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张煌言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21 17:49:43编辑:皮带君

张煌言的个人简介

张煌言(1620-1664),汉族,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崇祯举人。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他的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张煌言南明大臣p文学家。张煌言诗文著作大半散佚,今有《张苍水集》行世,内收《冰槎集》、《奇零草》、《北征录》等。

张煌言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他的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张煌言亲赴台州迎鲁王,被授以“行人”之职,至绍兴,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之事。

张煌言 - 个人简介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

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出身于官僚家庭。
父张圭章,天启四年(1624)举人,
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
母赵氏早逝,故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


张煌言 - 生平简述

张煌言南明大臣p文学家。字玄着o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清顺治二年(1645)o与钱肃乐起兵邑中o奉鲁王至绍兴监国o被鲁王任为翰林院编修p兵科给事中。顺治七年(1650)o清军陷浙闽o鲁王退据舟山群岛。张煌言被任为兵部左侍郎。次年又奉鲁王入闽o与郑成功联合o其后数次攻入长江o打击清军。桂王在华南称永历帝o张煌言为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后张煌言与郑成功分兵北征o攻入安徽后o兵败o只身潜行2000里返回台州。郑成功去台湾o张煌言于闽北困守。此后郑成功在台湾病故o永历帝在云南被害o鲁王亦死于金门o煌言孤立无援。康熙三年(1664)o与清军海战惨败o退居悬岛o部伍散尽o因叛徒出卖而被俘。同年九月o清总督劝降无效后就义o葬西湖南屏山下。

作为抗清烈士o张煌言出入沿海长江o不断地给清军以威胁和打击o先后达19年之久。他在战斗生涯里所创作的诗文o充分表现了一位至死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壮烈形像。《北征录》p《上监国启》等文与《逯扌小珐p《闽南行》p《师次燕子矶》p《岛居八首》p《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等诗o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o堪称明末浙东义军的“诗史”o《复郎廷佐书》p《上延平王书》p《奇零草序》p《答赵安抚书》等文及《述怀二首》p《北还入浙偶成》p《冬怀八首》p《闻家难有恸四首》p《被执过故里》等诗o都是抒情明志之作o表达了刚烈的民族气节和战斗豪情。其风格激昂慷慨p沉郁苍凉o蕴含有动人的悲壮之美。尤其是就义前所写的《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p《放歌》p《绝命诗》o全由血泪凝成o是传世之作。
张煌言诗文著作大半散佚。今有《张苍水集》行世。内收《冰槎集》p《奇零草》p《北征录》等。(1620-1664)汉族,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崇祯举人。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1644),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其诗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逯菪小贰睹瞿闲小贰兜壕影耸住贰抖嘲耸住返仁闱檠灾荆硐旨杩嘧烤恼蕉飞睢S绕涫恰都壮桨嗽麓枪世铩2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抗清民族英雄。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擒杀弘光帝。张煌言与刑部员外钱肃乐、浙东志士董志宁等遂组成数千人的队伍在宁波城隍庙集会,拥立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张煌言亲赴台州迎鲁王,被授以“行人”之职,至绍兴,又被授以翰林修撰,并任“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之事。

张煌言 - 抗清事迹

1646年五月,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乘虚突破钱塘江,绍兴、杭州、义乌、金华等城相继失守,宗室乐安郡王、楚亲王、晋平郡王在金华殉国。鲁王则在石浦守将张名振护卫下自台州出海到达舟山,张煌言随即赶回鄞县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一行至舟山。但舟山总兵、隆武帝所封肃虏侯黄斌卿却拒绝接纳,鲁王只得逃往福建长垣。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张煌言与张名振待局势稍定后,重返浙东与舟山地区,组织招募义军。而张煌言被鲁王加授右佥都御史之官职。
永历元年(1647年),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欲在苏州反正,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张煌言劝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于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发。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总督浙直水师户部左侍郎沈廷扬、总兵蔡聪(黄斌卿之妻舅)等将领十余人上岸后被清军俘获,于七月初三就义。而张煌言也因“飓风覆舟,陷虏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在途经黄岩时,又被追赶的清兵“围而射之”,张煌言“以数骑突〔围〕出”,自此他“益习骑射”。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其时,“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戢所部勿扰民”,深得民众拥护。
1648年,郑芝龙降清,清兵占领福建,隆武帝被杀。
1649年,张名振袭杀黄斌卿,鲁王正式驻跸舟山,在定海开朝建庙。
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张父去世。逢此父丧之际,清军浙江提督田雄乘机致书招降,被坚决拒绝。
1651年七月,清将张天禄出崇安分水关,马进宝出台州海门,闽浙总督陈锦全军出定海,分路进攻舟山。张名振、张煌言等奉鲁王入海出兵吴淞,牵制清军主力。大学士张肯堂、安洋将军刘世勋、荡北伯阮进、左都督张名扬等留守。九月,陈锦趁雾攻陷螺头门(即蛟门,亦名定关),阮进战死。清军围城十日,城中火炮俱尽,继之以巷战,刘世勋战死,大学士张肯堂自缢于雪交亭,张名振弟张名扬被执不屈,张母及家室等数十口皆自焚。此役舟山军民死难者达18000人,合葬定海城北龙峰山下。事后,清将自承:“我军南下,江阴、泾县、舟山三城,最不易攻。”
舟山失陷时,张名振、张煌言等正在海上,乃不得已保护鲁王暂避厦门,依附郑成功军,联合抗清。郑成功令入金门岛安置,仅按月供给猪肉、大米之物,而“修寓公之敬”。张煌言见此状,尝对郑成功说:“招讨(郑成功)始终为唐,真纯臣也!”郑成功回答说:“侍郎(张煌言)始终为鲁,岂与吾异趋哉?”(《鲒瓮ぜ肪砭牛┕收拧⒅6怂涓魇缕渲鞑煌浣灰耆雌睦喂躺詈瘛
1652年二月,郑成功围攻海澄,击败来援的清浙闽总督陈锦。三月,郑成功攻诏安、南靖、平和,围困漳州达八月之久。陈锦领兵增援,被郑军阻击于漳州灌口。其间,家丁库成栋刺杀陈锦,将首级送给郑成功。十月,固山厄真金砺率援军解围,郑成功退守海澄。1652年冬,张煌言秘密回到吴淞、天台,联络各地抗清斗争力量。1653年春,张名振带兵进入长江,郑成功派陈辉等领兵二万,进屯崇明,攻破镇江,登金山,遥望南京,拜祭明孝陵。因长江上游约定响应的孙可望部没有动作,遂退兵到崇明平阳沙。十二月,崇明清兵万人,乘冻涉江来攻,张名振、张煌言亲自领兵左右冲击,杀伤清军甚众。
1654年正月,张名振、张煌言与陈辉等会合,率海船数百艘,再进长江,攻瓜州、仪真,直到燕子矶(南京江边),等待上游消息。四月,见上游动静全无,便率水师东下,进攻崇明。郑成功派陈六御、程应蕃增援,复进镇江,焚毁小闸,到仪真烧粮船六百只,获船只达五百艘。张名振还带沙船六十只,泛海到登莱,远及朝鲜沿海。
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抵燕子矾,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乃会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张名振缟素入城,遍觅母尸,哀动三军。岁末,张名振猝死。据说是食物中毒,或疑郑成功部属所为;另一说为“疽发背而死”。死前曾言:“吾于君母恩俱未报,若母尸不获,毋收吾骸。”言毕起坐,击床而逝,死不瞑目,犹凛凛有生气。后葬于普陀勾山南岙村。张名振原本遗嘱由张煌言统领其军,而郑成功却下令由陈六御接掌。次年清军再度占领舟山,陈六御阵亡,在将士的推戴下张煌言成为原鲁监国系统军队的主要领袖,继续同郑成功联合作战。
1658年,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军进犯云贵,郑成功、张煌言进军浙江,攻克乐清、宁海等地,在羊山遇台风,损失巨舰百余艘,漂没战士八千余人,被迫撤回厦门。
1659年五月,郑成功、张煌言再次进军长江。当月,攻克瓜州、镇江。六月二十二日到达江宁,从仪凤门登陆,在岳庙山屯营。张煌言建议说:“师久易生他变,宜分兵袭取句容、丹阳等城。”郑成功未能采纳这个正确意见。七月初五日,芜湖降书至,郑成功命张煌言带兵控制上游,防备江楚援兵。张煌言审度形势,分兵出击。一军出溧阳,攻广德;一军镇守池州,截断上游援军;一军攻和州,保卫采石;一军入宁国,攻徽州。传檄大江南北,各地人民响应,一举收复太平、宁国、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县。一时江南震动,清顺治帝甚至准备亲征江南。
此时郑成功误认为大局已定,南京旦夕可下,中了两江总督郎廷佐的缓兵之计,不攻城,不打援,八十三营大军牵连立屯,警戒不严。1660年六月二十三日,清军骑兵突击,攻破郑军前屯余新营。次日黎明,清军倾城出击,郑成功已命令部队离营,屯扎山上,摆设挨牌、火炮,列阵迎敌。清军来攻,郑成功退却,大将甘辉被俘牺牲。郑成功撤走镇江等地驻军,从长江出海。
张煌言得知郑成功出海,清总督郎廷佐已派水师截断长江,便决定进军鄱阳湖,号召江楚人民进行抗清斗争。八月初七日,船到铜陵,被清援军打败。张煌言焚舟登陆,率余部数百人取道霍山、英山,到达东溪岭时,适逢清军“追骑至,从者尽散”。张煌言突围而出,只得“变服夜行,至高浒埠,有父老识之,匿于家数日,导使出间道,渡江走建德、祁门乱山间”。此时张煌言身染疟疾,几乎不能行走,但仍不顾病痛,奋力疾行。到达休宁后,“得舟下严州”。登岸后,又复行山路,途经浙江的东阳、义乌“至天台达海”。历尽千难万险,兵败后绕道潜行二千余里,九死一生,终于到达浙东海滨,招集散亡,屯驻长亭乡。同时派遣使者向永历帝禀告自己兵败的消息。永历得悉后,在敕书中表示安抚慰问,并加兵部尚书职衔。后移驻宁海临门,加紧训练兵士。然而一年后,清廷为了肃清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势力,颁布了“迁海令”,下令把沿海居民强行迁往内地,以断绝对义军的粮饷“接济”。义军“无所得饷”,只得“开屯南田自给”。
郑成功在十六年中六次进军失败,东南沿海州县,屡得屡失。遂接受荷兰东印度公司通事何斌的建议,欲东取台湾,说:“台湾沃野千里,可以立国。”张煌言在临门写信劝阻,说“军有寸进而无尺退。今入台则两岛(金门、厦门)将来恐并不可守,是孤天下人之望也。”(《鲒瓮ぜ肪砭牛┲3晒Σ惶1661年三月,留子郑经守厦门,亲率大军三万乘海船百艘,进取台湾。十二月十一日,荷兰总督揆一投降。郑成功收回台湾,改称台湾城为东都,设一府二县。
当郑成功进军台湾的时候,清军则直下云南,终使永历政权覆亡。张煌言“遣其客罗纶入台湾”,催促郑成功出兵闽南,一方面支持东南沿海人民反对“迁海令”的斗争,另一方面牵制清军,以解永历政权之危,但郑成功认为台湾初定,需要自己亲身镇守,拒绝了张煌言的请求。张煌言只得又遣使者到湖北的郧阳山中,去说服“十三家”出战,“十三家”原为李自成起义军的余部,由郝永忠、刘体纯等部将率领,他们以夔东茅麓山为根据地,坚持抗清斗争。张煌言请求“十三家”“使之扰湖广”清军,牵制敌人,“以缓云南”,挽救永历政权即将覆亡的军事危局,但“十三家”终因兵力“衰疲”,加之势单力薄,最终未能成功。
1662年(清康熙元年),张煌言又将义军移驻沙堤。其时,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郑氏政权。而鲁王则身居金门,故郑成功对其衣食供奉“礼数日薄”。张煌言虽对鲁王仍忠心不贰,且“岁时供亿”不绝,但又“虑成功疑”,故“十年不敢入谒”鲁王。待到张煌言“及闻桂王败亡”后,便“上启鲁王,将奉以号召”。但没有得到郑成功的支持。五月,郑成功突然病逝于台湾,致使抗清斗争形势更为严峻。张煌言则转战于宁海临门村一带。这时,清廷浙江总督赵廷臣乘张煌言义军处境艰难之际,再次写信招降,张煌言不为所动,并回信拒绝。
1663年(康熙二年),鲁王朱以海在金门岛病逝。张煌言听说鲁王病故后,悲痛欲绝,眼见抗清斗争大势已去,于是将义军人马全部解散。本人则携随从罗纶及部属数人,驾一条小舟,登上南田岛(今浙江象山南)附近一个名为悬山花岙的荒僻小岛上隐居,小岛孤悬“海中,荒瘠无人烟,南汊港通舟,北倚山,人不能上”,张煌言就在岛上,“结茅而处”,暂时得以栖身。岛上不出产粮食,只能化装外出购买。清廷浙江总督赵廷臣。提督张杰从降将处探知张煌言藏身于附近海岛,就派遣兵丁潜伏于舟山的普陀、朱家尖一带,不久果然截获了张煌言的购粮船,当即利用所获船只连夜赶往花岙。七月十七日天色未明时分,清兵出其不意地闯入张煌言居室,将张煌言、罗纶以及部属叶金、王发,侍者杨冠玉等人擒获。张煌言被俘后,断然拒绝了清政府的招降,在押解途中,写下了许多传诵一时的诗篇。
1664年10月25日(康熙三年九月初七日),张煌言被清军杀害于杭州弼教坊。当他赴刑场时,大义凛然,面无惧色,抬头举目望见吴山,叹息说:“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临刑时,他“坐而受刃”,拒绝跪而受戮。同时就义还有罗纶等人。而在此之前两天,张煌言的夫人和唯一的儿子亦在镇江被杀害。为了不使他绝后,由张煌言的第二个侄子承嗣,至今,宁波张氏后人枝叶繁盛。
在抗击清兵十九年战斗生涯中,张煌言出生入死,辗战千里,三渡闽江,四入长江。战功显赫。他被俘后,不为官禄引诱,誓不招降,并写下了壮志凌云、慷慨激昂的爱国诗《入武林》和浩气长存的《放歌》以明志。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号“忠烈”。宁波家乡百姓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县学街建起了“钱(肃乐)张(苍水)两公祠”。1936年改建贡院桥一带马路时,命名张煌言故居所临、与中山东路并行的一条街为“苍水街”

张煌言 - 主要著作

全祖望:《张煌言年谱》,《张苍水集》,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③《清史稿》卷二二四《张煌言传》。下引本传者不另作注。
①沈冰壶:《张公苍水传》,见《张苍水集》。
②沈冰壶:《张公苍水传》,见《张苍水集》。
①全祖望:《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鄞张公神道碑铭》,见《张苍水集》。
②全祖望:《明故权兵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鄞张公神道碑铭》,见《张苍水集》。
①关于南明鲁王的卒年,说法颇多,记载歧异,皆不取,今依《列传》所载为是。
①张煌言:《绝命诗》,载《采薇吟》,见《张苍水集》第3编。
②张煌言:《绝命诗》,载《采薇吟》,见《张苍水集》第3编。

张煌言 - 代表诗篇

《野人饷菊有感》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满江红怀岳忠武》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染园雪。双龙逝,一鸿灭。
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
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闻孤鸟有作》
孤鸟孤鸟声逼忆,风雨中宵我心恻。
似闻鸟言生不辰,空山寥落无颜色。
在昔雄飞向九宵,金眸玉爪行胸臆。
巢云曾傍万年枝,击水宁须六月息。
风云蹉跌几星霜,宛转枋榆困枳棘。
东门钟鼓为谁觞,北海木石徒塞尔。
杜宇漫语不如归,鹧鸪疾呼行不得。
予口卒予尾,却来山阿欲避弋。
一饮一啄孰将雏,双宿双飞谁比翼。
寒枝独抱月黄昏,岛树苍茫林影黑。
横绝四海会有时,取告羁栖还努力。
嗟乎此鸟亦非凡,鸾歌凤舞畴能识。
但看孤鸟伴孤臣,悠悠苍天曷有极!

《哭定西侯墓》
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杯。
冢上麒麟哪入画,汀前鸿雁已分俦。
知君遗恨犹瞠目,似我孤踪敢掉头。
来岁清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春楸?

《被执过故里》
知者哀其辱,愚者笑其颠。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
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可逾金石坚。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甲辰八月辞故里》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春史传。

《入武林》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渐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放歌》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
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
垂节义于千龄。

《绝命诗》
我今适五九,
复逢九月七。
大厦已不支,
成仁万事毕。

张煌言 - 墓地遗址

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墓用砖砌成园形,墓碑文“故明勤苍水张公墓”。墓两侧分别为与他同时被捕殉难的扬冠玉和罗子木墓。张煌言(1620-1664)是抗清民族英雄,字玄著,号苍水,浙江宁波人。明末在浙东沿海一带率军抗清,后在象山因叛徒出卖被浮,就刑于杭州被害。

张煌言 - 参考资料

【1】:民族英雄---张煌言纪念馆http://www.eelove.cn/zhanghuangyan
【2】:网络博客,天涯论坛等
【3】:南明抗清将领--张煌言http://zhanghuangyan.memsky.com

上一篇:张国炜(企业家)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