任副研究员,1983年任研究员。1984年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和《昆虫学报》副主编。1985年起,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五届常务理事,第六届副理事长。1985年任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1986年,国务院授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优秀博士生导师。1989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历任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处技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曾任《昆虫学报》副主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系统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科技部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0年2月24日21时整,我国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关村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张广学 - 简介

张广学,男,1921年1月31日出生,山东省定陶县人,回族。著名蚜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
1946年在四川遂宁农业改进所遂宁棉厂工作;
1947年调至北平农业部棉产改进处,从事棉花害虫防治工作;
1948年与北平研究院昆虫研究室合作研究棉蚜;
1951年调至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
历任中国科学院所属实验生物所、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4年起,先后任北京昆虫学会秘书长、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昆虫学报》副主编、《昆虫知识》主编。
1985年起先后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四、五届常务理事、第六届副理事长,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
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8年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2010年2月24日21时整,我国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关村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张广学 - 学术研究

一、中国蚜虫系统研究的先驱之一

1948年,在朱弘复的指导下,张广学在原来基础上开始了蚜虫学研究。当时国内蚜虫标本、文献廖廖无几,经费、条件十分有限,只有钟铁森与他一同工作。

作为一个新领域的开拓者,张广学饱尝了创业的艰难。经过40余年努力,收集到全国蚜虫标本2万余号,蚜虫种类1000余种,占全世界总纪录的1/4,发现8新属,189新种和新亚种。先后共发表蚜虫分类论文68篇,专著15部。1983年完成了第一本《中国经济昆虫志?蚜虫类》,奠定了蚜虫分类学的雄厚基础。这本书被大英博物馆布莱克曼和伊斯吐布(Blackman&Eastop)在其名著《世界农作物蚜虫》(Aphids on the World′s Crops)中推荐为东亚蚜虫鉴定的重要用书。使中国蚜虫学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内外重视。

二、近缘种间杂交实验与种间隔离机制

杂交实验证明:蚜虫物种之间的繁殖隔离是物种独立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基础。

张广学领导的研究组通过实验证明:两个近缘的异寄主全周期型物种――棉蚜和大豆蚜,在其共同的第一寄主鼠李上,于自然界可以偶然杂交;在实验条件下,易于杂交。且棉蚜()×大豆蚜()和大豆蚜()×棉蚜()两组合的后代,却只能在其亲代母蚜的第二寄主上生活,其形态也与亲代母蚜相似。两杂交种都能营与亲代母蚜相同的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同样证实了二者杂交的季节隔离、杂交的生境隔离和杂交的生殖隔离。故认为二者仍是独立的物种。结合地球史和生物史提出在演化关系上多食性、广布型的棉蚜应是寡食狭分布型的大豆蚜的祖型。这项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两项研究写成的论文“几种蚜虫生活周期型及二个近缘种杂交实验研究”曾被列入1988年第18届世界昆虫学大会的学术报告,并被收入坎贝尔和艾肯博儒(Cambell et Eikenbary)博士(1990)主编的《蚜虫―寄主植物相互关系》(Aphid-Plant Genotype Interaction)一书,成为书中重要的一章。

三、提出俄罗斯麦蚜和冰草麦蚜是由同寄主全周期的杂草蚜虫演化而来的小麦害虫

1990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州召开的国际蚜虫学会议上,张广学作了“俄罗斯麦蚜在中国”的专题报告,提出冰草麦蚜Diruaphis(Holcaphis)agropyronophaga Zhang是麦类的第45个新害虫,并以雄辩的事实说明它是杂草蚜虫在环境压力下演化为小麦害虫的实例。他提出世界麦类危险性害虫俄罗斯麦蚜Diuraphis noxia(Mordv.)系由全周期杂草蚜虫演化为局部地方小麦害虫,进而扩大分布,在80年代扩散到亚热带,在环境压力下演化为生态幅度更大的不全周期型的世界危险害虫的假说。张广学还提出利用自然调控机制进行调控的设想,引起与会专家的极大重视和反响。主持会议的彼特斯(Peters)和艾肯博儒(Eikenbary)教授在他发言后立即表示同意,并决定将该论文收入1991出版的《Aphid-Plant Interaction:Population to Molecules》一书中。

张广学 - 学术影响

张广学运用先进科技方法研究蚜虫分类,创下中国首例,并且挑战国际权威对他们的部分研究理论提出重要的修正,受到植保界重视,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数值分类及支序分类

70年代,张广学在中国首例将数值分类法应用于蚜虫研究所得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的结果相符合。他提出,其不相符者有可能作为改变蚜虫分类学地位的启示,并提出它可以检验近缘物种的亲缘程度,很有应用前途。80年代,张广学利用系统演化理论和支序分类学方法,突破传统的11科分类系统,建立13科分类系统,澄清了国际上科间及亚科间的混乱现象,发现了从大蚜族Lachnini向长足大蚜族Cinarini过渡的口器类型;对长期争论的大蚜科的演化位置,提出大蚜科是相对进化单元的有力证据。

二、染色体分类

张广学改进实验方法得出99种蚜虫核型,其中71种为首次报道。绘制的核型模式图,总结了45类基本核型;提出最原始的蚜虫染色体数目可能是中间类型并朝两个方向演化。他根据蚜虫核型染色体带型研究,提出萝卜蚜从蚜亚科转隶于长管亚科的细胞学证据;根据声蚜属的独特核型参考其形态学上独有的发音刺和发音网,提出应把声蚜属提升为亚族级阶元。他还提出桃粉大蚜属应提升为族级阶元。核型特征还支持前人把分隶于不同亚科的两个属Tinocallis和Therioaphis改隶于同一个族。

三、蚜虫及其寄主植物关系

张广学研究中国293种瘿绵蚜科、斑蚜科和大蚜科蚜虫及其寄主植物关系时发现,中国这3科蚜虫的物种数占世界已知数的24.2%,与中国植物属数占世界已知数的24.5%相对应。同时中国3科蚜虫的属数占世界已知数的55%,恰与中国植物科数占世界已知数的56.9%相接近。表明中国蚜虫的属级、科级演化分别与植物科级与属级演化阶元是互相对应的。

四、对蚜虫生活周期型演化的新见解

张广学对国际权威R.A.莫都勒库(R.A.Mordvilko)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化理论提出了重要修正。

国际间多数蚜虫学家认为,棉蚜(Aphis gossxpii Glover)是失去第一寄主和两性世代的不全周期型。经多年研究,张广学用实验方法证明,不全周期的生活可以引导棉蚜产生体色和食性各异的两个不全周期的生物型;首次发现棉蚜还有3个异寄主全周期的生物型:花椒--棉、瓜生物型;石榴--棉、瓜生物型和鼠李--棉、瓜生物型。根据古生态学、古植物学和化石资料分析,他推断棉蚜的生活周期演化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提出花椒--棉、瓜生物型较另二个型更原始。

张广学对莫都勒库(Mordvilko)关于蚜虫生活周期型演化学说用图解方法提出修正。

他认为,冰川来临等大气候变化不是不全周期生物型产生的唯一原因,小气候变化才是重要原因;异寄主全周期生物型不是蚜虫生活周期型演化的终结,随着新寄主的获得,将会演化为另外的同寄主全周期型,并进一步演化为别的异寄主全周期型,如此循环。如果产生两个生物型间繁殖隔离,则伴随的便是新种产生;如果不产生繁殖隔离,则一个种内可以有几个不同的生活周期型存在。

张广学 - 个人荣誉

论文、专著

1950-1989年发表论文和专著141篇(本);
1990年至今发表论文和专著144篇(本);
1997年至今发表的论文目录见“蚜虫研究组”的科研绩效。

所获奖项

获得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第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
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国家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次;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五次;
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6年获得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求是奖”;
曾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1次,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其它奖项10次,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
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学术任职

曾任 中国昆虫学会名誉理事长
曾任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曾任 中国植保学会副理事长
曾任 《昆虫学报》、《昆虫知识》 副主编
曾任 《动物学集刊》 主编
曾任 动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曾任 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审查员

主要承担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蚜科蚜亚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蚜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动物志 、同翅目、斑蚜科。

张广学 - 研究成果

张广学是世界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和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广学系统地研究了蚜虫学,在系统分类、生物学、系统发生演化理论和害虫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1、系统研究蚜虫学,将我国蚜虫记录从148种推进到1000余种,占世界已知蚜虫总数的四分之一;发表9新属224新种。率先利用数值分类、细胞分类和胚胎特征进行蚜虫分类;利用系统演化理论和支序分类学方法突破蚜虫11科分类系统,建立了13科系统;基于胚胎和胚胎毛序演化规律,研究世界斑蚜科属间系统演化,创立4亚科分类系统。
2、首次证明中国植物界的科、属级分别与蚜虫的属、种级平行演化。对国际权威R. A. Mordvilko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化理论提出了重要修订。1983年出版专著《中国经济昆虫志同翅目:蚜虫类》被国际同行推荐为东亚蚜虫鉴定的重要用书。
3、最早提出以基地非耕种指数、生态自然调控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作为评选马铃薯无病毒原种基地的首要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蚜传病毒的方法,改进了国际先进技术,使马铃薯产量增加了50%。
4、首次确定了中药当归“麻口病”的病因,张广学主持研制的当归种苗包衣剂可防治“麻口病”,效果达98%,创造了筒式栽培法和一整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解决了当归人工栽培中的三大难题。
5、对国际权威R. A. Mordviko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化理论提出了重要修正,提出俄罗斯麦蚜和冰草麦蚜是由同寄主全周期的杂草演化而来的小麦害虫;结合地球史和生物史提出在演化关系上多食、广布型的棉蚜,应是寡食性分布型的大豆蚜的祖型,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先后出版《我国棉蚜及其预测预报》、《中国棉花害虫》、《棉虫图册》、《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等专著,在辽宁省朝阳建立万亩棉田自控棉蚜样板。提出植物能够并且应当作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新思路,并指导创制新疆棉蚜生态治理技术,获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他学术贡献

将我国蚜虫记录从148种推进到1000余种,发表9新属224新种;
利用系统演化理论和支序分类学方法突破蚜虫11科分类系统,建立了13科系统;
研究世界斑蚜科属间系统演化,创立4亚科分类系统;
首次证明中国植物界的科级、属级分别与蚜虫的属、种级平行演化;
提出杂草蚜虫演化为作物害虫进而演化为世界危险害虫生物型的重要事实和论断;
最早提出以基地非耕种指数、生态自然调控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作为评选马铃薯无病毒原种基地的首要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蚜传病毒方法;
首次确定了当归麻口病的病因及用种苗包衣剂防治办法。

张广学 - 主要论著

1、朱弘复,张广学:《棉蚜为害对于棉株生长与棉产量之影响》,《中国科学》,1950,1(1):201-242

2、张广学,孟祥玲,包继先:《云南保山潞江棉区改变栽培制度金刚钻Earias fabia(Stoll)及Earias insulana(Boid.)发生情况》,《昆虫学报》,1963,12(1):21-29

3、李显荣,张广学,朱弘复:《烟蚜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3,2(3):297-308

4、张广学,钟铁森:《蚜虫的数值分类》,《昆虫学报》,1975,18(2):211-216

5、张广学,王林瑶:《1974棉虫图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6、张广学:《棉花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国农学会编?现代农业科学讲座》,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7、张广学,钟铁森:《几种蚜虫生活周期型的研究》,《动物学集刊》,1982(2):7-17

8、张广学,钟铁森:《中国经济昆虫志?蚜虫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9、陈晓社,张广学:《北京地区51种蚜虫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动物学报》,1985,31(1):12-18

10、张广学,张万玉,钟铁森:《中国四脉绵蚜属研究及新种描述(同翅目:瘿绵蚜科)》,《动物学集刊》,1991(8):205-236

上一篇:张目(歌唱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