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其浚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22 18:39:45编辑:皮带君

张其浚的个人简介

张其浚,云南大学著名教授、高能物理学家、新中国第一代汉字编码研究家。张其F(1900―1983),字文渊,安徽太和县人。

个人经历

张其F(1900―1983)先生,字文渊,安徽太和县人。1914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1921年去法国留学,为巴黎大学物理学硕士,并和大数学家熊庆来先生相识。回国后在京、沪等地大学任教。1937年,熊庆来应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聘请,担任云南大学校长,他便邀好友张其F同到云大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张先生曾任云南大学教务长等职,对云大物理专业颇有建树。张教授除长期从事高能物理的教学和研究外,从50年代初开始,就敏锐地察觉和认识到:西方发明的计算机迟早要在中国应用和普及,我国应该立即着手汉字输入法的研究。于是,他身体力行,动手研究汉字编码。正当张教授日以继夜地带领研究小组进行着汉字编码的研究时,1957年那场“反右”风暴席卷而来,使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迫中断了自己心爱的科研工作。六、七十年代,张教授一直过着非正常人的生活,但他仍暗中进行着汉字编码的研究。

粉碎“四人帮”后,张教授意气风发,老当益壮,面对国内外日新月异发展的新科技,他更具有强烈的紧迫感、使命感,毅然写信给中央领导同志,希望大力开展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群策群力攻难关。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曾将来信批转国家科委妥善处理。因此,由国家科委出面,于1978年12月在山东青岛召开了我国首次“汉字编码研究会”,张教授在会上作了报告,提出了不少汉字编码研究的理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与会者深受启发。1981年,在钱伟长教授、刘源教授、张其F教授、支秉彝工程师等汉字编码研究先驱的带动和倡议下,在杭州召开了首届中文信息讨论会,成立了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组织和发展了汉字编码研究队伍,制定了国家“748工程”计划。全国出现了十万大军战编码的轰轰烈烈局面,从十多岁的中学生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积极投入了这一项研究工作,从而使我国汉字编码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科研成果。

个人贡献

张教授和他的同事郑苏民、尹华中、林恩慈等发明的“三元三体代码汉字输入法”曾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其成果收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汉字编码方案汇编》。这是一个形码方案,其中的不少理论观点和编码方法均有创见,如“一二三末取四码”、“字根取大优先”、“汉字的结构分型”、“依笔顺编码”、“重码率的统计方法”等都是张教授和当时的一些专家学者共用研究制定的,这些重要的编码理论和基本方法曾被后来的一些形码方案所借鉴、吸收和发展。

张教授逝世后,云南大学的中文信息研究后继有人,二十年来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可告慰张教授在天之灵。例如信息学院郑苏民先生的“语音识别方案”,物理系林恩慈先生的“汉字字型的音符代码法”,原物理系校友、中科院著名实验语言学家杨顺安的“普通话语音合成研究”,原计算中心的“彝文输入方案和排版系统”,原计算机系校友、明星电脑公司经理杨奇志的“中国龙”中文平台,原计算机系校友、大理医学院段利华先生的“华夏码输入法”,成人教育学院张在云已获国家专利和被评为世界优秀专利的“张氏双拼”等等,都是重要的科研成果和全国著名的汉字输入法。

上一篇:朱由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