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简历网 > 简历 >

朱德海

来源:求职简历网时间:2023-12-14 00:26:43编辑:皮带君

朱德海的个人简介

名人  朱德海(1911-1972),朝鲜族。吉林延吉人。 原名吴基涉。生于俄罗斯东双城子,1920年3月迁到我国吉林省和龙定居。朝鲜族。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毕业院校:俄罗斯东方劳动大学。主要贡献:参加东北抗联,创建延边大学。

人物资料

中文名 朱德海(吴基涉)

籍贯 吉林延吉

民族 中国朝鲜族

毕业院校 俄罗斯东方劳动大学

出生日期 西元1911年

逝世日期 西元1972年

职业 革命家 政治家 教育家

主要贡献 参加东北抗联,创建延边大学

主要贡献

朱德海(1911-1972),朝鲜族。吉林延吉人。 原名吴基涉。生于俄罗斯东双城子,1920年3月迁到我国吉林省和龙定居。朝鲜族。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抗日战争---参加东北抗联八路军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32年任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于家屯共青团特别支部书记、密山县锅全村党支部书记。1934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三团后方留守处党支部书记。1936年去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39年9月回到延安,任八路军三五九旅八团特务连指导员和八团供给处指导员。1941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海外研究班学习,并参加整风运动。1943年参加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学校的筹建工作,任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大学校党委委员、总务处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随革命军政学校开赴东北。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义勇军第三支队政委,配合兄弟部队担负消灭土匪、发动群众、建立和巩固后方根据地的任务。1948年4月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政部民族事务处处长。

解放战争---巩固边疆

1949年3月,任吉林省延边公署专员和中共延边地委书记。1949年6月参加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并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9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当选为中共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区委书记、自治区主席。1955年12月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任州委第一书记、自治州州长、延边军分区第一政委、州政协主席等职,同时任吉林省副省长。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66年1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他长期主持延边地区工作,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坚持与大汉族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作斗争,重视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为延边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打击和迫害,1969年被迫下放到湖北农场劳动。 1972年7月3日逝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延边自治州州委作出决定,为他平反,恢复名誉。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创建延边大学

1949年4月,党和国家为了培养朝鲜族高级专门人才创办了延边大学。

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等学府。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1949年建校以后,学校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学校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59年3月延边工学院归并延边大学。在学校创建时期,朝鲜族革命家朱德海、林民镐,朝鲜族教育家朴奎灿等为学校的创建与发展呕心沥血,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1996年6月,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等五所高校合并,组建了新的延边大学。同年10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并入延边大学。这为全国地方院校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被誉为高校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并翻开了学校发展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1996年10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并入。学校先后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审核,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

200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大学。

朱德海老校长为延边大学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近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投资260万元重新修缮了朱德海纪念碑,因为这里松涛阵阵、景色宜人,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到这里参观、游览。

纪念朱德海诞辰100周年会

邓凯在纪念朱德海诞辰100周年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满怀敬仰和思念之情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朱德海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延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民族团结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不已、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和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省委对纪念朱德海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十分重视,省委书记孙政才作出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

朱德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优秀的民族干部,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中国朝鲜族的杰出代表人物。一百年前的农历3月5日,朱德海同志出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1920年3月迁到吉林省和龙县水东村定居。少年时代的朱德海在小学国文课本中知道了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等新名词,阅读了一些朝鲜族历史人物书籍,接受了早期启蒙教育。但由于家境贫寒,仅念完了初级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回家。1926年春,朝鲜共产党员金光镇在村里开办了夜校,通过夜校学习,朱德海逐渐从普通农村青年成长为具有爱国思想的热血青年,萌发了朴素的革命意识,并于1929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朱德海同志出生入死,以其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自觉的革命战士。参加革命初期,朱德海同志积极投入到发动群众、开辟根据地、扩充武装力量等工作之中,将生死置之度外,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密山县等地,同侵华日军、亲日伪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深得组织的信任和当地群众的爱戴。1936年6月,组织选派朱德海同志前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原理,亲身体验了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坚定了党的理想信念。1939年朱德海同志回到延安,任八路军三五九旅连指导员,1943年任延安朝鲜革命军政大学校党委委员、总务处长。这期间,正值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时期,朱德海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带领连队战士开荒种地,带领学员进山采煤、开办砖厂、建立糖厂,被称为“大生产能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1945年11月朱德海同志离开延安,任东北民主联军义勇军第三支队政委,他坚持从解放战争的整体出发,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为解放战争特别是解放哈尔滨做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4月调任东北行政委员会民政部民族事务处处长后,朱德海同志结合东北地区朝鲜族生产生活的实际,竭尽全力抓好民族教育、民族文化、民族政策宣传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海同志重返延边。历任延边公署专员和延边地委书记,延边朝鲜族自治区区委书记、自治区主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第一书记、自治州州长、延边军分区第一政委、吉林省副省长、省委常委等领导职务,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刚刚解放的延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朱德海同志高瞻远瞩,谋划未来,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他全身心地致力于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朱德海同志认为,一个民族没有文化不行,要发展民族文化,关键是抓教育。在他亲自主导下,1949年4月成立了延边大学,同年成立了延边文工团(延边歌舞团前身)。此后陆续建立延边农学院、汉语师范学校、财贸学校、艺术学校等中高等专业院校和各县朝汉族高级中学,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延边也成为全国文化教育最发达的民族地区之一。他全身心地致力于民族团结事业。针对延边民族情况的特点,朱德海同志从维护中央统一领导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相统一的高度,借参加全国政协座谈会的时机,向中央建议延边实行区域自治。1952年中央批准了关于成立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报告,1955年自治区改为自治州。朱德海同志的民族理论思想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和民族观念,体现了马列主义民族观和祖国观。他反复强调,“团结是自治州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把每年9月份确定为“民族团结宣传月”,广泛开展民族政策教育和各项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多年来,延边已经连续四次被国务院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他全身心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朱德海同志始终把改变延边面貌放在首位,狠抓工农业生产。在农业发展上,大力发展果树,建设了延边龙井果树农场和大苏苹果农场,结束了延边没有自产水果的历史;大兴水利,建设了古洞河引水、安图水库、百草沟水电站等水利工程,开展水稻试种和推广,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州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上,注重发展民族工业,建立了农机厂、针织厂、铝制品厂、橡胶厂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民族工业体系。朱德海同志刚直不阿,坚持真理,“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残酷迫害,1969年被下放到湖北农场劳动,1972年7月3日逝世,终年61岁。1978年6月,经吉林省委批准,延边州委召开干部群众大会为朱德海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朱德海同志的一生,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英勇奋斗的一生,是为自治州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坚持真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追求的一生。他追求真理、坚贞不渝、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意志,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像一座历史丰碑,永远矗立和铭刻在尊敬和爱戴他的各族人民心中。

今天,我们纪念朱德海同志,缅怀他的不朽功勋,就是要进一步激励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延边的征程上继续拼搏进取、奋勇向前。

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崇高品德。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朱德海同志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毫不动摇、矢志不移、不懈奋斗;面对战争生与死的考验,他信仰执着、无私无畏、舍生忘死;在受到“四人帮”打击迫害时,他依然坚信光明,对党忠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识大体、顾大局的政治追求。朱德海同志始终站在中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思考和处理祖国观问题、区域自治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他曾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祖国,不能同时有两个祖国,你属于哪个国籍,哪个国家就是你的祖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民族地区要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并以毕生的精力为党的民族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要学习他善于学习、务实重行,勇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优良作风。朱德海同志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延边工作期间,面对经济社会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实际,他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以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精神,团结和带领自治州各族群众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事业,建立民族教育体系,推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在大跃进时期,实事求是,努力克服大炼钢铁、大办集体食堂的冒进之风,注重发展工农业生产,为自治州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学习他自觉扎根于群众之中,心系百姓、体恤民情,清正廉洁、公而忘私的公仆精神。朱德海同志群众观点浓厚,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他长年奔波在生产第一线,重大任务靠前指挥,重要关头挺身而出、勇于负责。他平易近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生活简朴,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同志们:

朱德海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8年了,但他的坚定信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不朽的功勋将永垂青史,成为我们建设新延边的巨大精神财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州实施《长吉图规划纲要》取得重大进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力实施“开放先导、项目带动、城乡统筹、和谐保障”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培育,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组织实施《长吉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延龙图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搞好民生建设,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延边。特别是面对“十二五”时期发展振兴的历史性重任,我们更应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坚信,在朱德海同志革命精神的激励下,通过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新延边建设各项目标,让全州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

朱德海老校长为延边大学的发展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近年来,延吉市委、市政府投资260万元重新修缮了朱德海纪念碑,因为这里松涛阵阵、景色宜人,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市民自发地组织起来,到这里参观、游览。

上一篇:张恩荣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热门头条